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民法学家
❶ 中国民法学家排名
你好,中国民法学家排名如下,1梁慧星,2佟柔,3谢鸿飞,4朱庆育,5刘湘,6张明楷,7赵秉志,8魏振瀛,9王泽鉴,10崔建远,11谭启平,12高圣平。
❷ 关于清华和北大的法学系..
1.本科阶段当然是北大的法学院好,因为清华毕竟以工科为主
研究生阶段据说清华的民商法还不错,至于和北大比哪个更好我也不知道
2.学费应该看专业,北大一般的本科专业5000/年,元培的是5500/年,清华的话应该也差不多,其实全国的正常的本科基本上都是这个价。研究生的话贵一点,但奖学金的机会在研究生阶段还是挺多的
3.看专业和你选择的国外的学校。人文社科比较难,当然如果你自费的话,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有,如果你想去的是harvard,yale,成绩也要足够牛才行。
4.非常ok。法学毕业主要就是去律所,法院,公司。律师和硕士之间有什么可冲突的?
5.不知道。北大的话学心理学必须是理科生
❸ 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法学博士哪个比较好
这四个学校的法学博士目前从各方面讲都属国内法学界的上乘,如要非得分出一个高下,个人认为应是中国社科研法学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社科院看似不起眼,实则藏龙卧虎,如王家福、梁慧星、李林等,而且享有国家顶级智库的美誉,自不待言,国家社科基金的评选占有很大分量。故排名第一,应无争议。北京大学法学院背靠北大这一黄金招牌即可不愁吃喝,而且学校向来对法学还蛮重视,进校领导之列者,前有罗豪才,后有吴志攀;名师云集,各个在本细分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陈兴良、陈瑞华、刘剑文等。之所能排名第二而力压人大法学院的原因不在于实力,而在于学校的名气。人大法学院实力毋庸置疑,一些实力派大佬坐镇,如高铭暄、王作富、许崇德、史济春等,中青年搭台唱戏,如王利明、张新宝、韩大元、张志铭等,年轻人崭露头角,如王旭、徐阳光、余履雪、郭锐等。老牌名校,长久不衰,依然坚挺,如不是学校排名的问题,绝对是法学超霸。清华法学院最近几年异军突起,名校+名师模式席卷大江南北,终于抢来一席之地,但与前四位相比,仍然年轻,暂且排第四。
以上仅供参考,博士一方面拼的是学校,更重要的是导师,所以选一个大牛级的导师是关键。
❹ 北大法学好,还是人大法学好
北大和人大的法学都是很好的。
从学科实力看,上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人大的法学以95分名列国内第一,北京大学也不错,以90分名列第三。
但学校综合声誉方面,显然北大更高。
选择学校,一般要结合专业和学校两方面考虑。综合看,还是建议考虑北大,毕竟北大的法学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
❺ 法学界有哪些名人多介绍!
1、江平:
中国著名法学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回国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被收入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
2、陈光中
浙江永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国际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为培养法学高级人才,发展诉讼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改革和健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开展国内外诉讼法学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贺卫方
贺卫方无疑是中国当今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校长(兼)王利明接任常务副校长。
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担任职务: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合同法》起草委员会组长、《物权法》、《侵权法》、《民法通则》起草组核心成员。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起担任第四届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届特邀咨询员、公安部第二届特邀监督员,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2007年担任中央政治局《物权法》专题讲座主讲人。主要著作包括:独著:《民法》、《民法总论》、《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等;合著:《合同法》、《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民法债权》、《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主编:《民商法论丛》、《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从书》等。
❻ 全国民法学家排名
江平、梁慧星、王利明、杨立新、张新宝、李永军、龙卫球、魏振瀛
很多,可以去四大法学院的网站看一看
❼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知名校友
甘雨沛先生(1907~1997):刑法学家,中国刑法学的创建者、开拓者之一,曾经受委托任陈伯达的辩护律师。
芮沐先生(1908~):民法学家、经济法学家、国际经济法学家,中国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始人。
龚祥瑞先生(1911~1996):宪法学家、行政法学家,为西方宪政思想引入中国做出重大贡献。
王铁崖先生(1913~2003):国际法学家,曾任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
赵理海先生(1916~2000):国际法学家、海洋法学家,曾任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
沈宗灵先生(1923~):法理学家、比较法学家,当代中国法理学的泰斗和奠基者之一。
张国华先生(1925~1995):法律史学家,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肖蔚云先生(1925~2005):宪法学家,参与1982年宪法的起草,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杨春洗先生(1931~2002):刑法学家,当代中国刑法学的泰斗和奠基者之一。
罗豪才先生(1935~):行政法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致公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❽ 中国四大法学院(北大、清华、政法、人大)比较!
北大强在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例如贺卫方等,而清华强在刑法、民法内、行容政法这些实体法,清华的刑法有张明楷和黎宏,民法有王保树和霍建远、张卫平等,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科学教授。政法和人大不了解;
清华国际化程度高,本科还开设国际班,QS世界法学院排名第一。但北大应该也不错,每年也有很多人拿到国外著名法学院的offer。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人大和政法是比不上的了。
同第二点。
总的来说,清华和北大最强,人大和政法次之。要细分的话,清华规模小但学术水平高,大牛教授密度高,虽然发展很快,但历史短。北大规模大,历史长,学术水平也很高,也有很牛的教授,业界人脉积累时间长,社会声誉高一点。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北大略强于清华。人大和政法在学校牌子上跟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