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道德经
1. 道德经的名言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再大的树木,也是从一颗小树苗开始长起来的;再高的塔台,也是用泥土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不断努力,哪怕每次只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若能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想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要从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从细节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想高人一等,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立不稳的;想迈开步子再大一点,把胯部打开的人,是无法走路的 。人生可以有梦想,但是不能超越现实,好高骛远,否则贻害终身,寸步难行。
四、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
五、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处理困难的事情必然从容易处下手,处理大事也必须从细微处开始。所以,圣人从不好高骛远,而是大处着眼,小处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从而成就了大业。
2. 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德国有句格言:“神寄宿在细节处。"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细节里藏着生活态度、藏着每个人的思想,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个细节拼凑出来的,所有细节的总和就是生活,而生活的背后就是我们的态度和思想,这才是指导我们所有行动的源动力。
所以,细节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此。
忽视细节,就是忽视生活本身,就是忽视自己的态度和思想。
说的就是做亊,由小及大,不单是生活方面,细节决定成败,个人更有气质,统指各个方面,处事游刃有余,增强工作能力,细节处观物,,就是成功,做好了,你就不简单,张瑞敏说过,方能提高生活情趣。
2,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由表及里。
3,做人在细节方面的重要性,从点滴做起,细微处看人,就是技高一筹。
4,做到极至,简单的事重复做好一百遍,就会令人刮目相看,一生成功顺利。
3. 人靠谱不靠谱,就看这四个细节 老子道德经
靠谱之人,首先会守时。 守时,代表了对约定的重视,对时间的珍视,以及对约定时间所要做的事情的重视,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自己信誉负责的表现。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按照时间表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会白白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一个总迟到的人,会把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一点点消磨耗尽,因为他不仅消耗了别人的时间成本,耽误了事情的进程,还让别人意识到他的随心所欲,不讲原则,缺乏契约意识,随之把他列入“不靠谱”之列。
谦谦君子,虚怀若谷。 靠谱的人,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来获取事业上的成功,收获威信和他人的信任。他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怕露短,不怕错误,在进取路上勇敢做自己。
好吹嘘之人,初接触时,容易让人产生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错觉。但几轮交往下来,尤其是遇到实实在在的问题时,他的行为或者做事的效果开始严重与他之前夸下的海口偏离。这类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4. 《山海经》中有什么细思恐极的细节
山海经中,有好多动物是能够吃的,这也就罢了,关键吃了还会有一定的神奇效果,就比如说:食之不饥,食之善走,食之无肿疾,食之无卧,食之不疥等等。那么问题来了,就算是神农了解药性,也要尝遍百草才行。百草尤可,反正是不会动的东西。那又是什么人尝了这山海经百兽,才能具体的知道什么东西吃了有什么样的功效的?这些兽里面不乏猛兽,这个人又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才吃到它们的?
5. 她说细节重要,老子叫她跟我对线,老子让她知道什么全是细节 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说的细节很重要,我觉得说的也是很对的,有什么事情的话都要在细节上找原因的。
6. 她说细节重要,老子叫她跟我对线,老子让她知道什么全是细节 这是什么意思
她说细节重要,老子叫她跟我对线,老子让她知道什么全是细节的意思是说细节很重要,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7. 细节决定成功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细节决定成功”一样。更深层地告诉我们要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 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 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 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孙子兵法》曰: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在中国经典名著中亦有这样的描述。其中有《战国策》《道德经》等。战国策中的睿智之士将复杂的军事战争困境,通过简单的几句对话引导化险为夷。道德经将世人难以理解的道,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体现了大道至简。
在现在社会,面对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简单化地解决。面对危机,及时发现前兆和隐患及时排除。那么,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问题,促成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宁。
8. 告诉他人做事要注重细节的谚语是什么
、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向
3、积极进取、工作态度认真、塌实肯干、责任心强、并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注重工作效率、个性独立、性格开朗、做事果断有主见、时间观念强。且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富有开拓意识,注意细节,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4、从小事做起:西点很重视对新学员的细节训练,要求新学员背诵新学员知识,除了记住会议厅有多少盏灯,蓄水库有多大蓄水量外,还包括大声当众背诵日行事历(今天几点将做什么事),学校很注重服装仪容的细节。
5、服务注重细节,细节决定质量。
6、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7、细节可以很快地让我提升对一个人的好感度,比如尊重隐私。朋友取款时转过身去;拿好友手机之前会先征求同意;好友在发微信时不会盯着看;不乱动私人物品。好友之间其实更应该注重隐私:一旦熟络后就会肆无忌惮。礼貌不代表客套,每个人多多少少都需要保持一些自己的隐私。
9.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名言
一、战国老子《老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二、秦李斯所著《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不让土壤,所以能够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挑剔细小水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远。
三、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千里长的大堤,崩溃在蚂蚁的洞穴,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四、赵慎子《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所以朝廷的材料,这不是一个树枝可以造就;纯白的衣服,这不是一只狐狸的皮可以拼凑的啊。
五、战国子思《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
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
10.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诗句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意思是:“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
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 的功业。
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
内容: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译文: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3、致广大而尽精微。
出处:《中庸》
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
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白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自:《礼记·经解》
翻译: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