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共筑中国梦
❶ 实现中国梦,法治伴我行的作文一千字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把每个人的梦汇聚起来就组成了我们国家的梦,中华民族的梦,因此每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们才能幸福和谐的生活。
现在是“法治”社会、文明时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只有学法、懂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一句话,对于法律,我们必须了解它、学习它、遵守它。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人们在不断地淡化道德意识,甚至有人讨论起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呼吁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犯罪,无疑永远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扞卫它!
只要我们心藏法制,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不会感情用事,我们就不会做违反国家利益,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我们会维护国家和人民以至社会,当我们的行为都很好,很规范了,我们的国家就会和平,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快乐和幸福就会伴随着我们。
我最大的骄傲是身为一名中国人,最大的自豪是外国人叫我“Chinese”,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在中国,最不想放弃的称谓是中国公民。我想你们大家应该也是如此,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所以让我们一起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❷ 2013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普法办要求全国各地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
ABD
❸ 我国第一个至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我国第一个至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 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即2001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个法制宣传日即2002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个法制宣传日即2003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第四个法制宣传日即2004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第五个法制宣传日即2005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个法制宣传日即2006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个法制宣传日即2007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第八个法制宣传日即2008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第九个法制宣传日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个法制宣传日即2010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过举办座谈会、书画展、网上论坛,印发宣传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❹ 请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以演讲的格式
一、为民务实清廉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❺ 法治中国警示教育网哪一年成立 摘要 ,以微电影、普法栏目剧、电视剧、普法书、刊等为依托,在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加强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宣传教育工作。 ❻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违不违法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只是运作方式上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依法治国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手段之一。 ❼ 依法治国新老16字方针有什么区别 1:表面文字的区别 (老)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新)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深层意义上的区别 (1):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从引导国家进入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管理秩序的规范而言的,使对国家的治理有法律可以依循。而“科学立法”的目的是要通过立法筑牢制度和权力笼子,不是仅仅有法律依据,而是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确保人民通过法律将国家权力固定下来,把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面去。 (2):从“有法必依”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强调的是对法的依循,侧重于对执法过程的要求。而“严格执法”既突出了执法遵循,又强化了对法的实施。 (3):从“执法必严”到“公正司法”。从近年一些典型的执法、司法案例看,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执法必严,而对公正司法有了更高的渴求。“公正司法”不仅体现了执法必严,也强调了执法的公正性,更能体现执法为民与秉公执法这一法治精神的统一,满足法治服务于公正的价值要义。 (4):从“违法必究”到“全民守法”。“违法必究”强调的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而“全民守法”体现的不只是这一平等,还明确了全民作为守法的主体。 拓展资料: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体现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紧紧围绕这个新目标,建设一个由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会进一步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法治基础,巩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团结奋斗的力量。 资料来源:网络:依法治国 ❽ 我国第一至第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什么 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2011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201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13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2014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8)依法治国共筑中国梦扩展阅读: 全国法制宣传日在12月4日,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要求,18年来,宪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 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