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起伏

道德经起伏

发布时间: 2022-02-06 13:52:50

『壹』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按王弼本)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也下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不妥,请见谅:
世人太重个人荣辱,于一荣一辱间,每每似受惊一般;世人太重一己私利,将这些身外大患,看得跟本我一样重要。(宠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受宠,而是指荣耀;大患,也有人认为就是指上句的“宠辱”)
什么叫“宠辱若惊”?无论得到还是失去它们,都好像受到了惊吓一般,不能淡然处之。其中,荣比辱更为卑下,更容易引起人心的起伏。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名利得失这些大患,是因为我有“私利之身”。如果我委己一身以为全天下,不计较个人得失,那我哪来什么大患呢!
因此,以“委己一身以为全天下”为贵的人,方可寄之以天下;以“委己一身以为全天下”为志的人,方可托之以天下。(贵以身为天下,即以“以身为天下”为贵,贵作为动词理解,以……为贵,下句“爱以身为天下”义同)
查看全部4个回答
老子的道德经超值低价,尽在淘宝!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亚马逊书店,亚马逊Kindle海量电子书,超低价格!

关注亚马逊图书的人也在看
亚马逊亚马逊书店,每日精选特价电子书,使用Kindle设备或者下载Kindle App均可阅读!
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当当网上商城书店「当当图书」百万图书,正版低价,快速到家!
「当当图书网」汇聚百万本图书,各类图书应有尽有,来当当低价任性go!买书当然是当当!
572020-05-05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意思就是: 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急管繁弦使人震耳欲聋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使人口不辨味射雕逐鹿,骑马打猎,使人精神疯狂金银珠宝,钻石玛瑙,使人犯法背德因此,圣人治理天下,首先让民众吃饱肚子,而不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东张西望. 所以舍弃繁华奢侈,而选取淳厚朴素.
3 浏览3352017-03-25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

『贰』 道德经是老子在出关时写的吗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向西域开化。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一住便是好多年。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独自西行,不知去向。尹喜铭记师父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即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既高深,又广大,深得历代文人所崇拜。此文以后成了道家经典之一,收录在《百子全书》之中。
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一个故事:老子久住周都研究道德学问,后见周朝衰败,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们写本书吧”。当时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篇,阐述道德的内容,共5000多字。这就是历史上老子西度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的故事。尹喜是春秋战国时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后来,庄子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

『叁』 老子有什么伟大事迹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肆』 老子什么意思

就是我的意思,脏话,春秋时期的老子,父亲

『伍』 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就消失了,他去了什么地方

从秦始皇派遣徐福前往瀛洲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到当代的仙侠古装剧层出不穷。古往今来,"成仙"都是凡人们一个重要的追求。

而诸如老子这种留下无数传说的"大佬",人们自然也会忍不住畅享他位列仙班的模样。不过也有人会好奇,一个凡人真的可以成为仙人吗?其实这种成仙还是做人的冲突并不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以老子为例,他其实既能位列仙班,也能隐居成为圣人。


待到两汉时期,由于统治的需要,对于政治宗教化的倾向成为了老子变成神仙的政治推手。而东汉时术士也从"术士"向"道士"转变,给了诸如"老子化胡"等说法存在的土壤。因而在多方作用下,老子在汉代人心中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人",而是"完美"的理想象征。

『陆』 简述老子的学说思想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如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柒』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各自的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还难说,只能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中分析。
老子,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崇沿天地自然。是超脱世俗之高节之人。
孔子,安贫乐道,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其人是入世之人,为人性情耿直,看问题深刻,但正因此,常直言议论,很得罪人。道德的最大卫道士,甚至愚腐而不变通。眼中不蒙一丝污垢而身以行践之。可当的起是入世的圣人。
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话是孟子说的,代表其性格之坚忍。道德的第二大卫道士,但不愚腐。《性善论》提出者,代表为人之仁,民本思想的提出者,是一个大善坚忍的人。
庄子,我知道的最崇尚自然,最洒脱的人,喜怒哀乐无不暗合天地自然。其妻病逝时,友人来探,见庄周坐在台阶上持酒大乐,正在庆祝,友人疑惑。庄子说,我妻离开人世苦海,回归自然,这么好的事你们为什么悲伤呢?我看这是一大好事。。。。。出尘潇洒之人。
这性格什么的,哪有官方的。。。只好自已析,不一定做数的

