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三字经
㈠ 《三字经》或《弟子规》中描绘道德的句子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弟子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㈡ 道德三字经舞蹈歌词
以三字经为歌词的歌名叫《蹁跹》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蹁跹
所属专辑:蹁跹
发行时间:2014年1月12日
歌曲原唱:格子兮,潘成
填 词:沐然汐
谱 曲:潘成
编 曲:小诺
歌词:
秋蝶此蹁跹 倾心浮生缘分
乱笑颜 有谁愿
断桥上边半轮月
若现君子谦 不见舞翩翩
西窗雪 伤离别
气定神闲笔墨研
如若幕朝懂经年 不觉残红已落遍
琴瑟声声脆排遣 梧桐泣惹雨深院
泛舟湖心荷塘前 乱花渐欲迷人眼
恍然如梦弃一切 只愿回到她身边
右和左 都没错 自己选择不闪躲
怎么活 我是我 你别管的那么多
闲看庭前繁花落 几缕东风无力弱
琉璃火 众人夺 默看银河星光烁
苏堤轻烟随风散柳絮骤然远
蓦然惊我入眼帘
青衣尘染纠结后对错自然显
紧握她手俩无言
夙愿轻唱若再见记忆跨千年
只剩离愁融入夜
搁笔墨干砚台边流年恣意写
不知爱恨何为先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新绿渐次叠 莺啼人不倦
春闺怨 书生念
泪落孩童笑不解
品茗诗意牵 笑之乎者也
青瓷裂 茶香远
执念都潇然湮灭
如若幕朝懂经年 不觉残红已落遍
琴瑟声声脆排遣 梧桐泣惹雨深院
泛舟湖心荷塘前 乱花渐欲迷人眼
恍然如梦弃一切 只愿回到她身边
右和左 都没错 自己选择不闪躲
怎么活 我是我 你别管的那么多
闲看庭前繁花落 几缕东风无力弱
琉璃火 众人夺 默看银河星光烁
苏堤轻烟随风散柳絮骤然远
蓦然惊我入眼帘
青衣尘染纠结后对错自然显
紧握她手俩无言
夙愿轻唱若再见记忆跨千年
只剩离愁融入夜
搁笔墨干砚台边流年恣意写
不知爱恨何为先
坚守心里的甜 多久不会变
我轻唱的思念 你是否听见
苏堤轻烟随风散柳絮骤然远
蓦然惊我入眼帘
青衣尘染纠结后对错自然显
紧握她手俩无言
夙愿轻唱若再见记忆跨千年
只剩离愁融入夜
搁笔墨干砚台边流年恣意写
不知爱恨何为先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㈢ 三字经里教人做人要有道德的是哪句
孝敬父母就是最大的道德,所以我认为是以下的几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㈣ 弟子规 和道德经 三字经 区别
1、成书时间不同
《弟子规》成书于清朝李毓秀所作。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2、书的性质不同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弟子规》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3、后世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弟子规》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
《弟子规》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网络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㈤ 文明礼仪三字经
文明礼仪三字经抄分三部分:
1、讲文明,学礼仪。
上尊老,下爱幼,尊师长,孝父母。
见师长,要行礼,用尊称,勤问好。
父母言,要听从,父母心,要体谅。
与邻里,要和睦,多交往,常沟通。
同学间,多谦让,有事情,互帮忙。
自己事,自己做,家务事,多帮忙。
公益事,抢在前,集体事,勇承担。
2、懂礼仪,重仪表。
穿衣服,要整洁,勤刷牙,常洗澡。
头常洗,发常理,手指甲,常修剪。
不打人,不骂人,同学间,相处好。
有痰液,不乱吐,废弃物,不乱扔。
爱花草,不攀摘,爱公物,不涂刻。
立和行,要稳健,头不摇,身不晃。
一举手,要文雅,一投足,要适度。
3、知礼仪,善交际。
与人处,讲信用,不欺小,不恃强。
与人语,要和气,听人讲,莫插嘴。
有客来,起身迎,让座毕,茶水上。
访亲友,轻敲门,人未请,莫自闯。
乘车船,不抢座,帮残疾,让老弱。
捡东西,要上交,借东西,按时还。
待人宽,律己严,礼仪经,记心间。
㈥ 三字经关于道德的部分是哪里
我也想知道,有没有厉害人士帮忙解答一下O(∩_∩)O谢谢
㈦ <<三字经>>的道德修养篇
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内
昔孟母,择邻处。子容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二、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㈧ 三字经也叫道德经吗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回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答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作者:王应麟原典内容之外,后经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三字经内容在“叙史”部分,也已包含元、明、清、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