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美国18岁独立法律

美国18岁独立法律

发布时间: 2022-02-04 23:57:24

㈠ 为什么美国法律规定子女没有义务赡养父母

在美国,没有要求儿女赡养老人的全国性法律,全部50个州中即使在有法律规定要求子女在年老的父母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赡养他们的30个州,也几乎从来没有实施过,州政府强迫儿女为没钱的父母出钱的想法,几乎得不到任何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支持。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很难理解,有人归于这是两个国家文化传统差异造成的,其实在我看来主要是社会福利制度不同。如果让中国的子女选择,可能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为父母花钱养老是件自愿的事。

美国法律专家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一、人口地理分布广,很多儿女都不住在父母身边,因此为赡养老人造成了很多实际困难;

二、一半婚姻以离婚告终,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在孩子年幼时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难道孩子在父母年老时有义务照顾他们?

三、如果要求子女赡养老年人,会使子女家庭的收入减少,如果夫妻有一方给自己父母寄钱,还可能使另一方不满,从而造成家庭矛盾,使夫妻关系紧张。


(1)美国18岁独立法律扩展阅读:

美国,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倒按揭”,即将自己的房产与商业机构达成协议,在有生之年由商业机构支付生活费,待去世后房产所有权归商业机构。在美国,老人没有义务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如果钱财用完,主要依靠社会福利制度和税收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例如州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通过各种现金、补助金、养老院和住房补助以及食物券等向老年人提供帮助,美国的养老院数量多,人数多、管理也相当规范。

㈡ 如何评价美国85岁“全球网红”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呢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史上第二位女性最高院大法官,以争取男女平权登上大法官高位,在大法官任上以敢于直言著称,成为风靡美国的全名偶像。

致力于男女平权的著名女法官

鲁斯·巴德1933年3月15日出生纽约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

作为家中唯一的掌上明珠,母亲对她期望很高,教导她“既要做一个淑女,也要保持独立。”

在鲁斯高中毕业前,母亲因为癌症去世,18岁的鲁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常青藤康奈尔大学。

丈夫马丁不幸在临毕业最后一年,被诊断出身患睾丸癌,金斯伯格帮丈夫做学习笔记,鼓励丈夫和疾病抗争,还要照顾在新生的女儿。

为了照顾比她早一年毕业在纽约工作的马丁,金斯伯格最后一个学年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然而,因为她是女性,她当时几乎找不到工作,面试了12个单位都无人聘用她。

幸而学校一位教授大力推荐,她才获得了一份联邦法官法律秘书的工作,后来金斯伯格发挥她的学霸优势,从治学入手,跑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当法学教授,1972年成为获得该校终身教职的女性,辗转多年才获得作为律师辩护的资格。

深受男女不平权困扰的金斯伯格,创立了美国第一本专注女性权利的法律杂志《女权法律报道》,专门盯住最高法院的女性权利案件进行辩护。

她在6次女性权利辩护中赢了5次,成为美国女性运动在法律界的领袖。

她赢的最著名女权官司是“里德诉里德案”,

母亲萨莉.里德的儿子在探访父亲西斯尔.里德时开枪自杀,由于西斯尔申请获得儿子的保险赔偿,萨莉对儿子的死亡原因有所怀疑,向法院申请自己成为儿子的财产管理人,却遭到所在州法院否决。

因为当时的州法律规定:在此类争端处理中,“必须男性优先,而非女性。”

在金斯伯格的辩护下,指出这个判决违背公民平等原则,成功扭转了州法院对此案的判决,这个案件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1980年,金斯伯格担任华盛顿特区巡回法官。

㈢ 美国法律的民法

美国民法包括的范围很广,除若干州有单独的民法典外,一般包括许多有关契约、侵权、财产、继承和婚姻家庭方面的制定法和判例,统称为私法。多数州援照英国旧法,胎儿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应为其设财产管理人。多数州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即享有行为能力,未及此年龄者可就生活必需订立契约,成年时可单方加以解除。


