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古文句
① 形容人道德败坏的文言文语句
今世抄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唐代柳宗元《蝜蝂传》)
译文: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望采纳!
② 有关道德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③ 古文中说人品德高尚的句子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这是通过自画的墨梅表现出作者清高绝俗的节操。
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
④ 求一篇写道德的文言文,80字以内。或者80字以内的几句道德名言也行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 德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 根
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污泥中。 ——马克思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苏格拉底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卡耐基
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 ——狄尔治夫人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惠特曼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保 罗
忍耐是求学最主要的成果。——萨尔丹
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列夫·托尔斯泰
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屠格涅夫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奥古斯丁
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萧伯纳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西塞罗
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 ——高 汀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但 丁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谟克里特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高尔基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伊索
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富兰克林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伊 索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邓肯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卢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 ——孟德斯鸠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卢梭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约翰·洛克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夸美纽斯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克雷洛夫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达尔文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
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歌德
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
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普列汉诺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巴甫洛夫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 ——孟德斯鸠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伽利略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约翰·洛克
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贝弗里奇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高尔基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莱辛
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黑格尔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克雷洛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巴甫洛夫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斯宾诺莎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 ——斯宾诺莎
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斯宾诺莎
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斯宾诺莎
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休谟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黑格尔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
品德 的名言
道德是真理之花。
——雨 果
美德的本身就是它的报酬。
——达拉顿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雪 莱
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
——卢 梭
脸红是美德的颜色。
——泰云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真正的美德就象河流一样,越深越无声。
——哈利法克斯
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歌 德
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
——席 勒
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回。
——欧 文
达到完美,不在已无可增添,而在已无可裁减。
——佚 名
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说得卑劣。
——霍 桑
你自己看哪个好....
⑤ 品德古诗文名句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专主的启蒙教属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品名称
朱子家训
作品别名
朱子治家格言/朱伯庐治家格言
创作年代
清
文学体裁
文言文
作 者
朱柏庐
⑥ 关于论述道德的古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淮南子:"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背数而任已.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为质,则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治不修故,则多责;事不须时,则无功.责多功鲜,无以塞之,则妄发而邀当,妄为而要中.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敝身.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
孔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还有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http://..com/question/33437955.html?si=3
⑦ 孟子关于思想道德的古文
1、道,可道,非常道。
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7、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0、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上善若水。
1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16、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1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20、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致虚极,守静笃。
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24、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3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
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3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36、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8、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4、柔弱胜刚强。
4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9、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5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⑧ 写人品德的古文名句,带作者
清代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赏析:
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
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里的“以”字原意是“为”、“做”或“从事”,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读懂全诗。
颈联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这就像普希金笔下那个忠心耿耿而无端受责的俄国老奴对暴戾的主子说的话一样:“让我去放猪,那也是您的恩典。”接下来是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刚”,即“刚好”、“正好”。也就是说:“您这样处理一个罪臣再合适不过了。”
尾联从赵令《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大忠臣,能说出这样的牢骚话来,也就达到极限了。我们认真体味这首七律,当能感觉出它和屈原的《离骚》一脉相通的心声。
对仗工稳而灵活,是此诗写作技巧上的一个特点。如,以“国家”对“祸福”,以“生死”对“避趋”,按词性来说,都是正对。“生死以”的“以”字作“为”解,是动词;而“之”字是虚词。作者既用“以”字的实词义表达思想内容,又借它的虚词义来与“之”字构成对仗,显示了驾驭文字的深厚动力。
⑨ 关于古文的道德名言(古诗一类)
1.《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回起,妾心古井水。答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2.《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贵品行;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