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目录
1. 民法学包括哪些内容
一、法学来理论上的体自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2. 中国民法的目录
前言
第一编民法总论
第一章民法的概念和适用
第一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
第三节民法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民法的渊源和解释
第五节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第三节等价有偿原则
第四节自愿和公平原则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节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
第四节民事权利的分类
第五节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第四章民事责任概述
第一节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民事责任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
第四节民事责任的形式
第五章民事权利的标的
第一节民事权利标的概述
第二节物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节货币与有价证券
第四节知识产品
第二编民事主体
第一章民事主体概述
第二章公民(自然人)
第三章法人
第四章合伙
第五章国家
第三编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一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章代理
第四编物权
第一章物权概述
第二章所有权
第三章其他物权
第四章共有
第五章相邻关系
第五编债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债的概述
第二章合同总论
第六编几种具体债
第一章买卖合同
第二章承揽合同
第三章借贷合同
第四章财产租赁合同
第五章运送合同、保管合同
第六章委托、信托、居间合同
第七章保险合同
第八章技术合同
第九章不当得利之债
第十章无因管理之债
第七编人身权
第一章人身权概述
第二章人格权
第三章身份权
第四章人身权的民法保护
第八编知识产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三章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第四章专利权
第五章商标权
第九编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一章侵权的民事责任概述
第二章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
第三章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四章侵权损害赔偿
第十编时效和期限
第一章时效
第二章诉讼时效
第三章期限
3. 民法学包括哪些呀,
民法包括的可多了~~简单地说除了刑事案件属于刑法的范畴 和政府的案回件属于行政发范畴 基本上剩答下的你听说的都是民法包括的了一、 传统民法学(一) 民法总论(二) 人格权法(三) 亲属法(四) 继承法
(五) 物权法(六) 债的关系法总则(七) 合同法(八) 侵权行为法(九)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二、 商事法学(一) 商法总论(二) 公司法(三) 票据法(四) 保险法(五) 金融法(六) 证券法
(七) 海商法
三、 知识产权法学
(一) 知识产权法总论
(二) 专利法
(三) 著作权法
(四) 商标法
四、 经济法学
(一) 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二) 反垄断法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
五、 社会法学
(一) 社会法学基础理论
(二) 劳动法
(三) 社会保障法
(四) 环境法学
(五) 科技法学
用术语说民法涵盖: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法、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
4. 法国民法典的目录
总则 法律的分布、效力及其适用
第一编 人
第一章 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
第二章内 身份证书容
第三章 住所
第四章 不在
第五章 结婚
第六章 离婚
第七章 父母子女
第八章 收养与非正式监护
第九章 亲权
第十章 未成年、监护及亲权的解除
第十一章 成年、标治产及裁判上的辅助人
第二编 财产及对于所权的各种限制
第一章 财产分类
第二章 所有权
第三章 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
第四章 役权或地役权
第三编 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第一章 继承
第二章 生前赠与及遗嘱
第三章 契约或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
第四章 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
第五章 夫妻财产契约及夫妻间的相互权利
第六章 买卖
第七章 互易
第八章 租赁
第九章 合伙
第十章 借贷
第十一章 寄托及讼争物的寄托
第十二章 赌博性的契约
第十三章 委任
第十四章 保证
第十五章 和解
第十六章 民事拘留
第十七章 质押
第十八章 优先权及抵押权
第十九章 对于债务人不动产的强制执行及债权人间受分配的顺位
第二十章 时效
5. 民法学的目录
出版说明
编写说明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的界定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民法的渊源
第四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 平等原则
第三节 意思自治原则
第四节 公平原则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节 公序良俗原则
第七节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
第四节 民事权利
第五节 民事义务
第六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及原因
第四章 民事主体
第一节 自然人
第二节 法人
第三节 非法人组织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体系
第五节 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第六章 代理
第一节 代理制度概说
第二节 代理权
第三节 代理的类型
第四节 无权代理
第五节 表见代理
第七章 诉讼时效和期限
第一节 民事时效
第二节 诉讼时效
第三节 期限
第八章 人身权
第一节 人身权概论
第二节 人格权
第三节 身份权
第四节 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第九章 债权总论
第一节 债权基本原理
第二节 债的发生、履行、移转与消灭
第三节 债的保全
第四节 债的担保
第五节 不当得利之债
第六节 无因管理之债
第十章 物权通论
第一节 物权基本原理
第二节 物权法概要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五节 不动产登记与动产交付
第六节 物权的保护
第十一章 侵权行为
第一节 侵权行为概论
第二节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四节 共同侵权行为
第五节 特殊侵权责任
第十二章 民事责任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界定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类型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形式
第四节 侵权损害赔偿
后记
6.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民法学方向考研参考书目
民商法学
《中国民法学》,李开国、张玉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民法》,张玉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婚姻家庭继承法学》,陈苇主编,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劳动法》,郭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房地产法》,符启林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 民法典到底一共有多少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1][2][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立法经过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有关民事法律的实践经验,提炼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形成民法总则草案。[6]
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总则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预期6月份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8]。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9]。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0]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11]。1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2]。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13]
2019年6月25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14]。12月20日,法工委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15]。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16]。1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17]。12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18]。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19]。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节 监护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营利法人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
第四节 特别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十章 期间计算
第二编 物权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分编 所有权
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 相邻关系
第八章 共有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分编 用益物权
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十五章 地役权
第四分编 担保物权
第十六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
第十八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二节 权利质权
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五分编 占有
第二十章 占有
第三编 合同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二分编 典型合同
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十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保证责任
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十六章 保理合同
第十七章 承揽合同
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十九章 运输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客运合同
第三节 货运合同
第四节 多式联运合同
第二十章 技术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
第三节 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
第四节 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
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二章 仓储合同
第二十三章 委托合同
第二十四章 物业服务合同
第二十五章 行纪合同
第二十六章 中介合同
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三分编 准合同
第二十八章 无因管理
第二十九章 不当得利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四章 肖像权
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结婚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四章 离婚
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六编 继承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七编 侵权责任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四章 产品责任
第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六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七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第八章 高度危险责任
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章 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8. 民法典目录内容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目录内容有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同、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六编继承、第七编侵权责任,这是七大主要内容,各个编部下面还有很多细分目录内容,具体可以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具体目录内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9. 民法典目录无页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页码是根据排版人的习惯设定,或者遵循其他规定,这个不需要法律规定。
10.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的目录
比较法与抄法律之解释适用
契约关系对袭第三人之保护效力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之再检讨
无因管理制度基本体系之再构成
无权处分与不当得利
赌债与不法原因给付
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
违反保护他人法律之侵权责任
意思表示之诈欺与侵权行为
盗赃之牙保、故买与共同侵权行为
雇主未为受雇人办理加入劳工保险之民事责任
慰抚金
干扰婚姻关系与非财产上损害赔偿
地上权之时效取得
“动产担保交易法”上登记期间与动产抵押权之存续
断嗣与收养之效力
——“最高法院”1977年台上字第1340号判决之检讨
英国劳工法之特色、体系及法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