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立法委员
1. 台湾立委是干什么的
台湾立委就是立法委员会,台湾立法院等同于美国参议院,等同国会,立法院的职权。
立法院有议决法律案、预决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等职权。凡法、律、条例、通则均需经立法院通过、总统公布,方得施行。各机关发布之行政命令,则应送立法院查照,也得依法交付委员会审查。
(1)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扩展阅读:
若发现其中有违反、变更或牴触法律情形,或应以法律规定事项而以命令定之者,立法院均得议决通知原颁机关於二个月内更正或废止;逾期未更正或废止者,该命令失效。预算为政府施政之根本,审查、议决预算案,是立法院监督政府施政的最佳途径。
行政院於会计年度开始三个月前,应将下年度总预算案提出立法院审议;立法院应於会计年度开始一个月前议决;并於会计年度开始十五日前由总统公布。立法院对於行政院所提预算案,不得为增加支出之提议,亦不得就预算科目间予以增减移动。
至於总决算之审核报告则由审计长提出。立法院得经决议於会期中设调阅委员会或调阅专案小组,就特定议案涉及事项要求有关机关提供参考资料,或调阅文件原本,以作为处理该特定议案之依据。
其他如提出宪法修正案、领土变更案及弹劾总统、副总统等案,交由国民大会复决;提出罢免总统、副总统案,交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选举人民表决;
於副总统缺位时,补选副总统;对司法院院长、副院长、大法官,考试院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监察院院长、副院长、审计长及监察委员任命之同意权;听取总统国情报告等,也都属立法院之职权。
2. 中华民国时期人民有立法权吗可有实例求指教!!
人民的立法权这句话的定义很笼统.
如果是透过立法院立法,那当然有,
民国三十六年,也就是1947年行宪之後,
法律案就是由人民选出的立法委员所组成的立法院立法.000000
3. 中华民国时期人民有立法权吗
依照中华民国宪法,
行宪之後第一届立法委员於1948年由人民选出,
全国共759席,组成立法院.
而立法院则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与一般民主国家的国会无异
4. 194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的举行时间
1947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三千多名制宪代表(即国民大会代表)所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开始施行,依照该部宪法,该国立法院立法委员必须由人民以直接选举选出,因此,中华民国于隔年的1948年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而该立法委员选举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全国性的国会议员民主选举。
因为幅员广阔,该选举各省并不完全相同,约略是在1948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间举行。
5. 民国时期的县参议员是什么官职
县参议员,并不具有官职,只是所谓的民意代表。
民国时期的县参议员,就是国民政府搞五权分立,推行“地方自治”,在达到完全自治标准的县,进行选举活动,选出来的人员即为县参议员。在县参议员的基础上,再选举出省参议员,最后再在省的基础上,进行全国的选举。
(5)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宪法》称民国政权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省、县行地方自治。“训政”时期县成立参议会,执行立法职能,并对县政府工作实行监督;“宪政”时期成立县民代表大会,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但民国初期,广东先后为不同派系的军阀统治,政治混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的统治,到所谓“宪政”时期,政权已在风雨飘摇之中,所谓省、县自治根本没有真正彻底实行便被推翻。
议员执行对同级行政机关的预算审核权、听取报告及质询,有些议会有立法权及人事同意权。视各地区习惯用语的不同,其名称也有“立法委员”(台湾地区立法部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会议员(香港特区)等变化,惟其职相似。
有些国家或地方的行政机关首长由该级议会的议员选举产生。
6. 194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的选举方式
在当选名额方面,1948年立法委员采区域,职业,以及自治民族三种方式。其中区域立委占绝大部分。其中,各省与直辖市选出者,该地区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选出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每满一百万人增选一人,比较特殊的是,当选人有其妇女保障名额设计,除此,称为自治民族区的蒙古与西藏也共选出6位。另外还有工业团体,教育团体,劳工团体,华侨团体,也都是由具有相关资格的选民直接选出其立法委员。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3亿7000万的中国,共预计要在此选举中,共选出773名立法委员。
7. 台湾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湾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试院” “监察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行政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和有关部会首长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和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及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项或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事项;“行政院”对“立法院”所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重要政策有异议时,须经“总统”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复议,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员”表决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长”应接受该决议或辞职。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组成,具有决议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务之权。对于“立法院”的职权,自1990年后经历次“修宪”,作了较大变更。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立法院”职权尚包括:提“宪法”修正案、决议变更领土、提出“总统”“副总统”弹劾案、对“总统”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长”及大法官、“考试院”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及监察委员行使同意权,并于每年集会时,听取“总统”的“国情报告”。
