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
Ⅰ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新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融洽
以往的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这种制度下的职业道德所调节的是私人利益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私人业主、私人企业与作为私人利益主体的个人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公有制的建立,职业道德主要是调节这种新的人际关系,即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人民一分子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国家、企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二、有利于调节党、人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党、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因素增多了。
一方面,国家公务员、共产党的各级领导是代表国家与执政党执行公务,他们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他们的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多数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国家设立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各项工作的,因而在这些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的职业道德行为,都不是纯粹的私人行为,他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好与坏,都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职业道德所维护的利益中,虽然有一小部分是私人业主的利益,但绝大部分是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直接相关的。
四、推动新的道德观念的传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念。但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新道德并不是自发地出现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的。要使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起来并发扬光大,就必须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训练工作。
正因为这个原因,党和政府对职业道德的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一场道德革命。
Ⅱ 社会主义道德的概念是什么
道德是以抄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
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Ⅲ 结合中国抗疫,谈谈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作用
一、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是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经验之一。这场抗疫斗争昭示人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巩固、完善发展,有广大干部群众的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没有任何困难挑战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二、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中,国家整合制度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治理能力充分展现出来。战略方针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指明了作战路径和方向。
三、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上,“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发起总攻,湖北和武汉人民英勇战斗,国家和各省区市医疗队、解放军指战员星夜驰援,各路英雄逆行出征,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战略布局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面展开,14亿人民人人是战士、个个作贡献,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之力。
(3)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扩展阅读: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艰苦战疫历练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彰显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区党员干部一趟又一趟奔波在小院楼道,基层党组织书记一遍又一遍检查各种防疫措施,医护人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践行在了最危险的第一线,“90后”火线入党、勇担重任的情景让人动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员的身先士卒和无私奉献,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参考资料:人民网-在抗疫斗争中感悟制度威力
Ⅳ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一些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道德观念应运而生,比如平等公正观念、改革创新观念、时间效益观念、利益价值观念、义利并重观念等;另一方面,一些封建的、资产阶级的腐朽落后道德观念也仍然存在,比如封建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宗教迷信思想、男尊女卑观念以及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这些以金钱、美色、权力、地位为诱饵的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引起社会道德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的大滑坡;同时,也严重腐蚀了一些意志薄弱者,使他们失去了道德信念,走向堕落。
严峻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个人的道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道德风貌,并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上,个人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人们社会活动和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们行为活动的自由度明显提高,这一切对道德的呼唤将越来越强烈,道德调节的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加强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讲话的认识也就会越来越深刻。
Ⅳ 社会主义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专非强制性约束法则属。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
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Ⅵ 论述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具体的我不会,但我把这道题做了变换。
社会主义的道德可以理解成为精神文专明属,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
所以,这道题就可以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来回答了。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又有反作用力。这个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来适应。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需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的是:
物质文明离不开精神文明为其做的智力的支持,精神文明离不开物质文明的基础。二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此外,建议你个人私下去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或许能用到的。十七大报告里面就有。
我一边吃饭一边给你写的,你自己在提炼一下语言,把语言组织好。
Ⅶ 论述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补充: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规则。
1.形成的方式完全不同。
2.依靠的力量完全不同。
3.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也不相同。
Ⅷ 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个人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专承了中华民属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