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学术吗

法学学术吗

发布时间: 2022-02-06 10:18:19

『壹』 法律系和法学系有什么区别吗

本科没有法律专业,本科只有法学专业
研究生分成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法律硕士是专业硕士,法学硕士是学术硕士,学术硕士的含金量要高一些,因为学术硕士基本都是全日制硕士

『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是学术型么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是学术型。
2、是否学硕看专业代码和名称,专硕的专业代码第三位是数字5;名称也不一样:专硕是法律硕士,法律的后面有括号注明是法学和非法学,即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
3、学术型的法学硕士又分为经济法刑法民法、国际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等具体专业。

『叁』 法律硕士(非法学)是学术型的吗还是专业型的

很肯定的告诉你 是 专业硕士。非学术型硕士

『肆』 法学学术型和专业型有什么区别

这个比较难比较,我国目前大约有19种专业硕士,包括翻译硕士、工专程硕士、保险硕士等等很多。属这些专业硕士中有一部分同时还有学术性硕士,比如法律。有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两个专业硕士和一个法学硕士。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不一样,所以没办法说学术性和专业性哪个更好,只能说学术性侧重理论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侧重实务培养。

但是如果你选择的专业两种类型的硕士都有,那么建议你优先考虑学术型硕士,因为学术硕士一定是有自己的导师的,而专业硕士则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但是大部分没有导师。所以在业务上还是日后的工作推荐方面还是学术型硕士优势相对大些
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祝学业顺利

『伍』 法学专业的,不是应届毕业生能考法学学术型的研究生么

可以。
只是,在这里我想提醒你的是,
你现在
要考虑的是自己的
职业规划

你自己是
法学专业
,对于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心知肚明。
你要考研,不是不可以,只是要考就要考顶尖的
名校
,然后必须通过司考。
目前,许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报考
法律硕士
(非法学)而进入
法律
专业人才的行列,使得法律
人才
越来越多。
换做我是你,
我现在
就不考虑考
法学硕士
的事情。先下功夫工作,然后找机会,你可以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其实和法学硕士差别不大的,至少
用人单位
是这样认为。另外,你也不必将眼光仅仅局限在
法律行业
。许多法学
毕业生
去了企业从事经营方面的工作,你也可以考虑MBA。本人就是如此。
祝好运,望采纳!

『陆』 李应智的法学学术

在法学理论方面,李应智律师先后撰写了三十余篇法学论文和大量的专项法律分析版报告;曾多次在权《人民日报》发表法律专业文章和在《北京晨报》发表法律观点,并被多家媒体转载。这些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已经在法律实战生涯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李应智律师部分论文及文章:
《规范公司经营中的细节行为以避免触犯刑法》
《公司高管如何防范刑事法律风险》
《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的研究》
《浅析“空头支票”的后果》
《论公司信息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论经济刺激制度在环境立法中的运用》
《拟上市公司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的法律探讨》
《订金与定金的法律命运》
《夫妻共有房产被一方擅自出售的法律问题》
《商标转让的法律规制》

『柒』 法学法硕是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硕士

法学硕士是研究性质的 即学术型硕士,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法律硕士是工版作型的,分为两种法律权硕士(法学),要求本科是法学专业的,两年毕业,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本科是非法学专业的,三年毕业,学习内容与法学本科学习内容类似,比起法学硕士来讲更好考~~普遍趋势,法学硕士招生减少,法律硕士招生增加,认可度不如法学硕士高,在学校来讲,不太关注,且刚开始没有导师,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法学硕士需要看哪个学校具体准备材料。毕业拿到学位都一样,都是双证,如果只为了学历,法硕(法学)足够。

『捌』 法学专业的,不是应届毕业生能考法学学术型的研究生么

可以。
只是,在这里我想提醒你的是,你现在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职业规划。
你自己是法学专业,对于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心知肚明。
你要考研,不是不可以,只是要考就要考顶尖的名校,然后必须通过司考。
目前,许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而进入法律专业人才的行列,使得法律人才越来越多。
换做我是你,我现在就不考虑考法学硕士的事情。先下功夫工作,然后找机会,你可以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其实和法学硕士差别不大的,至少用人单位是这样认为。另外,你也不必将眼光仅仅局限在法律行业。许多法学毕业生去了企业从事经营方面的工作,你也可以考虑MBA。本人就是如此。
祝好运,望采纳!

