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本质上道德

本质上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2-12 02:02:02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怎么理解道德

道德是社会抄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抑何以立言行树道德。作禁戒之堤防。出世之根本也哉。故四分戒本为正法关钥。诸佛以之同证。菩萨以之同修。众生以之同具者。以戒为体。以戒为用。

(1)本质上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

❷ 道德本质上是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吗

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都是为统治阶的阶级统治服务的。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所以两者有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和发展规律及体系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而道德则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在一个社会里,法律只能有一个,而道德则不同,一个社会里有几个阶级就会有几种道德,只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产生的程序及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般由各种正式的文字记载和表现形式,而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叶定俗成,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中;三是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由一些专门机构保证实施的,而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倡导以及依靠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化的价值尺度和信念来维持;四是社会控制的范围不同。一般来说法律适用的范围较小,而道德所调整的人们关系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❸ 道德在本质上是什么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道德本质是指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及根本性质。不同伦理学说对此有不同看法。宗教神学伦理观把它归于神的意志;理念主义的伦理学把超历史、超现实的“善本身'“真精神”,天理”看做道德的绝对本质;而先验主义的伦理学则认为不依靠任何经验成分的先验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根本。

中外伦理学说中的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等,则从人的需要、功利或经济利益方面去说明道德的本质,他们或者把人的自然本能当作道德的本质。

或者虽然从经济利益关系的事实中去考察道德的本质,然而却不能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切史演化和道德本质的相应变化,以及结合人的主观和能动方面去说明道德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❹ 道德本质是什么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❺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拓展资料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❻ 道德在本质上是什么的特殊调节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主要不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划出来的。

不要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去指责别人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现象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总希望归咎于他人,而且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可当我们归罪于他人的时候,连指责都似乎变得可以邀功,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指责一个坏人。

指责坏人,似乎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从而找到道德的优势。事实上,如上一个制药公司的背后都如此之复杂,何况其他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时候指责别人的时候都很容易。然而骂任何一个人,指责他,归咎他人,其实是很容易带来冲突、纠纷、甚至战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去研究时,就会发现归咎于他人,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方法。

只有尊重事实,只有不断学习,相信科学技术,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改变不良现象。生活决不是那些指责的人可以带来改变的。

❼ 道德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真知即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光是道德,行为也是知行合一。这个要详细阐述得从格物致知开始说起,心学中格物的“物”是包含“事”的。从格物到知行合一是一个涅槃演变的过程(所以当时很多人把这个过程和佛家的顿悟联系在一起)。详细的这里没法阐述,甚至几篇论文也说不清,王老师也是不断用例子试图让学生们理解。

道德上,比如孝道,如果知道怎么做是尽孝,而没有去做,就不是真知。阳明心学中的真知就是不光知道还能做到。这里做个假设可能更好理解,比如你读了相对论并对质量物质让空间产生扭曲理论感到非常信服,但是在中子星撞击产生的电磁波到达地球并通过观测证实这一点以前,所有相关理论都仅仅是理论,而不是真知,也就不是知行合一。这个思想始终贯彻在王老师南赣汀章剿匪的过程中。为什么王老师能解决明政府一直不能解决的剿匪问题,王老师通过一系列格物(调查研究),发出了剿山中贼易,剿心中贼难的感叹。那一刻他已经做到了知行合一。《大学》中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王老师此刻已然洞悉。所以他对山贼从思想到行为都是碾压。一路飞龙骑脸

热点内容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
司法拍卖北京房产 发布:2025-02-05 15:50:12 浏览:11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 发布:2025-02-05 15:39:35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