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品德课

道德品德课

发布时间: 2022-02-01 11:38:18

⑴ 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

幽默而能快速的记住知识,能获高分却又不失趣味

⑵ 思想品德课有什么好处

试想一个十分坏的人但很有才能,那他会用他的才能不干好事。这样越是有才能做出的破坏也越大,这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作用,要把一个人培养有才有德的人,这样才不会用他的才能做坏事,纵然一个人没有才能,但也要有德。

道德课的感悟

首先把道德当成课就不是道德的宣扬方式。即便用课程的方式,任课教师也版不可能做到道德的宣权扬,教师给学生讲的是他的经验理解的道德。而且课本向来是讲大方向的,尤其涉及到道德,这些泛泛而谈的教化早被学生在期末论文中写到泛滥。

⑷ 小学为什么要开“思想品德”课啊

德智体,德为首
思想品德课所以很重要,可惜,很多很多学校里,没把这门课当会事。教育的失败呀。

⑸ 怎样的品德课堂才是有效的品德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创新的课程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在授课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来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快乐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板书转变成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⑹ 思想品德课的核心是什么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不仅是意识行为方面的,还是政治道德方面的。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就是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所具备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核心。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的说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所谓的道德认识,就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这里又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所谓的道德情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进一步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爱憎、好恶态度。
所谓的道德意志,就是指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而做出的一种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其中品德意志是一种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所谓的道德行为,就是指在实践或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并在外在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制约。整个方面主要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⑺ 什么是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指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科目。

1981年中国教育部规定在全国小学开设。目的是培养儿童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启蒙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文明礼貌教育;(4)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6)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启蒙教育;(7)良好品格、意志教育;(8)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学法

思想品德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思想品德课;网络-思想品德课教学法

⑻ 思想品德课的好处

我认为,要想学好政治,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要认识学好政治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同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好的比较多,为什么?就是都知道这些科重要,所以学的比较好。学政治也一样,首先必须认识掌握政治常识的重要性。说政治重要,并不是说将来走从政之路学政治才重要。人在社会中生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离不开政治。比如说哲学,懂得一些哲学基本知识,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政治学得好的人,一般都比较成熟、比较精明、更容易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头脑单纯、处事呆板的人大多是不喜欢学习政治的人。特别是将来立志从政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打好基础,什么是从政的基础?学好政治是一个重要方面。

其二,解决了为什么要学的问题之后,就要研究学习方法了。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我多说,只要大家想学,就一定会找到方法的。因为学习方法各科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研究方法问题。

其三,注意日积月累。学政治不是速成的,它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不光是在课堂上,生活中处处都能学习和积累。比如,看新闻联播、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看报纸,等等。当然,作为学生,学习政治的主渠道还是学好课本知识,在理解上下功夫,而不光是死记硬背。如果我们的家长懂得一些政治常识就最好了,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或相互探讨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政治。 说政治重要,并不是说将来走从政之路学政治才重要。人在社会中生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离不开政治。比如说哲学,懂得一些哲学基本知识,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政治学得好的人,一般都比较成熟、比较精明、更容易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头脑单纯、处事呆板的人大多是不喜欢学习政治的人。特别是将来立志从政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打好基础,什么是从政的基础?学好政治是一个重要方面。

热点内容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
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7 18:26:11 浏览:629
司法部门投票 发布:2025-02-07 17:32:33 浏览:298
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7:26:05 浏览:626
大法官五行 发布:2025-02-07 17:13:28 浏览:567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
法学好找女 发布:2025-02-07 15:59:52 浏览:96
公司聘用法律顾问一年多少钱 发布:2025-02-07 15:55:39 浏览:35
道德一般属于 发布:2025-02-07 15:50:27 浏览:370
民法通则92条 发布:2025-02-07 15:01:48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