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失范事件

道德失范事件

发布时间: 2022-02-03 03:12:26

A. 有谁能向我提供一些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

1994年3月,南非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小女孩》,获得年度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7月27日夜,卡特服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记者抓拍骑车人雨中摔倒事件
2005年5月9日下午,《东南晚报》摄影记者柳涛背着相机“搜街”。当时下着小雨,天色灰暗,柳意识到要下大雨,而大雨天常容易出新闻。他计划拍一些照片,反映大雨给民众带来的影响。他沿着凤屿路向人集中的火车站走。
将到凤屿路口,狂风骤雨大作。他到路旁一家酒点门口躲避。同在避雨的一名市民见柳挎着照相机包,就说:“你是记者吧?这路口有一个坑,经常害人摔倒,你们可以报道一下。”这话提醒了柳涛。
他选了一个位置,给相机换上80-200的长焦镜头,镜头上光后,发现角度很小,电话亭、树和过往的车经常会挡住视线。他不知道坑到底在什么位置,小镜头可能捕捉不到。
柳又换了一个离路口更近的位置,同时把长焦镜头换成12-24的镜头,这样角度比较大,容易捕捉需要的信息。然后又把相机设置成连拍。
行人一个一个从眼前经过,我都用镜头留住,但是没有一个人摔倒。约1个小时过去了,柳有些灰心。他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一手扶着相机,一手按在快门键上。
一个戴白色帽子、打着伞的人骑自行车从眼前经过,突然听到“哗”的一声,他下意识把镜头对准那人,右手按下了快门。
随后他查看自己刚拍的照片,连自己都被镇住了,那个人不是预料中的从侧面倒下,而是向前倾,这种冲击力效果是可遇不可求的。
柳说没看清他是怎么摔倒的,更别说盯着取景镜头抢拍。等回过神来,那个人已经慢慢爬起,他的车没坏,人也没受伤,朝我望了一眼,就走了。
兴奋之余,他突然回过神来,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柳在附近找了一根约2米长、10厘米粗的棍子,想立在坑内警醒路人,结果木棍无法立稳。经路人提醒,他在附近工地上找了一个修路的提示牌放在路口,这才挎着相机回到报社。
因柳是新华社签约摄影记者,当晚选择了一组照片发给新华社。第二天新华社发了通稿。
第二天,雨停了。他觉得有必要做跟踪报道,于是又来到路口,发现那样的小坑还有三四个,幸好已经被人填平了。(柳涛接受记者采访之叙述)
第二天,《东南晚报》刊登了这组照片。编辑在编发这组照片时,“我们考虑到可能会引起争论,但媒体的责任告诉我们,披露事实以引起社会更多层面及部门的关注,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还有警示作用,防止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它比让记者站在“问题水坑”前面一个个地提醒人们有效得多。考虑到刊发这组图片利大于弊,于是在编发时,我们作了编后,提醒人们,小问题不解决,往往会酿出大悲剧。告诉人们应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性。”(编辑自述)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东方卫视、新浪网等纷纷就这组照片展开一场关于“职业道德”和“记者良心”的讨论。

王某诉张某等侵害名誉权案
1998年7月,王某在上海长征医院做了变性手术,被原单位解除用工合同,后无奈到甘肃某县打工。1999年5月,王某约请某市报社记者张某采访,向其详细讲述了自己做变性手术的前因后果,并提供3000字书面身世材料。张某拍摄了王某照片。张某要求在报道中不使用真实姓名及照片。
张某将采访材料形成文章,连同照片一起登在市报上。文章中使用了王某的真实姓名,并有张某做变性手术前后心理过程的较详细叙述、描写与渲染。此后,张某又将文章投至《现代妇女》。《现代妇女》以《变性人王某》为题于当年第8期发表。
文章发表后,在王某所在县城引起轰动。王某自称因承受不了舆论压力,遂再次失业。
1999年9月,王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被侵诉讼,要求三原告(记者张某、市报社、《现代妇女》杂志社)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王某诉称:“当时我同意发表此文,不料记者张某在文章中用了我的真名,还将照片也登了出来,个人隐私被暴露得淋漓尽致,使我无法工作生活。”)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张某撰写涉及原告王某隐私的文章公开发表在报刊上,虽经王某同意,但王某对被告张某具体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并不知情。被告在没有将写成的文章交由原告认可的情况下,公开在报纸及杂志上发表,给原告王某工作生活造成不便,构成名誉侵权。后原告与三被告接受法庭调解,自愿达成协议:张某赔偿4000元,某市报社赔偿6000元,《现代妇女》杂志社赔偿5000元。

B. 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有哪些

近些年来,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中由于人们诚信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类似于“三鹿奶粉”造假事件的产生;也由于人们道德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类似于“小月月事件”的发生;更由于人们责任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 类似于“死亡校车”事件的发生。而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同时,教师——作为人类发展的导师也因职业道德的缺失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教师事业的热爱程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规定,教师要爱岗敬业,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许多老师在学校上课期间总是敷衍了事,非常不积极,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而他们则一心扑在课外的“生意”上,开各种辅导班、家教和其他的盈利性质的活动上。