『捌』 影响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起伏的原因

思想一直都是民族的奠基,但是单一的思想无法推动历史的齿轮,所以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可以使中华民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前进。他们对天地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品格。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诸家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首先,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而百家争鸣则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震荡中,在历史的夹缝中,学术界和学者获得了相对充分的自由。从本质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完全可以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相媲美。自孔子开始,私人讲学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齐流并进,相互批评辩难,这就是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政治思想观点鲜明、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法四家。
从历史的角度,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礼和仁,其中仁的学说使儒家突破了旧的传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孔子所说的仁包含有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立场和理想人格,后被提升为人情日用之常和每个个体内在自觉意识。孔子的学说得到了孟子和荀子的继承和发展,经后世不断修订,成为在中国具有普遍和长久影响力的学说。
孔孟之道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还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悔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等等这些都对今天的教育有着指导作用,发展成为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老庄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它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学说为后世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庄子则主张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老子》也叫《道德经》,它给人们诉说“道”,论辩“道”,授人以“道”。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由此可见老子的影响。政治家也特别喜欢老子。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据说美国的一位总统就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他在“国情咨文”中就用这一理念来指导其经济政策。科学家也喜欢老子。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关于老子说过这样的话:“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就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老子》这部奇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当然哲学家对于老子更有兴趣了。西方的哲学家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黑格尔把老子的思想和欧洲人的老祖宗的哲学相比,认为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黑格尔尊崇老子哲学,把它同希腊哲学一样看成人类哲学的源头。
墨家学说,它在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两大“显学”,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特别强调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建立了自己的“兼爱”学说。墨家学说的贡献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在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在几何学方面,墨家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等等。
墨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现在我们可以将法家的理论核心简化为法律、权术、审时度势。运用到个人与集体创业、行事中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正规操作,必然受到法律保护。在规章制度面前要铁面无私,但必要时还得运用权术,制度解决不了的要灵活得体地以权摆平。大局要想稳定发展还得审时度势,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不识时务一味蛮干,蛮干最后吃亏的不但是自己,有时还会坑害集体。还有在战国时期法家就提出了“法治”这个概念,演变成了今天中国的“依法治国”。
法家还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积极进取、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总是在前进的,法律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法家的历史观是进化的历史观。法家的这一观点说到底就是不因循守旧、主张创新,并且创新的条件是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找到其发展的规律,然后作出相应的决策。
兵家,是先秦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候间相互征伐的产物,以孙子与孙膑为代表人物。兵家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实用性为历代兵家推崇,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其中虽有兴衰起伏,但始终未灭。兵家思想中对于取胜之道、带兵之术以及战略、战术都有独到的见解。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 以众击寡 ”,“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 ”,“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2)等等。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兵家的学说被借用于商战中,对于兵家的研究又兴盛起来了。外国的许多商人也十分推崇《孙子兵法》。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其蕴涵的哲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除了上面详细讲到的学派对后世产生影响之外,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等对后世来说也是影响极大的。
诸家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波及到了科学技术领域。正是这些科学思想的理论大潮,不仅丰富了先秦时期整个科学技术的宝库,更是我国早期科学技术体系奠定的标志!
作为知识阶层的士,虽然直接从事科技事业的极少,但他们有着广博的学识,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与思辨力,因此他们往往能入木三分地深入到科学技术的本质上,建立起独特的理论思想。但这并不需要我们全盘吸收,因为这种文化长期处于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地位,也不免带有专制主义、禁欲主义、等级主义的色彩。我们要运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来择优吸收,同时摒弃那些不正确的思想。
诸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我相信这种威力会一直延续下去,而且不是单纯的延续,而是在发展中延续,在延续中发展。

『玖』 《道德经》中“功成身退,天之道”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道德经这句话的理解是幸是福气,不幸是自然法则,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有限的,超出此限制,即使真相超过了一步,它也会变得荒谬,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为了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儒家提出了中庸之道,要适度而止,恰到好处,中庸之道是哲学的最高境界,这是成为人道和儒家精神的最高标准,因此大家对此非常赞赏。

袁世凯见状大怒,拒绝听劝,坚持走自己的路,果然他只当了83天皇帝,在全国人民的诅咒中愤怒地死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纯粹盈利的,这似乎是自然因果关系的规律,清朝带进了四万名孤儿和寡妇,并统治了中国的这么多人,清朝最终瓦解后,也是一个孤儿和寡妇完成了这一过程,这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的原因,不要把一件事情做的太满,否则会丢失掉之前获得的。

『拾』 为什么很多人推崇《道德经》

四、为何中国的大门一般都有两扇?

因为如果只有一扇的话,做的太大,小孩子推不动,做的太小,东西又放不进去。两扇门也寓意着一阴一阳,中国人讲一就是二,讲二就是一,一个门由两扇组成,阳跟阴是门的两扇,代表《易经》,《易经》有两扇门,一个阴一个阳。

五、为何儒释道三教要合一?

因为儒家给我们讲的是求生的道,叫作生存之道,即求生、惜生。如果我们完全照儒家行事,就会很辛苦,时时警惕,处处小心,一点错都不行,实在太累。道教告诉我们要保生、贵生,它说求生是不错的,但是用身体去换取,是不对的,所以要保生,并要视生命如宝贵的宝物,不要怠慢它,珍惜它。因此,道教在养生方面,世界第一。佛教即不叫你保生,也不叫你求生,而是叫你乐生、乐死,修来世,轻身体,现世的躯体就是臭皮囊。所以,先人叫三教合一是在思想上为人类着想,这就叫作同,即《道德经》中的一句“同,谓之玄”。明明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玄妙之所在。

《道德经》中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讲完的,而简单一本书,一千人读有一千种读后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领悟,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有时候也许不能参透其中的最简单的智慧,所以,拾人牙慧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况且,还是拾圣人的牙慧,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大家多看看《道德经》,学习其中的做人之道,生活之道,处世之道,学以致用,就算不能一步登天,也许还能修得正道,成就一番事业,实现最初的理想。福生无量。

文章由道山不老编辑整理

热点内容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