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编纂与立法

编纂与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2-12 00:20:37

❶ 什么是法的编纂

法律编纂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

❷ 法的汇编和法的编纂之比较

法律清理,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国一定范围所存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重新确认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在法律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和标准,将各种相关法律集中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的活动。法律编纂,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清理和汇编的基础上,将现存同类或同一部门法律加以研究审查、根据统一的原则。决定法律存废,修改、补充规范,从而编制成内容和谐一致、体例完整合理的系统化得新法律或新法典的活动,如果编纂结果是法典,也可以成为法典编联系:法律清理是法律汇编的基础,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是法律编纂的基础。区别: (一)主体不同 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的主体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而法律汇编主体不限于有权国家机关,也可以由个人、组织来进行。 (二)目的不同 法律清理的目的,是把现存有关法律加以系统研究、分析、分类和处理 。 法律汇编的目的,是便于人们查阅各种法律法规,以利于法的遵守和适用。官方编制的某些权威性法规汇编,还有助于人们确定现行法的范围。 法律编纂的目的,是以编制科学化、系统化的法典为目的的。 (三)性质不同 法律清理可以重新确认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对可继续适用,列为现行法,对于可修改补充的,提上修改补充的日程,对于需要废止的,加以废止,也是直接的国家立法活动。 法律汇编不改变汇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而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仅是一项技术意义上的工作。 法律编纂可以改变原来的规范的内容,即可以删除已经过时或不正确的内容,消除其中矛盾重叠的部分,还可以增加新的内容。因而是国家的立法活动。

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民法典的编辑体现的科学练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民法典就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❹ 法律整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是立法活动吗

您好,规范化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法律汇编、法律编纂、法律清理。

1.法律汇编

法律汇编(或法规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整理归类活动。法律汇编并不改变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对法律规范进行加工,因此,法律汇编本身不属于法的创制活动,主要是一项技术性整理和归类活动,这是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的主要区别。

2.法律编纂

法律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类的或某一部分法的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审查、补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系统化的法律的法律创制活动。如果这种法律编纂活动是以制定一部法典为目标,这种法律编纂活动就叫做法典编纂。因此,法律编纂不同于法律汇编,它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创制活动,并且,这项活动只能由有关国家立法机关进行。

3.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也叫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立法机关或授权机关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或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清理、整理等,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根据我国的实践,法律清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而有计划进行的法律清理活动;另一种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即当一部新法律或法规颁布以后,对凡与新法有关涉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做相应的清理工作,以确定有关法律、法规是否仍然有效、及对其进行修订工作。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❺ 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有什么区别

法律汇编和法典抄编纂的区别:

1、目袭标不一样

法律汇编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列并汇编成册;法典编纂是制定法律的活动。

2、执行的机关不一样

法律汇编的种类很多,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官方的法律汇编主要是由各级法的创制机关汇编的法律;非官方的法律汇编通常是由有关国家机关、大学、研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学习或教学科研的需要而汇编的。

法典编纂只能由有关立法机关进行。

3、法律责任不同

法律汇编不是制定法律。法典编纂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整理、补充、修改。

4、内容不同

法律汇编不改变法律文件的内容;法典编纂则是在原来没有的基础上新建一部法典。

❻ 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技术是什么

古代法典编纂技术就是古代法律法规的编纂方法和规律。下面我延伸一下相关知识点,讲解一下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 战国时期,魏国在李悝的主持下,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法经》共分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亦作《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本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主要是惩治盗贼犯罪的法律规定。第二部分即第五篇《杂法》,主要是惩治盗贼罪以外其他犯罪的法律规定。第三部分即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原则的法律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的“总则”性质。《法经》的篇目、体例、结构、内容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其立法成就空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法典结构看,《法经》以严惩盗贼罪为核心,根据罪名类型、囚捕程序、量刑标准等各项不同内容分立篇目,包含了总则与分则、实体法与程序法、刑事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等各方面的内容,首次创立了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结构,对后世各代的法典编纂与立法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两晋南朝时期制定的《泰始律》(也称晋律),以汉律为基础,参考魏律的篇章体例结构,编成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字。其中保留了《九章律》中的《盗律》、《贼律》、《捕律》、《杂律》、《户律》、《厩律》、《擅兴》七篇,新增或修改了十三篇,即改《具律》为《刑名》、《法例》两篇,分《囚律》为《告劾》、《系讯》、《断狱》三篇,从《盗律》中又分出《请赇》、《诈伪》、《水火》、《毁亡》四篇,新增《卫宫》、《违制》、《诸侯》、《关市》四篇。《泰始律》总结、借鉴《法经》以来的立法经验,在法典的篇章体例结构与律文条目内容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立法成就。

