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俄国立法权

俄国立法权

发布时间: 2022-02-11 12:06:29

『壹』 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宪法基础

俄罗斯联邦现行宪法的制定,经历了两个阶段:苏联解体前阶段和解体后阶段。前阶段的宪法改变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宣布要建立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国。后一阶段的宪法即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现行宪法。现行宪法确认了苏联剧变、俄罗斯独立的事实;确认了法国式总统制,赋予总统极大权力。而且赋予总统的权力比法国总统权力大得多。
我们在自己土地上由共同命运联合起来的多民族的俄罗斯联邦人民,确认人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和睦与和谐,维护历史形成的国家统一,依循普遍公认的各民族平等和自决的原则,缅怀将对祖国的热爱与尊重、对善良与正义的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先辈,复兴俄罗斯主权的国体并确认其民主基础的不可动摇性,努力保证俄罗斯的繁荣和昌盛,基于为自己的祖国而对当代和后代所承担的责任,意识到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特通过俄罗斯联邦宪法。
俄罗斯联邦宪法的宪法基础:
第一条
1.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具有共和制政体的民主的、联邦制的法治国家。
2.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第二条 人、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最高价值。承认、遵循和捍卫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义务。
第三条
1.俄罗斯联邦主权的体现者和权力的唯一源泉是其多民族的人民。
2.人民直接地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己的权力。
3.公决和自由选举是人民权力的最高的直接表现。
4.任何人不得攫取俄罗斯联邦的权力。夺取或窃取权力将依照联邦法律予以追究。
第四条
1.俄罗斯联邦主权及于其全部领土。
2.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在俄罗斯联邦全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3.俄罗斯联邦保证自己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第五条
1.俄罗斯联邦由共和国、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自治区——俄罗斯联邦的平等主体组成。
2.共和国(国家)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边疆区、州、联邦直辖市、自治州、自治区拥有自己的规章和法律。
3.俄罗斯联邦的联邦结构建立在它的国家完整、国家权力体系统一、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划分管辖对象和职权、俄罗斯联邦各民族平等与自决的基础上。
4.在同联邦国家权力机关的相互关系方面,俄罗斯联邦所有主体平等。
第六条
1.俄罗斯联邦国籍根据联邦法律获得和中止,它是统一的和平等的,无论其获得理由如何。
2.俄罗斯联邦的每一位公民在其境内都拥有俄罗斯联邦宪法所规定的所有权利和自由,并承担同等义务。
3.俄罗斯联邦公民不得被剥夺自己的国籍或被剥夺改变国籍的权利。
第七条
1.俄罗斯联邦是社会国家,其政策目的在于创造保证人的体面生活与自由发展的条件。
2.在俄罗斯联邦,人的劳动与健康受到保护,规定有保障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保证国家对家庭、母亲、父亲、儿童、残废人和老年公民的支持,发展社会服务系统,规定国家退休金、补助金和社会保护的其他保障措施。
第八条
1.在俄罗斯联邦,保障经济空间的统一,商品、服务和财政资金的自由转移、支持竞争和经济活动的自由。
2.在俄罗斯联邦,私有财产,国有财产、地方所有财产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同等地得到承认和保护。
第九条
1.在俄罗斯联邦,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作为在相应区域内居住的人民生活与活动的基础得到利用和保护。
2.土地和其他资源可以属于私有财产、国有财产、地方所有财产和其他所有制的形式。
第十条 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权力根据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分立的原则来实现。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的机构是独立的。
第十一条
1.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权力由俄罗斯联邦总统、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法院行使。
2.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国家权力由它们所组成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3.划分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的管辖范围和权限由本宪法和有关划分管辖范围与权限的联邦条约和其他条约予以实现。
第十二条 俄罗斯联邦承认并保障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在其权限范围内是独立的。地方自治机关不列入国家权力机关系统。
第十三条
1.俄罗斯联邦承认意识形态多样性。
2.任何意识形态不得被确立为国家的或必须服从的意识形态。
3.俄罗斯联邦承认政治多样化、多党制。
4.社会团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禁止目的或行为旨在以暴力改变宪法制度基础、破坏俄罗斯联邦完整性、破坏国家安全的社会团体的建立和活动,禁止建立军事组织,煽动社会、种族、民族和宗教纠纷。
第十四条
1.俄罗斯联邦是世俗国家。任何宗教不得被规定为国教或必须服从的宗教。
2.宗教团体与国家分离并在法律面前平等。
第十五条
1.俄罗斯联邦宪法在俄罗斯全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直接作用并适用。俄罗斯联邦所通过的法律和其他法律文件不得同俄罗斯联邦宪法相抵触。
2.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公职人员、公民及其团体必须遵守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
3.法律应正式公布。未予公布的法律不得适用。任何涉及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得适用,如果它们未正式公布为众所周知的话。
4.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及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是俄罗斯联邦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如果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确立了不同于法律所规定的规则,则适用国际条约规则。
第十六条
1.宪法本章条款构成俄罗斯联邦宪法制度的基础,非经本宪法规定的程序不得修改。
2.本宪法的其他任何条款均不得与俄罗斯联邦宪法制度基础相抵触。
历史发展时期:
1、独立国家时期的宪法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关于建立工农政府的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动员俄罗斯劳动人民投人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随后又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这个文件是对上述法令具有概括性的宪法性法律。在1917年11月至1918年7月之间颁布的法令,在苏联宪法史上被统称为"十月法令"。它们的颁布和实施为第一部苏维埃的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18年7月4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被列为宪法第一篇。这部宪法确认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国家机关体系。列宁评价此部宪法为"它是第一部宣布国家政权是劳动者的政权、剥夺剥削者权利的宪法"。
2、苏联组成中加盟共和国阶段的宪法。
1925年宪法、1937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是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组成中的加盟共和国时颁布的宪法,它们符合或完全符合苏联宪法的原则和结构,仅在部分规定上反映了俄罗斯联邦的特点。后来随着苏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弊端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其指导思想也转为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期间,宪法的修改补充和实施激化了苏联潜在的各种矛盾,从而使苏联陷入全面危机之中。