一、契约法

要是判例法。19世纪末才开始制定某些统一的成文法,主要是商业方面。例如,适用于37州的《统一买卖法》(1906),适用于各州的《统一流通票据法》(1896)。20世纪50年代,有关契约的制定法陆续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商法典》(第2篇)和《消费者信贷保护法》(1968)等。美国没有分章罗列各种契约关系的契约法,只有关于契约订立、解除、无效和契约的内容、形式等一般原则的规定;不过,在部分法典内有专门适用于某种契约,如保险、代理、承揽等的特殊规定。美国重视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与不必一定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的区分。前者包括超过500美元的买卖契约、不动产契约、履行期限超过一年的契约、承诺在儿女结婚时转移财产的契约,以及遗产管理人承诺以自己财产支付死者债务的契约等;不过,买卖契约可以以部分履行或收受作为成立的依据,不动产契约可以以买受人的进行修缮、迁入或支付部分房价作为成立的依据。不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必须有契约成因,即以交易为内容,因而无偿赠与虽可在事实上履行,却不能作为契约成因,不产生请求权。与英国法不同,美国承认有利于第三者的契约的效力,该第三者有请求履行的权利。

二、侵权法

沿袭自英国法,即民事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得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美国关于侵权的成文规定主要见诸州法,联邦并无统一立法。故意侵权行为除保留英国法原有的伤害、侵占财产、非法拘禁等外,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如干预隐私(窃听、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等)以及生产危险商品等。过失侵权必须过失与损害有因果关系才负赔偿责任,过失又必须是有违照管义务,其大小视行为人专业资格而定。例如工程建筑师的义务高于建筑工人。如受害人也有过失,即比较其大小,双方分担责任,相应减少赔偿额。在违反契约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可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一般多选择后者,因为侵权赔偿包括无形的损害在内。美国目前的侵权诉讼求偿程序复杂,诉讼往往旷日持久,耗费巨大,不利于收入微薄者。有的州为简化诉讼,已开始实行所谓无过失责任,即不必证明行为人有过失,亦能获得损害赔偿。

三、财产法

美国法中较复杂的法律之一。来源于英国封建时期地产法的一些概念与原则,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财产原则相结合,所有权、抵押权、典质权和留置权等又相交错,形成比较复杂的法律规定。与英国法相比较,其地产购置的登记程序比较复杂,产权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许多法律手续,因而,出现了产权保险制度。担保利益包括不动产抵押和动产典质。多数州规定承押人只对抵押物享有担保利益,而抵押人仍享有法定产权;但有少数州规定,法定产权在抵押期间归承押人所有,在全部清偿后产权方归还抵押人。美国还规定有营建和修理留置权,在债务人未清偿以前,营建人或修理人对财产享有担保利益。

四、继承法

美国法中比较发达的一部分。规定有严格的遗产管理制度:动产在分配给继承人以前,必须交由遗产管理人管理;不动产在理论上可直接移交继承人,但实际上也经过一段管理。管理人的指定、权限和报酬等都有详细规定。不动产的继承依财产所在地法,动产的继承依被继承人最后住所地法,因而遗产处理往往涉及不同州的法律。法定继承的顺序和份额,有些州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少州还规定从遗产中给配偶和子女保留住房或一笔最低限度的抚养金,不在清偿遗产债务之列。遗嘱继承的程序较为严格,多数州规定需有三人见证,本人签字,经法院登记才有效。配偶间的财产有单独财产、共同财产和合营财产之别,各州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继承时往往发生复杂的法律问题。

