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扫毒

法治扫毒

发布时间: 2022-02-09 02:06:25

㈠ 扫毒2:以正义为名的犯罪,是正义,还是犯罪

全片问题最大的其实是刘德华的动机,一个好不容易洗白了的黑帮老大,突然就动用自己全部的身家和精力,来扫毒,还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仇家。而是针对所有毒贩。这样远远脱离现实的设定,也就是为了强行制造双雄对局的极端冲突,满足最简单粗暴的荷尔蒙宣泄,眼花缭乱的乱射一通。



后半部分完全是为了打架,一个是富商,一个是毒枭,一个比一个有钱,用得着他们亲自动手 ? 少一点动作戏,多一点拼计谋、拼智慧会更好。不过必须要说,最后的地铁追车戏,算是现在港片里难得见到一点新意的动作场面了

㈡ 打击毒品利国利民本来是好事,为何杜特尔特禁毒会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

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都不会看到自己的国民被毒品残害,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从开始禁毒的一系列活动后,却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破口大骂。无非就是因为他打击毒品犯罪的手段太过血腥,通常都是一棍子打死一批人,让很多无辜的百姓都受到迫害。

所以杜特尔特的禁毒活动才会在国际上引起不小的影响和波动。不过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我们也希望菲律宾民众可以一直生活在幸福稳定的国家中。

㈢ 电影《扫毒》观后感法制角度

制度不可以选择,人情却可原谅,无论是谁,都有过错误,但从道德上解读是允许原谅的,但一旦沾到法律的边缘,一切都必须以法为第一准则。

㈣ 国家采取的禁毒措施

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普遍采取治疗、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1,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普遍采取治疗、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综合的生理和心理矫治。
2,公安和司法机关分别制定了对强制戒毒所和劳教戒毒所实行等级化、规范化管理的有关制度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和《戒毒药品管理办法》,建立了国家药物依赖性研究中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国家麻醉品实验室,组织科研机构开展科学戒毒方法和戒毒药物的研究。
4,卫生防疫部门与禁毒部门密切合作,在戒毒所开展了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在一些戒毒所建立了艾滋病监测点和检测系统。

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中国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4,影响寿命
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我国禁毒措施

协调加强禁毒工作。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公安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的负责人组成我国麻醉药品管理与禁毒协调会议。

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1990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政府的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颁布法律法规。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强制戒毒办法》。1997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六章第七节专门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制定了法律条款。

加强对毒品犯罪案件的侦破缉查工作。公安、海关部门加强了缉毒队伍和装备,严厉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活动。

加强禁毒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国家禁毒法律,宣传政府禁毒措施,揭露吸毒危害,以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

成立戒毒机构,强制戒毒。重点省、自治区在政府领导下举办戒毒所,对吸毒者进行强制戒毒。

加强科研与技术指导。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于1984年建立了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中心(1988年改为研究所),1988年建立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1990年建立国家麻醉品实验室以加强科研和技术指导。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治疗、监测中心。

成立禁毒基金。国家建立了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医学基金会设立了戒毒专项基金,为禁毒、戒毒事业服务。

国际合作。我国与联合国禁毒基金、联合国禁毒署、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经社理事会等单位以及有关国家开展了禁毒合作,取得了成效。