『贰』 俄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普京扮演什么角色,有实权吗还是利益集团的傀儡美国的又怎样呢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宪法规定其成为一个民主联邦制的国家。无论是历史和民族性格的影响还是俄罗斯宪法的规定,是的俄罗斯是一个集权和专制色彩强烈的国家。因此,俄罗斯总统极大的权利和极高的权威,特别是2000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体系,取消了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举而改为由总统直接任命。因此俄罗斯总统是拥有非常大的权利,甚至被西方国家认为是“独裁者”。
但是2008年之后,由于俄罗斯宪法对于总统不能连任三届的限制,普京在全民拥护其修改宪法的特殊情况下,放弃追求第三任期,而选择了支持其精心挑选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参加总统大选并取得胜利,而普京担任总理,这种政治体制就形成了2008年至今的“梅普组合”。
但是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由谁来主导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普京在卸任总统之前,制定了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并将其写进了宪法,这就规定了不管普京在俄罗斯政治体制中扮演什么角色,俄罗斯的未来走向按着他的思路和治国韬晦在发展,新总统不能改变。其次,普京现在担任了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中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席,这就使得普京总理拥有了立法权。这也由此改变了俄罗斯总理在作为技术性官僚的不利位置,成为了俄罗斯甚至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被罢免的总理,但是普京可以弹劾总统。第三,在普京担任总理交出总统宝座之后,以前围绕在普京周围的俄罗斯政治权利精英团队,全部都追随普京在政府中担任要职,这就形成了现在俄罗斯政府七个副总理的有趣画面。以前在普京担任总统是召开的和总理、部长之间的例会,变成了总理召开的政府主席团会议,总统被排除在外。而且在俄罗斯政权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强力部门和军队全部都是普京的心腹。因此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虽然2008年至今普京名义上已经不再担任俄罗斯总统了,但是实际上牢牢把持了俄罗斯从内政到外交的所有实权,全世界的人都非常清楚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是普京。而梅德韦杰夫只是普京团队中的一员,被普京认为是可以代他行使总统权力的人,两人到今天依然是上下级的关系。在今年9月24日,梅德韦杰夫宣布支持普京参加2012年新一轮的俄罗斯总统大选,而普京也承诺梅德韦杰夫将在新政府中担任总理,实行了两人四年前约定好的权利的交换。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明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将会交换办公室,继续领导俄罗斯。根据2008年梅德韦杰夫修改的宪法,未来普京总统的任期是六年,可以连任一届。也就是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罗斯到2024年。
而反观美国,她和西方所有民主选举国家一样,其总统是一定利益集团的代表。利益集团通过资助总统参加竞选,以此希望控制总统和议会实现其利益价值。所以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代表着一定的利益集团,这是西方国家民主的特点。

