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有无
A. 道德经有和无出现在那页
无在前
同出而异名的意思是无与有本质是相同的,而不是说同时出现.无为天地之始,而有生于无.
B. 道德经有没有古本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释文
这是现已出土的最老的版本了
C. 四书五经里有没有道德经
四书五经里没有《道德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专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属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D. 道德经第一章里的有和无是什么意思
道之全体本来抄是圆融而不可说的,但是凡夫既然已经迷失了这个本来的圆融,也只好用具有二元分别特点的语言来说。
道之全体本来就圆融而不失明了,但是因为【无明错认】而虚妄地产生了【能明】与【所明】的二元对待,于是就把那个本来圆融状态称之为【无】,或称为【先天】,也就是【天地之始】;把那个无明的二元对待状态称之为【有】,或称为【后天】,也就是【万物之母】。其实,所谓的【先天】与【后天】也是站在二元对待的状态来说的,一旦回归本来,消融所有二元对待,达致全体,如如自在。
E. 道德经有没有古本
我喜欢老子对老子《道德经》比较了解希望能帮助现有三版本: 1.现流传通用(书店卖都版本) 2.马王堆帛书版本(西汉时期考古发现) 3.郭店竹简版本(战国时期考古发现) 有明白请再问
F. 道德经中的“有”和“无”是同出于玄的吗
宝宝DL02X :你好。
天地开始的时候,没有实物。没有形象。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无】。这就是【专道】的本体属、宇宙的本源。当【道】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可称之为【有】。这就是【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言词来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源的命名。
因此,常从【无】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道】当然是最重要的了。
G.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是什么意思
是有形和无形,事物本质是无形的,但是发挥作用的事物是有形的。举回例,泥土算是无形,但可以把答它做成有形的杯、碟等器具。
能应用到学习中的,比如你掌握一种记忆、学习方法或一套公式(无形),那可以应用到许多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形)。李小龙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就是体现这种思想。
H.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究竟是指什么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究竟是指什么
“有”与“无”二字,《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时常提到它们,然而今人对此二字的理解却大有偏差:有的认为是指具体形物的“存在”与“不存在”而言,这个“存在”与“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觉知器官所决定的;有的干脆认为是指“某物看得见”与“某物看不见”而言,譬如将人活着称为“有”,人死火化了而称为“无”。对“不灭论”学得好一点的人则认为,无论形物存在与否或人活着与否,其中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生灭的,所以“有”与“无”是指“形”、“象”而言也。
上述诸说法不能说不对,只是不符合《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的本意而已,那么其本意是指什么呢?除了“不灭论”的一层意思之外,本质应是指我人乃至万物的识心而言也。
看过佛家《楞严经》的人都知道,我人的识心并不是那个真正的“心”,那个真正的心是“不知不觉”的,也就是《庄子》中所说的“庸矩知”,也就是“知而不用”;唯有识心才形成了万物的自身,唯有识心才能识别万物。譬如一个植物人,既不能说他死了,又不能说他不活着,若说其还活着,何以连人都认不得呢?若说其死了,又何以知道喂他而懂得张嘴呢?可以说,他的识心并未全死,只是识心中的意识心死了而已;如此说来,“有”与“无”则应是指识心中的意识心而言,《道德经》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即是指识心与识心中的意识心两方面而言也。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初只是一派浑沌,忽起一动,于是识心也就随之而渐成了,此时虽有了点识心但却未发生作用,此即谓之“无”也。由于这个“无”的作用是后来所产生万物的第一步,故曰“无,名天地之始也”。那么此处的“天”、“地”,是否就是指头上的天与脚下的地呢?非也,此二者也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如果将那个浑沌之心叫做真心或道心的话,那么它的一动即谓之“天”,它的一静即谓之“地”,一动与一静的作用就渐长了识心,故曰“天地之始”而不曰“万物之始”也。
因为“有”了识心的作用,所以才产生了万物,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说到这里不免要问,植物人为什么不认得万物的呢?你会说“那是因为他没有了意识”,由此而知,意识心才是我人认识万物的根元。人类当初并没有意识心,就连婴儿也没有意识心,人类长大了才有了意识心,所以也就能识知万物了;由此而知,万物早就存在了,只是我人不识得它们而已,不识得则等同于“无”,识得则等同于“有”,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德经》不是在讲什么世界的形成,当然也含有世界形成的原理在;《道德经》也不是在讲“如何认知世界”,当然也含有认知世界的道理在;《道德经》主要是讲如何使我人恢复道心的,而恢复道心的第一步即是除意识心,继而除识心,最终达到“五蕴皆空”的精神境界。“五蕴皆空”只算是归入道体了,但还不能发生道的“妙用”,只有体、用皆具才是完整的道,所以必须“即空即有”也;这个“即空即有”,即是“常无”与“常有”,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
I. 道德经中有与无的关系
道德经广博宏大,对很多概念和理论并没有展开深解,很多解释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观念专来推演的,一千个人其实属就有一千个版本的道德经注,所以,如果追究老子到底想说什么,那是书虫的事,因为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其现实意义,所以只能用义译,同时必须发展地看,
那么重要的就是,你想从中悟到什么
斗胆说说我的理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有欲徼(因只有此处同时出现了有欲无欲,所以就不按另外的断句方式了)
抛开主观成见,(用心感悟,就是提纯抽象化),就能了解“道”的精妙本质,而用一般的感官,来观察“道”的外化表现
有欲,是感官意识,无欲,是抽象思维
这样应该不用再过多解释二者的异同和关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