2、教师对学生关爱度不够。从我们的观察研究来看,许多老师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体罚学生的现象,任意打骂,这样师生关系就严重的不和谐,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比如说2010年9月17日晚,临溪一所财政学校的一名学生因受到老师变相体罚2个多小时而在21楼跳楼自杀.这些惨烈的悲剧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思考这其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3、教师形象危机。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辛勤的园丁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在人们心中教师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尊敬他,爱戴他。然而现在许多社会人士都对部分老师嗤之以鼻,这就是部分老师不注重自己三观的改造,比如说,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范跑跑,这种事件、这种人都让我们不寒而栗。

C. 求一些违背新闻道德的事例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容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媒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丧失新闻职业精神的报道时有出现。如《新闻记者》杂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闻”,2007年度轰动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和“纸馅包子”事件,四家记者站记者向企业索要钱财、涉嫌敲诈案件等。这些只是缺乏新闻职业精神表现的典型事例,其他一些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可归结为“有偿新闻”、“受贿新闻”、“策划新闻”、“收受红包礼品”、“偷拍偷录侵犯公民隐私权”、“媒介越轨审判”、“虚假低俗广告”以及“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D. 最近几年的社会道德缺失案例

小月月事件 李刚之子

E. 如何预防师德失范事件发生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研究生导师,实行一票否决;3月,教育部等5部门还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建强指出,很多高校都加强了师德规范建设力度,比如评优晋升师德一票否决制、科研学术道德规范、教学要求规范等。另外,很多学校成立了教师工作部,主要统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在解决教师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思想引领和制度规范,统筹推进教书育人实效。内容来源于光明日报

F. 最近几年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急!!!!

我也想要19年18年的,哈哈最好是无锡和南京,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没有→_→

G.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H. 关于校园道德失范现象的作文1200字

道德如灯,照亮人们的成长之路;道德如火,点燃城市之心;道德如甘露,默默滋养人们的心灵。
看到道德这两个字眼,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件事,年幼的小悦悦愉快的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不小心被一辆车给“亲”了一口。血像瀑布般似的一下子就喷了出来。而司机只是停了一下,不但没把血红色的小悦悦送去医院,还继续前行,无情的后轮再次向那柔软的身躯碾压!18个人路过,第一位行人,看着小悦悦躺在那冰冷的马路上,无情的走过;第二个人,无动于衷,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第三位……18位行人过去了,每个人都见死不救,若无其事的过去。他们竟然可以那么铁石心肠,无动于衷!幸好有一位捡垃圾的陈婆婆看见倒在血泊里的小悦悦,停下,试图抱起她。但是小悦悦犹如一滩软泥陷了下去。那位有着炽热般的善心的陈婆婆张口呐喊,个个询问。最终找到了小悦悦的母亲,才送她到医院,遗憾的是,小悦悦因出血过多最终抢救无效而离开这个无情的世界……
此事一报道,立即在全国大江南北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大家不禁要问,道德在中国社会究竟怎么了?谁给那些冷漠的旁观者找一个理由,社会风气的堕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还是法制不完善的表现?言之者凿凿,听之者诺诺,似乎人人知其病根,却难寻症结。各人自管门前雷,不寻他人瓦上霜,事不管己,人人高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至理名言,便是时下所谓众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这些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悲哀,将无辜的生命无情的推下了深渊。
一条活生生的性命,考验着道德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那位陈婆婆虽然靠捡垃圾度过余生,但是她比那些富豪,司机,过路人富有的多!因为陈婆婆有一颗无私善良,救急扶危,默默奉献之心,她以那不计得失,无私心的杂念要去救人!这一种精神是多么的崇高,何等的让我们这些人敬佩,这样一对比,我想问,这个社会的道德究竟怎么了?政府所创建的精神文明难道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不,绝不是,我坚信。这样的的人只是少数,这样的事只是少数,但要知道,即使是少数,也让人心寒啊!也是社会的一个阴暗面啊!
小悦悦事件,不仅是一场交通肇事的逃逸,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道德的缺失评判。小悦悦用自己纯洁的生命,拷量着人们的灵魂,良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心的尖刀深刻剖析自身的丑陋,通过刮骨疗伤之痛唤起社会的警醒。用具体行动呼唤良心道德的回归,呼唤五常之道的回归,即仁义礼智信的回归,让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等传统美德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

热点内容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发布:2025-02-07 10:23:22 浏览:376
成都西同律师 发布:2025-02-07 10:21:42 浏览:93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发布:2025-02-07 10:10:22 浏览:811
法规英文动词 发布:2025-02-07 10:09:40 浏览:324
首页社会正文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7 10:08:08 浏览:476
法律硕士要事先选定学校 发布:2025-02-07 09:50:03 浏览:629
标准输入法官方 发布:2025-02-07 09:49:23 浏览:449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下载 发布:2025-02-07 09:49:22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