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了道德
㈠ 责任,道德,准则的起源是什么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使相互依赖、相互扶持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时最自然、最朴实的道德生活状态。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各种劳动关系逐步明确,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清晰,包含自由、责任等内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确认。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界限逐步明晰,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凸显,要求规范、协调或制约利益冲突的意识更为强烈,由此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正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我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㈡ 恩格斯名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什么意思
劳动创造人,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
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早期人类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或称古人、晚期智人或称新人、等4个发展阶段。
在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劳动工具日益改进和多样化,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并开始出现原始精神文明。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逐渐发展成现代世界的各色人种。
(2)劳动创造了道德扩展阅读
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活动的结果事先已在人的观念中存在;动物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它们不能事先“观念地”制造出活动的结果来。
人类劳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并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动物的本能活动则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
人类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动物的“工具”一般说来只是它们的躯体(爪、牙等),某些动物偶尔也使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但它们永远制造不出那怕是极粗笨的石斧来。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包括猿群在内的其他动物的特征,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标志。
㈢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辨析题
劳动,是一个抽象词,劳从字形上看是用力,例如收割稻草囤积,视为劳,动指活动的意思,所以劳动的词义应该是为获得满足需求的物质与精神成果进行的体力和脑力活动。这点与字典网络中给出的定义不同,字典网络中定义劳动为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因创造形式高于劳动形式,用创造来解释劳动是内涵倒错。
所以如果出题目的人的概念建立在字典网络的基础上,那么他们给出的标准答案若肯定的话,实际答案必是否定,如果标准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么实际答案需要再辨析。
接下来从最贴切的概念基础上辨析,从劳动、人类道德起源、历史前提的关系上展开。
首先万物生灵皆有道德,因为生灵都具备整体性,成就这种整体性的方式为道,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就是德。当我们把历史限定在有记录的文明史,那么劳动在历史之前发生,道德在劳动之前已经具备。
简单地说是,劳动创造了文明,创造了历史,但不是道德起源的前提。既然劳动创造了历史,那么同样创造了关于道德起源的历史记载,这样说就对的。若没有关于,直接说劳动创造了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就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前提不等于历史,而是人的灵性,人类具备理性的基因,能够实现精神梯度发展,这是文明与历史的前提,通过劳动的锻炼强化了人类的天然秉性,创造了文明,劳动只是过程、方式。
总之第一历史前提是人类的基因。人类的道德也因此与其它动物的道德有所分别。
这句话的对错在于是否加了关于两个字,并且去掉前提字眼。辨析完毕。
㈣ 劳动创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对
不对。远古时期的热带和亚热带,人们不需要耕种,甚至不需要狩猎也能生存。那个时候,有点儿类似基督教描述的伊甸园。当人们的贪欲越来越重,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逐渐丧失,逐渐被赶出了伊甸园,人们不得不辛勤劳动才能生活。
㈤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一、生产劳动实践是形成道德本质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也实现了主体对道德的需求。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社会劳动出现,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的道德。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2〕P177 劳动是「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而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P131 通过探究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可以发现劳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劳动主体需要为前提,劳动者依靠自身能力和生产资料对客观世界进行创造式的改造和生产,生产出满足自身需求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其实......
㈥ 劳动是如何创造人类道德体系的
其一,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属性。人类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础,善则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为“善”,而人类追求“真”,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追求“善”。美是善的升华,而善则是美的规定。也就是说,人类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价值内涵来说则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处于主体地位。
其二,道德具有治国功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最基本的治理手段一是法治,二是德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感召力和自觉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由道德建设的基本功能决定的。
㈦ 伦理学题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
摘要 劳动不仅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变为财富,而且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是说,劳动不单是一种自然力,它还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劳动,正是在这种社会劳动中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创造人首先是手的使用。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手脚分工,直立行走,手的使用才最后固定下来。手的使用对从猿到人的转变,对人的机体其它部分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对语言和思维器官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属性。人类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础,善则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为“善”,而人类追求“真”,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追求“善”。美是善的升华,而善则是美的规定。也就是说,人类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价值内涵来说则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处于主体地位,道德需要劳动来建设。
㈧ 简述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道德产生的条件是:
一、劳动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主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二、社会关系的形成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构建会推动道德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在整个社会中推展开来。
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人类的自我意识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的道德调节关系,从而推动道德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8)劳动创造了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的分类有:
一、一般欲望部分
行动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鲁莽,迟钝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节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纵和冷漠,病态和变态等。
二、特殊欲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节俭,不道德有挥霍,浪费和吝啬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严肃和温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谈方面的道德有风趣和诚实,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夸张和刻板等。交际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谦逊,不道德有骄傲,虚荣和虚伪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爱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恋和谄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虑方面的道德有周详和谨慎,不道德有繁琐,冲动和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广博,不道德有肤浅和狭隘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社会学概念)
㈨ 劳动的伦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劳动伦理的意义主要有:
1、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2、劳动创造了伦理道德。
3、劳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是指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劳动,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劳动也是人类最原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