『叁』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苏维埃政治体制,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没什么 所谓的体制没有最好的 只有适合国情 一个不好的制度经过发展也会更加有效率 并不是一定要三权分立 制度需要的是不断地根据国情时时调整 即改革 不改革所谓的好制度也没用的

『肆』 俄罗斯的立法机构是什么

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相当于西方两院制的上下院

『伍』 中国公民在俄罗斯享有何种法律权力

实际点,看两国协议和国际公约吧

『陆』 俄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是怎样建立的

1.
伊凡四世即位初期,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公和领主贵族(波雅尔)的割据势力还很强大,沙皇政权极不稳固。伊凡四世依靠服役贵族和城市市民镇压人民起义,同时不断同领主贵族展开斗争。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以利于自己对全国的统治,1549年2月底,伊凡四世在莫斯科召开了有领主贵族、服役贵族、高级僧侣和政府高级官员等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编纂新法典以代替《1497年法典》,并宣布实行旨在巩固皇权的改革。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缙绅会议”,即等级代表会议。
它的召开标志着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的建立。后来,凡遇国家大事,均由贵族、僧侣、城市民众3个等级代表参加的缙绅会议讨论决定。贵族在会议上起着主导作用。会议的期限和议程由沙皇决定。除国家农民的代表偶尔参加会议外,占人口大多数的契约农和债农均被排挤在外。17世纪上半期,会议频繁召开,对巩固沙皇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1613年,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为沙皇(见罗曼诺夫王朝)。1648~1649年缙绅会议通过的《会典》表明沙皇政权的巩固。17世纪下半期俄国处于由等级代表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转变时期,缙绅会议很少召开。1683~1684年召开了最后一次缙绅会议,通过了同波兰缔结的《永久和约》。随着绝对君主制的建立,缙绅会议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
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革命运动爆发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至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并赋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苏联解体后,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了“国家杜马”的名称。
根据欧洲王族家谱年鉴的记载,俄罗斯在1910年时实施的是普鲁士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个政体建立于1905年10月,并且作为过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体。然而在这天以前,俄罗斯皇帝的权利是专制而且无限的。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国杜马开始后(1906年4月27日),专制这个字就被谨慎地保存著,但是权力已转为有限的程度。然而这种政权并没有办法成为有意义的宪法,因为还缺少了议会单位。但是无限专制却给了自我限制专制体系一个空间,无论将会永久专制,或是只按独裁者的意见统治及行事,都只会增加各党间的冲突而已。因此,俄罗斯的政府系统最好定义为专制皇帝下的君主权力有限体制。
1905年10月17日,情况就改变了,皇帝自愿限制他的立法权力。他认为在没有经过帝国杜马(一个自由选举产生的国民议会)的同意下,任何提案皆无法通过成为法律。虽然在1906年4月28日时出现了与上述道德责任相关的法律,并且和组织法一起扩增,但同时皇帝仍然握有解散杜马的权利,并且他也行使了这项权利。
根据1906年2月20日制定的法律,帝国议会和帝国杜马合并成为立法的上议院,并且皇帝的立法权从这个时候开始只有和两议院合作才能正常运作。
受到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响,于同年8月6日谢尔盖维特发表宣言召开国家杜马,在最初杜马不过被认为和清朝立宪运动的资政院同等的产物,在十月宣言发布之后,尼古拉二世承诺这个议会将用以维护人民的基本自由,国家杜马会在各界广泛的参予下组成,国家杜马将被赋予监督以及立法大权。然而尼古拉二世其实还是想保留它自身专制的权力,在1906年杜马成立以前先颁布了宪法,其中明定沙皇未丧失部长的任命权,也不用向杜马负起行政上的政治责任,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的解散议会。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妥协的产物. 其主要特征是: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由君主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年~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家.现在,约旦、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少数国家仍保留这种制度.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在现代,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约旦、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科威特、巴林等国,主要在中东地区。