五、婚姻法

称家事法,各州有其不同规定。目前多数州规定废除所谓“普通法婚姻”;而且不承认婚约的法律拘束力。各州一般都列举可以要求离婚的理由。原来实行一方过失原则,1970年加利福尼亚州颁布新离婚法以后,许多州陆续仿效,改采感情破裂原则,进一步扩大了离婚的可能。离婚管辖比较复杂。各州对离婚前的住所要件规定不一,财产处理原则也不尽一致,所以在不同州起诉,结果往往相异。而且,离婚诉讼一般为属事管辖,而扶养诉讼则为属人管辖,所以往往不能同案解决,并经常需要在不同的州审决。

六、残疾人法

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简称ADA)于1990年7月26号签署生效。这项立法被视为保护残障美国人民权的一个重大胜利,在使用社会服务设施,出入公共场所和就业等方面给残疾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条件。残疾人法案因而改变了千百万人的生活。

七、民事诉讼法

事诉讼程序 与英国法无多大区别,采取辩论制,独任审理,部分诉讼、特别是侵权诉讼等由陪审团裁断,法官作判决。 刑事诉讼程序与英国法差别较多,举其大者有:①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上升为宪法原则。②若干州保留大陪审团审查重 罪起诉的制度。②非法取得的证据不得采纳。④认可并大规模使用所谓“答辩交易”(Plea bargaining)方式。

㈣ 在美国,18岁(成年了)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那来些毕业后仍和父自母住在一起的人,绝对是一种‘耻辱’。这是我们对美国的刻板印象?还是事实如此?随着美国经济的下滑,这种情况有什么新变化?这才 是美国翻译Noah根据New.com.au上的数据调查和Quora上美国网友的回答,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人的‘独立精神’。
1。 投票数据

我们先来看一组美国网站上的投票数据。

Giantbomb.com发起了一场以:‘你多大时搬出父母家的?’为题的投票活动。

(父母家???听起来好伤心。小编现在还把‘父母家’当自己家。。。Well。。。)

如下图所示,共有356人参与投票。

结果显示,18岁时搬出的占比最高,达到17%。

加上‘17岁’和‘<16岁’这两组,18岁以前(含18岁)离开父母家的占到了25%。

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人18岁之前就搬出父母家自己住了。

另外,如果我们计算一下24岁前搬出父母家的人所占比例,数字是76%。

我们姑且把24岁看作大学毕业的平均年龄,那么可以推断:有76%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即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

㈤ 在美国是不是18岁后就会与父母断绝关系,独立生活

纠正一下不是断绝关系而是停止抚养,因为十八岁已经能分辨好多事成年人了

㈥ 美国主要有哪些重要法律

1791年12月15日 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
2 1791年12月15日 携带武器的自由
3 1791年12月15日 军队不得进入民房
4 1791年12月15日 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5 1791年12月15日 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
6 1791年12月15日 刑事案件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7 1791年12月15日 民事案件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8 1791年12月15日 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
9 1791年12月15日 宪法未列明的权利同样受保护
10 1791年12月15日 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
11 1795年2月7日 限制联邦法院对各州的管辖权
12 1804年6月15日 总统选举办法
13 1865年12月6日 废除奴隶制度
14 1868年7月9日 国籍、处罚程序、众议员选举、叛国罪、国债,所有公民享有平等被保护权
15 1870年2月3日 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即曾身为奴隶)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不包括性别)
16 1913年2月3日 国会对所得税的征收权
17 1913年4月8日 代表各州的联邦参议员必须直接选举
18 1919年1月16日 禁止在美国国内制造、运输酒类(后被第21条废止)
19 1920年8月18日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即赋予女性选举权)
20 1933年1月23日 规定总统任期、国会议事程序
21 1933年12月5日 废除第18条修正案
22 1951年2月27日 总统最多连任一次
23 1961年3月19日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指派总统选举人的办法
24 1964年1月23日 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25 1967年2月10日 总统与副总统的继任规则
26 1971年7月1日 保护18岁以上公民选举权
27 1992年5月7日 禁止随意改动议员薪酬

