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所谓立法会初选内容
① 关于香港立法会选举问题 。请进~~~~~~~~~ orz
1.立法会议席分为两大类:地区直选、功能组别;
2.功能组别中的区议会(第二)(俗称“超级内区议会”)容是新设的级别,共有5个议席;另外,地区直选也增加了5个议席,2012年香港立法会共有70个议席。
3.新设议席是进步的理由:地区直选议席是由全港的市民选出,而功能组别议席多数由团体或公司选出,地区直选的选民基础较大,功能组别的选民基础较小,有的功能组织的议员是自动当选的,因为没竞争对手。。。而2012立法会选举增加了5个地区直选议席,另外,新增的5个超级区议会议席虽然也属于功能组别,但由全港市民选出,所以增加了立法会的整体选民基础。
4.退步的理由:虽然超级区议会由全港市民选出,但因为要有15个区议员提名才可以参选,而对于很多小党来说,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此他们觉得这是一个退步。。。而地区直选的参选资格很简单,只要有几百个市民签名以及交50000元保证金就可以了。
② 香港立法会的组成
由70名议员组成。在新增的10个议席中,5名议员由地方选区选出,5名议员由新增的区议会(第专二)功属能界别选出。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组成(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可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立法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除第一届任期为两年外,立法会议员每届任期4年。
(2)香港所谓立法会初选内容扩展阅读
立法会在会期内通常每星期三上午在立法会大楼会议厅举行会议,处理立法会事务,包括:提交附属法例及其他文件;汇报及发言;发表声明;提出质询;审议法案,以及进行议案辩论。
行政长官亦会不时出席立法会的特别会议,向议员简述有关政策的事宜及解答议员提出的质询。立法会所有会议均公开进行,让市民旁听。会议过程内容亦以中英文逐字记录,载于《立法会会议过程正式纪录》内。
③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的介绍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的第五届立法会选举,于2012年回9月9日举行。根据第四届答香港立法会在2010年6月通过的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及2011年3月5日通过的立法会选举修订条例,是次选举增加10席,全数70个议席,包括35席由地方选区直选产生之议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别产生之议席,和5席由民选区议会提名、不属于其他功能组别的绝大部分地方选区选民直选产生的5个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议席。当中地方选区由5个大选区组成,区议会(第二)(超级区议会)全香港作为1个大选区选出5位议员,其他传统功能组别议席分配保持不变。有关安排原则上让所有选民均可投最少两票。提名期结束时已有近一半功能界别、共16人自动当选。
④ 香港立法会的概述
《基本法》第六十六至七十九条就立法会的成立及职权订立规定。立法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审核及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和公共开支;以及监察政府的工作。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亦获授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并有权弹劾行政长官。
《基本法》第四十九条及五十条订明,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而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按《基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解散立法会。然而,经重选的立法会如仍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签署公布法案,否则便须辞职。立法会获赋予这些新权力,是为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及立法机关能充分地互相制衡。
《基本法》亦详述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何种程度上享有自行制定法律的自主权。根据《基本法》第十七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属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后,如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法律发回,但不作修改。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但该法律的失效无追溯效力。
⑤ 香港选举制度的立法会选举
立法会(主权移交前称“立法局”)是香港的立法机关,现时共有70个议席,根据《香港基本法》第68条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2010年6月下旬,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关于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订议案。修改内容包括:立法会议席总数由60席增至70席,其中功能组别和分区直选议席各为35席。《基本法》附件二规定了首三届立法会的组成方式,并逐届减少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席。
第五届立法会选举于2012年9月9日举行,地方选区为5个,分别是:香港岛、九龙西、九龙东、新界西、新界东,共有216名候选人竞逐35个议席。功能界别方面,传统功能界别为28个,共选举产生30个议席。此外,本届立法会选举新增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的5个议席,采用由直选区议员提名、再由全港范围内原来不具有功能界别投票权的已登记选民选举产生。
⑥ 关于香港立法会选举的问题
亲建制派是香港传媒及学者等常用的词汇,泛指拥护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华人回民共和国政府的政答治及社会人物。
泛民派是泛指支持香港推行民主及普选的政治及社会人物。民主派并无正式定义,但有一些共同诉求,一般包括要求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尽快推行全面普选、注重监察政府运作、视“人权”、“平等”、“公义”、“言论自由”等为社会的重要价值。
影响力均等。立法会选举建制派取得30席,泛民派取得23席,双方都获取超过3分之1席位,拥有否决权。
⑦ 香港立法会的2012选举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抄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的第五届立法会选举,于2012年9月9日举行。根据第四届香港立法会在2010年6月通过的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及2011年3月5日通过的立法会选举修订条例,是次选举增加10席,全数70个议席,包括35席由地方选区直选产生之议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别产生之议席,和5席由民选区议会提名、不属于其他功能组别的绝大部分地方选区选民直选产生的5个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议席。当中地方选区由5个大选区组成,区议会(第二)(超级区议会)全香港作为1个大选区选出5位议员,其他传统功能组别议席分配保持不变。有关安排原则上让所有选民均可投最少两票。提名期结束时已有近一半功能界别、共16人自动当选。2012香港立法会选举宣传口号:香港我有份,齐投票,选代表。
⑧ 香港初选什么意思
“香港初选”全名是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英语:2020 Hong Kong pro-democracy primaries),简称2020年民主派初选,是指民主派就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在地区直选、区议会(第二)界别及卫生服务界所举办的初选,以决定由谁人出选相关立法会选举议席。
注意这个初选并非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推行的活动,相反是不被接纳及认同的,因为违反了选举的公平性及极具有内部决定的情况出现,这个信时所谓自由民主派所举办的初选活动。
⑨ 香港立法会的选举
有关立法会选举的资料,请浏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管理委员会网页。
⑩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的选举制度及议席分配
是次选举共有29个功能界别,共选出35位立法会议员。除了今届新增的区议会(第二)界别有五席、劳工界有三席外,其余功能界别均各有一席。新增的区议会(第二)界别的五席,由未有其他功能组别投票权的选民选出[1],采用比例代表制并以最大余额法及黑尔数额点票。乡议局、渔农界、保险界及航运交通界采用按选择次序淘汰制;劳工界采用全票制;其余功能界别采用单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