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思想

道德经思想

发布时间: 2020-12-20 20:55:41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人法天地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为而无不为!

Ⅱ 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

“道生一,复一生二,二生制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理论,这一哲学理论是道德经的主旨思想,也是道家文化的精华所在。
在修道的过程中,圣人给我们开示了道是产生万物与天地人的本体,道是宇宙与大自然的起源。圣人揭示了大道的文化渊源,大道的本质内涵,大道的生化现象,以及道种,道源,道脉,道果的衍生性与生化规律等。这主要是让弟子羽化成圣,勤于悟道,端正德相,善化内心,正大光明地做事与做人,实事求是地服务社会与群众。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守中,顺其自然,善于引导。不贪名利,始终如一的保持宁静、淡薄、踏实、沉稳、清净、犀利(思维)。凡事成竹在胸,不做无把握之事。凡事适度,懂得放弃。不为名、利、情所奴役。致虚极,守静笃。养浩然之气,恬然之心,泰然处于世,静观众妙之门,利万物而不争。低调做人,摒弃欲望。虚怀若谷,心处世外,身安人下。宽恕任何人,任何事。以博爱之心去引导万物,顺其自然,不做强迫。善为功而不居功,安于自身所有。时时谨慎,不可大意。做事要以最少的行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可繁化。

Ⅲ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要如何做到“道”和“德”。而它的主旨思想又是“道法自然”。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二期思想又是非常具有哲理性的,而且他的思想在很多地方让孔子都不得不佩服,曾经孔子还特地就某个问题去询问老子,让老子为他答疑解惑。而老子也是道家的创始人。上面我们说到老子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哲理性,而《道德经》这本书就是老子所写的,所以《道德经》是老子的一本哲学著作。

道和法本应该就这样发展,不随便干预,也就是“无为”,所以在《道德经》中,它鼓励君主“无为”,不要对国家,社会,百姓过多的干预,因为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Ⅳ 《道德经》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Ⅳ 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5)道德经思想扩展阅读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经

Ⅵ 道德经第一章(全部)反应了老子什么思想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

Ⅶ 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中心思想是“道”“无有”“无为无不为”,放在现在来讲,的确有其悲观成分,我们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行,不是么?

Ⅷ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专天地属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8)道德经思想扩展阅读: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Ⅸ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包括些什么(越全面越好)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何为无为?无为的思想为什么被众多人关注?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理解,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无为就是遵道。即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
《道德经》一书被作为一部哲学著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探求的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道超乎万事万物之上,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而无为、自然、不争又是道的本性,因而无为就必定是遵道之为。无为在治国方面,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正因为大道归一,天地人规律合一,所以不管你是治国,还是做其它工作都遵循同一个规律。
其次,无为就是用无。即用无的原则去为。只有能放得下,有所不为,才能集中精力有所作为,这也是道家的执一、抱一、守一的思想。我们知道“无”是道之体。当然,我们不但要认识“无”,更要懂得用“无”的原则来指导政治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
《道德经》中关于用无的原则指导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论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取天下常以无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言,我无欲而民自朴。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为无为。
道常无为。
吾始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政,天下希及之。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可见,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遵道而为,是有若无、实若虚、退为进、守为攻、弱为强,是善于用无的原则去为。用这个原则可以治国、也可以修身、齐家,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而得到众人的推崇和关注。

Ⅹ 《道德经》中“和”的思想有哪些

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回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答。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热点内容
南师大经济法博士 发布:2024-11-19 07:43:29 浏览:874
房产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发布:2024-11-19 07:36:21 浏览:910
道德口舌 发布:2024-11-19 07:18:38 浏览:747
2019年上海劳动法产假 发布:2024-11-19 07:09:56 浏览:53
模糊条例 发布:2024-11-19 06:35:00 浏览:423
合同法关于延迟付款的违约金 发布:2024-11-19 05:32:38 浏览:489
经济法基础听谁的课 发布:2024-11-19 05:24:02 浏览:718
经济法中带薪休假期限 发布:2024-11-19 05:15:58 浏览:733
医疗机构规章制 发布:2024-11-19 05:10:27 浏览:482
两人私下签的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9 04:33:23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