㈦ 为什么法律规定18岁才算成年

所谓成年,其实无非自我感觉和他者的眼光两个标准而已,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自我感觉已经成年,同时在他人眼中也像个成年人的样子,他究竟是几岁其实根本无关紧要。但真正能做到这样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现代社会在成年标准上可谓非常之混乱,字典上对“成年”的解释是:指人发育到已经成熟的年龄,这似乎是个生理的概念,以水果来对比的话,瓜熟蒂落,更多意味着性的成熟,开始具备繁殖力,这个年龄不好推定,一些国家的法定婚龄只需要十来岁,而最年轻的妈妈据说只有八九岁。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18岁以上才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该服兵役,可以考驾照、购买酒精饮料以及享有其他一些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许算得法律上的成年标准。不过,18岁的孩子,通常还在念高中或刚刚考上大学,这个法律上的成年往往只是象征意义的,在父母、师长眼中,他们确乎还是没长大的孩子,甚至男女间过于亲密的交往都会被冠以“早恋”的罪名而横遭阻拦。

当然,前些年流行过一个词叫“早熟”,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懂事越来越早,懂的事越来越多,也许今天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反而更像一个成人,靠肉体所做出的事和凭心智所说出的话足以让保守派瞠目结舌。他们大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早就比成年人还成年,确实,又有什么标准能够约束人的提前成熟呢?这算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则是新近的现象,很多而立之年的家伙赖在父母家中享福,不愿意出去工作,不愿意面对艰难的生存考验,宁可当一个永远不长大的宝宝。由此看来,成年与否至少可以有生理、心理和法律三个大概的标准。但这几个标准有的过于刚性,有的过于模糊,“成年与否”始终是现代社会难以概念化的一个问题,不问则已,一问必难两全。

成熟或幼稚是人的性格,无论“小大人”,还是“老顽童”,都与成年与否无关。抛开我们总结出来的三大标准不谈,还有办法进行“成年与否”的判断与自我判断吗?美国芝加哥大学最近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是: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成年必须包括完成学业,有全职工作和开始养家糊口等几个基本条件。一个人步入成年要经历7大转变,这些标志性事件按重要性排列先后是——完成学业;获得一份全职工作;开始养家糊口;经济独立;与父母分居;结婚;生孩子。根据这个调查推算出的成年年龄平均在26岁左右。这倒并不奇怪,现代人读书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古人的十年寒窗,如果完成本科学业是成年的必要条件,那往往就得在22岁以后了,都市里的年轻人结婚很晚,生孩子就更晚,26岁能完成这一套已经很值得夸耀了。

这个调查显示出成年是个渐进的过程。在别人的眼中,怎样才算一个成年人,确实并不完全由生理年龄决定,而是由这些一件一件的事情堆积而成的。每完成一件事,在成年的楼梯上就多走了一级,这套判断标准还算是比较实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年标准便是“成年礼”,中国古代的成年礼是冠礼,贵族青年在20岁行冠礼,标志着成年,《礼记·冠义》中甚至认为:“冠者,礼之始也”,可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日本有个“成人节”,是在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通常是1月15日左右,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举行成年仪式,据说便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冠礼的延续。其他如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古老的“割礼”、某些少数民族的“成熟礼”等等,也可算作由仪式来确定成年的标准。南太平洋瓦努阿图岛的一些部落用藤索缚腿从几十米的高塔上往下跳来标志成年,这个仪式后来演变成为一个风靡全球的极限运动蹦极,这意味着在部落人的眼中,成年人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

“成年与否”也许可以由这五大标准来综合判断,生理的、心理的、法律的、实用的和仪式的,我们很难说哪个更重要。但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从18岁到26岁,还有其间一个重要的20岁,成年的年龄范围居然可以如此宽阔。转过头来想一想,所谓成年,其实无非自我感觉和他者的眼光两个标准而已,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自我感觉已经成年,同时在他人眼中也像个成年人的样子,他究竟是几岁其实根本无关紧要。但真正能做到这样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㈧ 为什么美国法律规定子女没有义务赡养父母

