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什么法基本解决了行政立法权

什么法基本解决了行政立法权

发布时间: 2022-02-09 16:29:10

㈠ 中央政府的行政立法权是什么

立法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之一,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权力。我国的中央立法权是由两类性质四个方面的立法权所组成的,一类是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又称国家立法权,包含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另一类是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又称国家行政立法权,包含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立法权。本文重点研究国家行政立法权限范围,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立法权限范围,简称中央政府立法权限范围。中央人民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担负着领导全国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任,直接管理着国家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司法行政、外交和国防建设等各方而的重要工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其领导地位和支柱作用已是不言自明,中央人民政府是直接影响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享有行政立法权,包含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立法权和国务院部制定部门规章权。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的立法进程里,我国行政立法在毫无基础上起步、在不断探索中开拓、在艰难曲折中停滞、在改革开放中建树,随着共和国的命运忽兴忽废、跌宕起伏。中央人民政府立法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自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央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范围是当前提高行政立法质量、依法行政的紧要任务和必要前提,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尤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从古今中外等多种角度,考察、论述了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立法需要规范、加强的观点,具体界定了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立法权限范围,并阐述了作者对界定中央政府立法权限范围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全文共为六个部分:一、历史轨迹:我国中央立法权限划分50年回眸。从历史角度分五个时期回顾了我国中央立法权限划分概况,简述其基本特点、现实情况和借鉴之处;二、欧风美雨:西方中央立法权限划分管窥。从国外角度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央立法权限划分情况,归纳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
示、借鉴经验:三、举纲张目:中国中央立法权限划分方略。从发展角度探讨了中央立法权限划分的认识前提、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四、宏图建置:中国中央立法权限划分对策。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本人的一些观点:公共立法领域、剩余立法事项、国务院专属立法权、紧急情况立法权以及中央立法权限范围划分图示;五、由径探幽:部门规章立法权限划分一瞥。从典型角度考察了部门规章的现实情况、划分方法、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六、完善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修改。从微观角度对立法法涉及中央政府立法权限划分提出了包括以下类别立法权的具体修改建议:中央专属立法权、国务院职权立法权、公共领域立法权、剩余事项立法权、紧急情况立法权和部门规章立法权

㈡ 行政立法的作用

行政立法是我国的主要立法活动。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要依法保护公民、法人的版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权,又要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和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合法权力,对于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行政立法是政府“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标志(二)行政立法是实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法与权的统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的要求(三)行政立法是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需要——中华法律学习网 www.1000fl.com

㈢ 行政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
一、依法立法原则
1、法律优先原则

2、法律保留原则

二、民主立法原则

在我国,民主立法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护和促进公民权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应当使公民充分参与
依法立法是行政立法的原则之一

㈣ 我国第一次赋予行政机关以行政立法权的法律是

《宪法》和《立法法》,《宪法》赋予国务院各部委享有行政规章立法权,《立法法》赋予国务院直属机构也有行政立法权。
参考法律条文:
《宪法》
第90条:“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据此,国务院各部委享有行政规章立法权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
《立法法》
第71条第1款:“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这样使国务院直属机构也有行政立法权有了法律依据)。

㈤ 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有啥区别,谢谢!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从他们的定义即可看出区别:

1、立法权:国家制内定、修改和容废止法律的权力。
2、行政权:是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内行政、外交等各方面行政事务的权力。
3、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
简单通俗来说,
拿美国来说,法院是司法,白宫是行政,国会是立法;
立法的不司法,司法的不行政不立法,行政的只能依法办事,

㈥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行政立法权是一种从属性、补充性和执行性的立法权。只有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权限内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在不与宪法、法律以及上级法规相抵触的限度内,才是合法的和有约束力的。也只有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立法才能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如前所述,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是行政立法一项重要的艰巨的任务。如果说,依照法定程序立法是民主原则的要求,那么,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性质所决定的。
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立法,从宪法到一般法律、行政法规,再到地方性法规、规章,都应当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现阶段,应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历史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民主立法,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和考虑利害相关人的意见,建立公开听证、合议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使行政立法具有群众基础和保证立法质量。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要求,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既要考虑可能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恰如其分地掌握立法时机,条件成熟的,应及时制定;未成熟的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完备化”。这样才有利于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恰当地确认公民的行政权利,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益之间、以行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5.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原则性是立法工作的本质规定性,是法律的基本目的要求。它是维护法律性质,坚持社会主义立法方向,实现法制统一性的基础。

㈦ 哪些主体有行政立法权

您好,立法主体是指有权制定、认可、修改、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包括专门行版使立法权权或主要行使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也包括制定宪法的制宪机关,还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国家机关以及制定地方法规的地方国家机关。
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㈧ 什么是立法什么是行政立法哪些国家机关有权制定法律规范

立法又称法的创制,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作为立法主体的行政行为,所具有行政性,它是一种主体活动,所以具有立法性,它的内容主要为贯彻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采取行政措施,所以主工具有执行性和从属性特点,从属于权力机关的立法。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2、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从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4、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自治机关,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5、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作为国务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可能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制定规章。 除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上述国家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不能制定法律规范,如果确有必要制定法律规范,必须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授权。例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过去都没有立法权,为了充分发挥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先行一步探索作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曾先后于1992年、1994年、1996年三次作出授权决定,授予这四个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宪法的规定和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直到1999年《立法法》通过后,这四个城市作为《立法法》规定的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才有了法定立法权。 以上所讲“有权制定法律规范”,是指有权创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即通过制定法律规范赋予或剥夺、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某种权利,或者使其承担某种义务。如果没有创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则不属于法律规范,其他国家机关也可以制定。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这种文件、规定,称之为一般规范性文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统称为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只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和上级国家机关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也有约束力,也要执行。但一般规范性文件在法院不能单独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法规性文件如合法可以作为法院审判时的参考。

热点内容
黑白子算法规律 发布:2025-02-06 04:05:57 浏览:87
南师大行政法学教授 发布:2025-02-06 03:31:45 浏览:752
仲裁进法律服务中心 发布:2025-02-06 03:04:53 浏览:717
自行车过红绿灯法规 发布:2025-02-06 02:09:55 浏览:432
让法治成为全民的信仰 发布:2025-02-06 00:55:22 浏览:695
我怎么看新的劳动法 发布:2025-02-06 00:55:14 浏览:668
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02-06 00:54:32 浏览:905
初级会计经济法模拟题 发布:2025-02-06 00:40:59 浏览:822
海商法调整的船舶 发布:2025-02-06 00:40:22 浏览:638
刑法终审权 发布:2025-02-06 00:36:28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