“司法院”系台湾当局的“最高司法”机关,主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对公务人员的惩戒审议等事项,并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
“司法院”设大法官会议,院长为主席,行使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命令之职权。下设秘书处、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第四厅、参事室、会计处、统计处、人事处、公共关系室以及各种委员会等机构。“司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考试院”系台湾当局最高考试机构,掌理考试、公务人员之铨叙、任免、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考试院”设考试院会议,由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及考选、铨叙两部部长组成。下设秘书处、会计室、统计室、人事室、诉愿审议委员会、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考试院公报指导委员会等机构。
“考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考试委员若干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长综理院务,并为“考试院”会议主席。
“考试院”设考选、铨叙两部,分别掌理考选行政与文职公务员之铨叙,以及各机关人事机构之管理事项。另外设有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及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监理委员会。
“考试院”名义上仍为台湾当局的最高考试机关,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根据台湾“宪法”规定,该院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大陆选出“监察委员”180人,任期6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使其职权”。
8. 为什么中华民国立法院议员经常打架
因为人民选出的代表就是帮老百姓争利益的,不是去举手的!
打人的和被打专的代表往往支持者最多。议会的对属立冲突是常态。
哪天议员代表和官员你好我好大家好,老百姓反倒要担心了。
美国州议会,法国,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议会都打架
女议员打架掉胸罩
议员脖子被勒住
支持者用喇叭制造噪音
喇叭成为斗殴工具
数名议员参与斗殴
议员被勒住脖子
议员在混乱中被抬起
多人伸出拳头
议员鼻子出血
现场一片混乱
扔烟雾弹...
9.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1946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主国家
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建国以来首次举行的国会议员直接选举,各省分别于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举行。该次选举原定与第一届立法委员直接选举同时在10月进行,但国共内战致使铁路破坏,交通不便,使得选举推迟,最终国民大会代表普选略微提前于立法委员普选而在11月首先举行。而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则延到1948年1月21日至23日举行,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59名立法委员。
这两次直选使得中国第一次出现了4.61亿人民直接授权产生的代议机构,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国会议员的立法委员。这两次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当时的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1946年12月31日,蒋介石于南京签署宪法颁布令,宣布进入宪政时期
10. 国民党时候的立法院院长是什么级别
立法院院长,是中华民国立法院之首长,相当于国会议长,由立法委员相内互提名投票选举后产生,容依法督导监管立法院委员会,组织立法院决策程序与行政议事,并负责召集立法院会议(简称院会)。由于宪法没有规定副总统不能兼任行政院院长。
在戒严时代时,副总统陈诚、严家淦都曾兼任行政院院长。1996年间连战则以行政院院长身份当选副总统,并续任院长,引来宪政争议。司法院大法官于《释字第419号解释》中,认二者职务性质虽非显不相容,但仍不宜兼任,此争议最后因连战请辞而划下句点。
(10)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扩展阅读:
立法院由立委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立法院得对行政院院长提出不信任案,对总统、副总统犯内乱外患罪提弹劾案及对监察院审计部审计长的任命行使同意权,并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它重要事项的职权。
“立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1人,由“立法委员”互选产生。“立法委员”自第7届(2008年)起由225人减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长及当局各部门负责人质询之权,并可以决议或复议“行政院”重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