三、北朝制定的北齐律,全面总结了自李悝《法经》以来历代的立法经验,在法典体例、篇章结构、律文内容等各方面均有所创新,使之成为代表当时最高立法水平的一部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北齐律确定了十二篇的法典体例,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共计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其后的隋唐《开皇律》、唐朝的《唐律疏议》、宋朝的《宋刑统》都采用了十二篇的体例结构。可见北齐律对后世法典编纂的影响之重要。北齐律首创了《名例律》的总则篇目,将晋律首创、进而为南北朝各代法典所相继沿用的《刑名》和《法例》两篇合为一篇,并把篇目名称简化为《名例律》,进一步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和地位,从而使法典的体例结构及其内容更加规范化。此后的隋唐直至明清各代,其法典的首篇均为《名例律》,可见北齐律对后世立法的深远影响。

四、隋朝《开皇律》十二篇的篇名依次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这种体例主要是仿照北齐律,但又对北齐律律作了必要和合理的修改:1.修改了北齐律的部分篇名,将“禁卫律”改为“卫禁律”,“婚户律”改为“户婚律”,“违制律”改为“职制律”,“厩牧律”改为“厩库律”,突出了法律调整和保护的对象。2.删除“毁损律”,把“捕断律”分为“捕亡”和“断狱”二篇,并置于律典的最后部分,使程序法与实体法有所区别。3.按照封建统治的需要,对涉及实体法部分的篇目重新排序。

五、唐朝的《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条。它的篇目设置、体例安排基本仿照《开皇律》,法类似于现代刑法总则的名例律置于律首,有关具体犯罪及其惩罚的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十一篇类似于现代刑法的分则置于其后。

六、宋朝的《宋刑统》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条,沿用了唐末《大中刑律统类》和后周《显德刑统》的编纂体例。这是宋开国以来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发行全国的封建法典。

七、明朝的《大明律》共有七篇,三十卷,四百六十条。篇目有:名例一卷,内分五刑、十恶、八议;吏律二卷,分职制、公式;户律七卷,分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钱债、市廛;礼律二卷,分祭祀、仪制;兵律五卷,分宫卫、军政、关津、厩牧、邮驿;刑律十一卷,分盗贼、人命、斗殴、骂詈、诉讼、受脏、诈伪、犯奸、杂犯、捕亡、断狱;工律二卷,包括营造、河防。《大明律》突破了隋唐以来律典依十二篇分编的传统,首创按朝廷六部的政务范围分目的新体例。

八、清朝的《大清律例》在结构形式上与《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门,律文四百三十六条,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条。
这就是我国古代发电编纂技术的由来以及发展历程。

❼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体现立法自身的规律性的

1、秉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程序法理。

2、立法步骤上,先制定单行民版事法律。

3、立法模式权上,采取“民商合一”、“民知合一”、“民行衔接”。

民法典在民法和商法这一部门法中,处在最为基础、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地位,但绝不只靠一部民法典包打天下。民法典之外,调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法律关系的单行法,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商事领域的单行法,都会在民法典之外继续存在。而且,即便民法典正式施行,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些单行法律,去回应那些需要去做出回应的具体问题。

(7)编纂与立法扩展阅读:

这部民法典具有中国自己的鲜明特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法治表达。不论是体例、结构还是具体内容,都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法典。这是改革开放至今积累的经验总结,遵循了民事立法的基本规律。

改革开放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制定民法通则,就不能保证有今天的社会进步。而民法典是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法治基础,没有民法典,就无法进一步实现法治社会。所以民法典正式出台,必将开启法治社会建设的新篇章。依我所见,我国民法典是最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民法典。

❽ 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通过立法良而谋善治的

1、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为民事主体参与国家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民法典的编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平等”与“保护”贯穿法典始终。在体例上将人身关系置于财产关系之前,体现了“先人后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单列了人格权编,广泛确认公民享有的各项人格权。

2、自愿平等的契约制度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国家治理路径

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契约精神固定下来,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治理路径。

(8)编纂与立法扩展阅读:

民法典充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回应社会现实需求。

一是单列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的生命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护;

二是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

三是适应新时代契约订立的特点,明确了电子合同的订立规则,其中在借款合同一章首次就高利放贷作了禁止性规定,对于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内容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
司法拍卖北京房产 发布:2025-02-05 15:50:12 浏览:11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 发布:2025-02-05 15:39:35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