摘要 第一点,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独立文化,子女18岁成年后,就要自立门户,独立生活,父母完成了养育义务,不像中国人,成家立业之前都要依赖父母,甚至娶媳妇、找工作这事也都成了父母的任务。

㈨ 美国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吗

在美国法律规定上子女没有义务赡养父母,这是因为基本上国家会为退休的人提供保障,而且美国人理所应当地觉得国家应该为他们承担一些责任。

从文化上讲,美国的教育是倾向于独立性,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引导他们慢慢走向独立的,以此培养他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大多数的父母一般不会教育孩子要怎么样成功。于他们而言,幸福和快乐是更重要的。父母不会告诉孩子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不会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身上,不会想到让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去赡养自己。 他们从小养成了独立的精神,所以,他们不会靠父母,不会靠儿女,不会依靠任何人。他们对子女的追求不是如何成功,而是能够独立自主,健康快乐地生活。这是最主要最深层的原因。

美国的全退休年龄是六十七岁,当然了,也可以在六十二岁的时候就申请提前退休,但是他的社保金是会受到影响的;也有少数的可以在五十多岁就退休的。即使这样,有很多退休之后的美国人其实是并不习惯过悠闲的生活或者是由于经济的原因,于是他们又会重新地走进职场。

美国老人独立还表现在很多其它的方面。甚至有一些我国人民不能理解的一些身体有残疾的老人独自居住的问题。其实在美国,这是很正常的,这是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其实有很多美国的儿女是非常愿意照顾他们父母的,但是大多数的老人不愿意被照顾,他们不愿意因此而失去自立,他们认为这是失去了尊严。美国人是以独立为骄傲的。

美国老人不需要子女赡养除了追求独立以外还因为政府有很多的帮助老人的福利和计划。这使得他们并不需要子女的赡养。

拓展资料

在美国,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他们宁愿租房或买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美国法律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不过,美国的子女大都对父母比较孝顺。

参考资料

美国赡养——人民网

㈩ 谁在美国当律师或者懂美国法律的详细的说说,美国人满了18岁就被父母赶出家庭,那他们以后买了房子就可

首先,美国人年满18岁不会被赶出家庭,这是误传,首先美国父母不会这么绝情,成年后和父母同住的也有的是,只不过比例上比中国少一些罢了,当然,美国人即便与父母同住,独立性也比很多国人要强一些,这是另一个话题。
第二,美国不采用户籍制度,只进行民众出生和死亡登记,法律支持公民自由迁徙和移民,因此搬家迁址不需要变更身份。美国对公民的身份管理中,社会保障号所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但其中不包含任何强制性的地域信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流动。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就是要求每位公民有一个全国统一、不会重复的社会保障号,任何有收入的18岁以上美国公民都必须有社会保障号,主要用于雇主向税务系统申报雇员的纳税情况,同时也是除护照和驾照外重要的身份标识。还有很多家庭为了申请教育免税和享受医疗保险等服务,在孩子一出生就会为其申领社会保障卡。

热点内容
边缘性人格障碍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7 02:17:09 浏览:585
儿童道德发展包括儿童的发展 发布:2025-02-07 02:09:47 浏览:631
道德信念有 发布:2025-02-07 01:37:14 浏览:863
端正执法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 发布:2025-02-07 01:31:25 浏览:312
劳动法不能上夜班 发布:2025-02-07 01:24:16 浏览: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发布:2025-02-07 01:14:10 浏览:532
婚姻法中关于性的认识 发布:2025-02-07 01:02:16 浏览:543
婚姻法解释一不得已不知情 发布:2025-02-07 00:28:46 浏览:336
劳动合同法讲座ppt 发布:2025-02-07 00:00:01 浏览:806
2017婚姻法婚前买房 发布:2025-02-06 23:41:18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