『柒』 苏俄的行政权是哪个机构的立法权呢

苏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的权力由苏共代理
所以,苏俄的行政权和立法权都在苏共中央。
具体操作的部门,行政权是:苏联部长会议,立法权,89年前是苏联最高苏维埃,89年后成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然后马上解体了。

『捌』 俄罗斯法律

俄罗斯联邦法(按通过年度排列):

http://lawrussia.ru/

『玖』 俄罗斯总统与美国总统的权力有哪些差别

主要有以下不同:
第一、俄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总统有权“发布命令和指示”,全国“都必须执行”。这就是说,国家的内外政策都由总统决定,议会即使有异议,也难以监督和修改。而美国国策方向由参议院决定,总统无权干涉。
第二、俄国总统可以直接任命政府。俄宪法规定:除任命政府总理需经国家杜马批准外,总统有权任免政府副总理和各部部长,有权组成联邦安全会议和总统办公厅,有权任免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等等。这就是说,国家主要的人事大权全都掌握在总统手里。美国总统只有提名权利,交由议会审核通过。
第三、俄国总统可以左右立法权。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通过的法案,需先由联邦委员会(上院)通过,再由总统签署,才能颁布和生效。如果总统否决这一法案,则须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各占2/3以上的代表投票赞成,才算通过。所以,议会很难通过总统所不喜欢的法案,其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
第四、俄国总统有权随时解散议会。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提名的政府总理人选,哪怕是同一人选,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国家杜马如对政府提出“不信任”,第一次总统可以不加理睬,如在三个月内再次提出“不信任”,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特别是,总统任命政府总理需要国家杜马批准,但撤换总理和解散政府却不必经过国家杜马,完全由总统个人决定。在这方面,俄总统的权力比美国和法国的总统大得多。美国总统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总统虽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但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应当“征询总理和两院议长的意见”,说明解散议会并非总统单方面的强权行为。
第五、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宪法规定,如总统“叛国或犯有其他重罪”,联邦委员会(上院)可以罢免总统。但罢免的程序十分复杂和艰难,所以总统要解散议会比较容易,议会要罢免总统却非常困难,几乎成为不可能。而在美国,总统受到弹劾既可因“叛国罪”,也可因“贿赂罪”或其他罪,既可因“重罪”,也可因“轻罪”;对总统的弹劾,由众议院简单多数提出,然后由参议院出席议员的2/3多数赞同,即可通过。这比俄罗斯要简单得多。

『拾』 俄罗斯是总统制吗

俄罗斯不是总统制,而是半总统共和制。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实行法国式的半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一、半总统共和制:

半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同时政府也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的国家政体形式。半总统共和制兼有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特点,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葡萄牙、冰岛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实行多党议会制,但政府极不稳定。1958年戴高乐政府主持制定了新宪法,加强了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1958年9月全民公决通过,法国进入第五共和国。

二、半总统共和制的总体特征:

1、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在内政外交中起着较大的作用,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政府要对议会负责),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会议员。

2、内阁仍设总理,领导政府活动。总统命令要由总理及有关部长副署,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理辞职,同时总统在征得议会领袖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解散议会,总统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无否决权。

三、半总统共和制的运行方式:

1、总统的作用: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2、总理的作用: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比较总统与总理职权分工看出: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3、议会的作用: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点内容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