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国共筑中国梦

依法治国共筑中国梦

发布时间: 2022-02-05 00:30:04

❶ 实现中国梦,法治伴我行的作文一千字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把每个人的梦汇聚起来就组成了我们国家的梦,中华民族的梦,因此每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们才能幸福和谐的生活。

现在是“法治”社会、文明时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只有学法、懂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话,对于法律,我们必须了解它、学习它、遵守它。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人们在不断地淡化道德意识,甚至有人讨论起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呼吁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犯罪,无疑永远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扞卫它!

只要我们心藏法制,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不会感情用事,我们就不会做违反国家利益,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我们会维护国家和人民以至社会,当我们的行为都很好,很规范了,我们的国家就会和平,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快乐和幸福就会伴随着我们。

我最大的骄傲是身为一名中国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国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国,最不想放弃的称谓是中国公民。我想你们大家应该也是如此,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所以让我们一起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❷ 2013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普法办要求全国各地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

ABD

❸ 我国第一个至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我国第一个至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

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即2001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个法制宣传日即2002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个法制宣传日即2003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第四个法制宣传日即2004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第五个法制宣传日即2005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个法制宣传日即2006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个法制宣传日即2007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第八个法制宣传日即2008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第九个法制宣传日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个法制宣传日即2010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过举办座谈会、书画展、网上论坛,印发宣传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❹ 请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以演讲的格式

一、为民务实清廉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实现梦想的领导核心,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成败和人民福祉的实现。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才能领导人民实现梦想,造福人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二是紧紧依靠人民,汇聚人民智慧。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党的主张、决策和部署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四风。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廉政建设,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二、国家富强是造福人民的物质基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富强,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人民生活富裕,生活幸福感强。
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是中国梦和人民幸福最坚实的物质基础,让我们能充满自信地向着现代化建设目标稳步前行。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以发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追求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发展舞台由人民共同出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温暖,是顺利实现中国梦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更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动力、注入新活力。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通过顶层设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文明和谐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精神追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不断充实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的内心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形成和谐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我们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群众切实利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是培育和谐发展的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发展环境。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大力提倡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宽容谦和,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还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创造人类生产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章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与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❺ 法治中国警示教育网哪一年成立

摘要 ,以微电影、普法栏目剧、电视剧、普法书、刊等为依托,在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加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宣传教育工作。

❻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违不违法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只是运作方式上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依法治国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手段之一。

❼ 依法治国新老16字方针有什么区别

1:表面文字的区别

(老)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新)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深层意义上的区别

(1):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从引导国家进入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管理秩序的规范而言的,使对国家的治理有法律可以依循。而“科学立法”的目的是要通过立法筑牢制度和权力笼子,不是仅仅有法律依据,而是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确保人民通过法律将国家权力固定下来,把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面去。

(2):从“有法必依”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强调的是对法的依循,侧重于对执法过程的要求。而“严格执法”既突出了执法遵循,又强化了对法的实施。

(3):从“执法必严”到“公正司法”。从近年一些典型的执法、司法案例看,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执法必严,而对公正司法有了更高的渴求。“公正司法”不仅体现了执法必严,也强调了执法的公正性,更能体现执法为民与秉公执法这一法治精神的统一,满足法治服务于公正的价值要义。

(4):从“违法必究”到“全民守法”。“违法必究”强调的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全民守法”体现的不只是这一平等,还明确了全民作为守法的主体。

拓展资料: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体现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紧紧围绕这个新目标,建设一个由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会进一步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法治基础,巩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

资料来源:网络:依法治国

❽ 我国第一至第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什么

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011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01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13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2014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8)依法治国共筑中国梦扩展阅读:

全国法制宣传日在12月4日,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要求,18年来,宪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

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热点内容
边缘性人格障碍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7 02:17:09 浏览:585
儿童道德发展包括儿童的发展 发布:2025-02-07 02:09:47 浏览:631
道德信念有 发布:2025-02-07 01:37:14 浏览:863
端正执法司法理念大讨论活动 发布:2025-02-07 01:31:25 浏览:312
劳动法不能上夜班 发布:2025-02-07 01:24:16 浏览: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发布:2025-02-07 01:14:10 浏览:532
婚姻法中关于性的认识 发布:2025-02-07 01:02:16 浏览:543
婚姻法解释一不得已不知情 发布:2025-02-07 00:28:46 浏览:336
劳动合同法讲座ppt 发布:2025-02-07 00:00:01 浏览:806
2017婚姻法婚前买房 发布:2025-02-06 23:41:18 浏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