㈤ 如何评价电影《反贪风暴5》

一部好的剧情电影难就难在剧情推动阻力的设置上,障碍是对不同剧情勾勒最好的跳板,好的障碍能使剧情深度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反贪风暴》的剧情设定就是围绕廉政公署与警队的斗争,廉政公署与利益集团的矛盾来推进,显然这样的设定难度指数不高,没有无间道那种绕来绕去的人物关系,也没有《寒战》双线剧情的推进,观众看起来很轻松。
但也因为剧情的单线发展,观影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出乎意料剧情的发生,谁要死了谁不会死都能猜到,给观众留下的悬念不够。而剧情一旦平铺直叙那就更加考验演员演技的立体感,导演视角的丰满度,显然这部影片没有达到这种水准。
另外,《反贪风暴》作为港片,“港味”已经严重不足了。如果你看过21世纪初或者之前的港片、港剧的话,你一定会发现影片中很多场景都取自村屋、九龙普通住宅、油麻地等老香港特色浓厚的地方,但《反贪风暴》从头到尾都在中环、维多利亚港取景,各种高大上目不暇接。其实不止是这部影片,近年几乎所有这种类型片,包括金像奖最佳影片《寒战》,都在重点给人展示香港“精致”的一面,很少再有那种市井生活的展示。但恰恰这种直接取自日常生活的情节,才是港片的精气神。
再对比香港殿堂级影片——无间道系列。
情节节奏:无间道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除了让人心惊肉跳的卧底战,更在于其剧情的张力,张弛有度。你会记得影片中一群黑帮在街头大排档吃夜宵、喝啤酒,说话间樯橹灰飞烟灭;你会记得梁朝伟静静的躺在沙发上似非而是对陈慧琳的表白;你当然也会记得倪坤被杀时在一栋小公寓里和票友唱粤剧。正是这些剑拔弩张背后的清扬,带给你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你紧张的跟入剧情,又来得及思考。
人性:你可以经常在新闻看到,XX影片号称无间道后最佳警匪片,但从来没人挑战无间道的权威,为何?因为他们知道,无间道的出彩并不止其沉醉于组织架构博弈的剧情冲突,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表达,与人斗、与天斗,更与自己斗,梁朝伟、刘德华的卧底生涯就是一个人人性的挣扎过程,如果不能做自己,无疑在无间地狱中煎熬。
影射:
当然,作为一个喜欢政治八卦的人,我认为《反贪风暴》背后导演想说的还是法治的问题。香港回归直到今天仍有部分港民(我们暂且叫他们迂腐的港民吧,下文简称迂港)抗议加入中国,仍旧认为维多利亚是他们的女王。导演是不是迂港我不知道,但香港很多演员都是(比如那位逗比的杜汶泽),导演通过影片突出表达香港“法治精神”,表达法治精神不容玷污,是否也是隔空向大陆喊话,你把我要回去没关系,但港人治港,香港依靠法律来治理而不需要你们的“人治”。影片的“法治”更像是一个委婉的抗议口号,借以对抗人治的侵蚀。

㈥ 《扫毒2》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扫毒历来是香港警匪片惯用的题材,像当年轰动一时的“无间道”系列讲述的便是一个打击毒品犯罪的故事。从题材来看,扫毒容易揭露人性之恶,借以提升影片的高度。但近年来扫毒题材泛滥,鲜少出现拔高之作,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影片仅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对人性、对社会现象更深入的探索。

这种以暴制暴的社会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影片通过反思这一问题使内容具备了一定的深度。

㈦ 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全国禁毒日分别是每年的哪一天

全国法制宣传日在12月4日,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要求,18年来,宪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7)法治扫毒扩展阅读:

全国禁毒日设立宗旨:

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已成为严重的国际人民的威胁。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危害民族素质,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额社会财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毒品造成的损失和扫毒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更是沉重的负担。

1987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禁毒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26日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设立宗旨:

在国家宪法日之际,中央有关部门将举行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座谈会。各地、各部门行业要根据实际,组织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宪法。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中央电视台举办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1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积极开展年度法治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工作。

㈧ 《扫毒2》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典型的香港电影,全程砰砰砰,激烈的枪战和飙车确实刺激肾上腺,但是故事性不过尔尔。我也承认这是一部动作片,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故事非常精彩。因为你细品它的台词,其实有很深的含义,蕴含了很多细节

而地藏临死前那句“只有一把枪你打谁?”则让人非常震动,也开始思考,一个是没有合法手续就持枪想致人死地的“正义之士”,一个是没有证据缉拿且申请了保护的毒枭,谁又是正义的呢?

很多人喜欢余顺天,觉得他够意思,但是他出身黑帮,手沾鲜血。而林正风的一句“我曾经在反黑组”,让人不得不感叹,黑与白的混淆如此简单,谁又能分的清?

当然影片最精彩的就是最后余顺天向社会悬赏一个亿来铲除大毒枭地藏,但是警方为维护法治不得不保卫大毒枭地藏,余顺天则因出格的行为成了违法对象,这样的讽刺情节才是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一个个细节和台词,让我们能品出人心的叵测和黑白的含糊

㈨ 刘德华新片《扫毒2》上映,该片跟《扫毒1》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扫毒”顾名思义,就是警察与毒贩展开斗争,清扫毒品并捉拿毒贩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和平时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危险的临近,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公安民警奋战在第一线,他们与各种毒贩凶徒作斗争,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城市的安全。在我们致敬他们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千万不要和毒品扯上任何的关系。

热点内容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