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传播网
⑴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新闻和传播法专业方向有什么特色
不会考,不过基本的法律素养肯定还是要有的。法大的新闻学优势就在法治新闻这块,人脉和实习单位什么的都比较好,所以如果你想走法治新闻方向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⑵ 新华法制网属于啥级别的新闻媒体单位
根据京ICP备15020001号查询,新华法制网属于新华圆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专限公司,没有级别。属
新华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影视制作、发行、动画片、专题片、电视综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影视策划、企业形象策划、摄影服务、礼仪服务、经济信息咨询、影视演艺培训、影视器材租赁、广告代理制作发行等为特色的影视传媒公司。
⑶ 什么是法治新闻记者
法治新闻记者是新闻从业人员中的一种。
新闻记者是一种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一种职业。
主要以经济、管理、法律、政治为背景的不同的新闻记者。
法治新闻记者就主要是从事法制,法律为背景的新闻报道的记者。
⑷ 中国法治网是什么单位的
中国法治新媒体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法治类新媒体,致力于法内律实践性研究、宣容传、建言、监督。旗下有国内唯一合法使用“中国法治”为名称的门户网站。
与此同时,中国法治新媒体正在建设中国法治网络电台和中国法治网络电视台。中国法治新媒体以关注国计民生、展开法学争鸣、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为现代传媒理念,本着知识、资讯、权威、全面的宗旨,致力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国法治进程。
(4)法治传播网扩展阅读
学会致力于从人的行为和社会形态出发,运用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学及法律实施的一般规律,以推动国家的法治进程。经过多年发展,学会已成功打造“中国法律实施论坛”、“五岳论坛”、“侦查论坛”等多个学术平台。
并通过发布课题、出版文丛、创办杂志社、合作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拓宽活动领域,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不断扩大。
⑸ 如何法制上网
互联网的健康文明发展离不开现实世界里良好社会风气的传播。因为每一个网民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提高全民素质对提高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的健康文明发展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媒体平台通常是网络社会讯息传递的最初源头。网络媒体一定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来网民。
每一个网络虚拟个体都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随众,不盲从。净化互联网,传播正能量,从我做起!
国家要出台尽量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整治法律违法犯罪活动的绝对依据。
⑹ 甘肃政法学院的新闻学(法治传播)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经过近50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宁区,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974亩,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现设有法学院、公安分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行政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东方现代管理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甘肃省政法干部培训中心等教学单位。有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民商法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实验室和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有“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肃省司法鉴定中心”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学校设有法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侦查学、边防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艺术设计等40个本、专科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士、工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5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626人,其中专任教师378人,教授、副教授1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并在国内聘请了8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近万人。截止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8499人,各类成人毕业生3147人,培训全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104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7项,发表学术论文1722篇,其中国家级167篇,出版专著、教材64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75项。有《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及《西部法学评论》等3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第二、三届全国百强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以来,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经常举或承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新世纪新时期,学校将按照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勤政廉洁抓管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