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的邀请

法学的邀请

发布时间: 2022-02-05 18:07:06

民法学的关于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所以,针对要约邀请做出的回应,不可能是承诺,只能是要约。

Ⅱ 大专考研考华东政法的法学硕士邀请明白人解答

我觉得你有这时间还不如本科读出来,然后直接考研,以同等学力考研的话,很困难……各方面的要求很严格,华东政法的同等学力要求考6们与相关的主干课程,有的学校要考8们,难啊!
关键是你考研毕业之后拿不到硕士学位,只有研究生毕业证书,你去研究生网看看吧,上面有国家规定的,下面就是各所院校的录取条件……

Ⅲ 一个法律问题 要约 和 要约邀请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在于:
1、要约是当事人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要约邀请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
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如明确的标的额、标的物数量、质量、价款报酬、履行期限等;而要约邀请则不具备这些条件。

所谓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通常情况下,广告被认为是一种要约邀请。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广告也可被视为要约,从而对广告发布者具有约束力。

比如在购房纠纷,如果法院认定房屋销售广告属于要约,消费者据其购买了房屋,其内容就应该构成房屋买卖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开发商没有实现广告中的承诺,则应视为开发展违约;如果法院认定房屋销售广告属于要约邀请,则广告的内容就不能当然地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仅能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约束力,如果开发商没有实现销售广告中的承诺,即使消费者确实是因为相信广告内容而购买的房屋,也不能因此主张开发商的行为构成违约。由此可见,广告到底是要约邀请还是要约,对消费者而言至关重要。

针对你的问题,首先商场里明码标价的商品是要约行为这一点应该无须解释了,他的发生是消费者已经来到了商场的前提下,商家受陈列的商品的价格、保质期、剩余数量等详细具体的信息的约束,如果缺货了会做上“卖完”的提示,消费者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要约(即付款),合同成立。 而商场派发的传单,属广告行为,消费者对于其信息只能起到参考作用,具体的信息如数量、保质期等是不明确的,在有限的信息下不能构成商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简单来理解,如果传单是要约(即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消费者接受要约去商场购物,而商场没有货了,那商场就需要对消费者信赖利益(先合同义务)的损失进行赔偿了,这样明显是不合情理的。
但广告属于要约邀请也不是绝对的,关键的区别点还在于广告的内容是否详尽,导致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其订立合同。以上个人间接,希望有助于理解。

Ⅳ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和要约邀请有什么区别?
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大家进行商务谈判签合同的过程中,时常能听一些词像是要约、承诺、要约邀请等等,这些词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很常用,如果不是特意了解过有相关的知识积累,常常不知道什么意思或者将他们弄混。下面我为大家说一下我国要约和要约邀请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
一、要约和要约邀请有什么区别
1、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邀请是一种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要约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
3、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从法律性质上看,要约是当事人旨在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它是一经承诺就产生合同的可能性,所以,要约在发生以后,对要约人和受约人都应生一定的拘束力。如果要约人违反了有效的要约,应承担法律责任。但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也就是说,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的,有利于避免和减少因要约内容不全、市场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对要约人的损害。尤其应该看到,既然合同成立后都允许当事人协议解除合同,那么,在合同成立之前的要约行为也应可以撤销。
二、要约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三、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
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商品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则视为要约。因为要约邀请只是作出希望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约邀请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发出,也不需要在要约邀请中详细表示,无论对于发出邀请人还是接受邀请人,都没有约束力。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Ⅳ 邀请在法律上属于什么关系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要约邀请人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撤回的,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

Ⅵ 我收到一封邀请加入中国法学会的表格,如何填写

首先要搞清是不是真实的,如果不是真实的,你填写了岂不是透露了你的个人信息,建议你先和中国法学会联系一下,不要用他提供的联系电话,自己到网上搜搜她们的联系方式,确定无疑了再考虑填写,涉及个人信息的东西不要马虎

Ⅶ 要约邀请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要约邀请也称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依此定义,要约邀请具有以下特点:(1)要约邀请是一种意思表示,故应具备意思表示的一般成立要件;(2)要约邀请的目的在于诱使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非与他人订立合同,故只是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而非订约行为;(3)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既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也不能因自己作出某种承诺而约束要约人,行为人撤回其要约邀请,只要没有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Ⅷ 法学的邀请怎么样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者的写作方式。有些语句甚是通顺经典,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而大幅段落反而显得杂乱晦涩。而且外表如此舒适的装帧,里面的字实在太小。......

Ⅸ 请举例解释一下法律里的OFFER和invitation to treat.谢谢

哥们,要约和要约邀请是吧?干嘛用英文呢,像我这样博学的人不多啊!要约是要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邀请对方向你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如广告。

热点内容
怎么样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22:18:27 浏览:266
宋疃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22:11:37 浏览:186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6 21:11:45 浏览:162
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2025-02-06 20:10:29 浏览:603
章程适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2-06 20:08:19 浏览: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