『玖』 法学专业应该看什么学术书籍知乎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3.刘瑜:《民主的细节》 这本书是众多学者推荐的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我一直喜欢读刘瑜的文字,她的生动是智慧的生动。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后,是一个充满灵气和悟性的独立思想者。我总是读完一篇就在等着她的下一篇文章出来。 ——林达 今日中国的公共讨沦常见一种病理化的倾向,总是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名词面前,大而无当地浮游表层,夹缠不清,难以寸进。所以刘瑜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 ——梁文道 我喜欢刘瑜的评论,她讲求事实与论据,不轻易选择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场,对群众和权力,少数与多数都保持警惕和观察,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避免振臂一呼的冲动,避免智力上的懒惰。有这样的理性,才有负责任的时评。 ——柴静 4.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二》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5.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如何营造中国学术传统的一本书。 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虽然作者的“分类和框架”与他提倡的社会考察的方法有某种裂痕,但这恰好是优秀著作的标志——确立了一个“范式”,供后继者超越。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和对民主的洞见, 充分展现了他横溢的才华。作者对自由的理解,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反思。关于美国法律职业和法律信仰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方法运用上的自觉。它是事实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辩异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对多种史料的采用,而是对这些史料的解释。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决问题,而是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本身。 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法史研究上的经典。本书作者的功力深厚,语言平实。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当然,社会学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种,本书可能还属于“规范社会学”的进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视中国的社会,这一学术取向本身就让人尊敬。 10.江山:《中国法理念》 作者在中国法学界是独树一帜的。他很幸运,没有受什么现代西方产业化学术体制的“污染”,因此,他对中国法的现实和理想的解读必然是浸淫着真正的中国式思考的。也因如此,他的法律观是我们这些着眼于“现代世界”的法律人所不具备的。这是一本难得的称得上有“思想色彩”的中国人写的书。 1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在中国影响颇大的综合法学著作。书的前半部分简要介绍了西方法思想的历史,后半部分论说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一些法理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法为立场的综合法学观。该书的价值之一是它对中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法理学的影响。 12.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 作者的治学进路和思考进路都深深体现了某种宏大和理性的情怀。书中对当代西方法理学说和域外(特别是日本)法治经验的绍介,都无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关切。该书论证严谨,学术色彩浓厚。 13.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 作为一本教科书式的著作,本书涉及了当代法律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富于启发而又不乏生动;重在训练思维而又无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说,此书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法律殿堂。 1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最具备学术意识的一本书。作者以自己的学术实践做到自我的总结、批判和反省。如果我们的学术都能建立在这样的一步步的积累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相信这才是中国学术的真正希望。 15.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 16.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本书系统阐述的作者的权利观。是当今研究权利问题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对规则、原则和政策等的分析对我们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我们怎样关怀和尊重人的权利?这始终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17.罗尔斯:《正义论》 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本书涉及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诸领域,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也是自由主义的重要著作。 18. 德肖维茨:《致年轻律师的信》 艾伦·德肖维茨,律师、法学教授、作家。28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学教授。成功中国过许多重大案件,包括辛普森案、泰森案、五大楼秘密文件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和美国总统大选案等著名案件,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辩护律师”。这本书凝聚了作者执教哈佛和律师执业37年间的人生阅历和心得,提炼出37条忠告,内容涉及人生悟、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做人原则、职业规划及建议等多个方面。既充满哲理,又发人深醒。希望这样一本观点独特、精华浓缩的小书,能够给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轻律师以及法学院学生一些帮助

热点内容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