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
①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为什么令人感动
做了一些别人能做但是没有做的事,而且坚持了下来
② 洛阳市的所有道德模范
模范故事彰大爱,明星演绎传善行;鲜花与泪水交汇,掌声和感动共鸣。6月13日晚,由中央文明办和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曲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和洛阳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河南洛阳专场在洛阳电视台演播中心举行。当晚,刘兰芳、牛群、赵维莉等艺术家纷纷登台,为观众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6个全国道德模范和1个河南省道德模范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曲协秘书长刁惠香,河南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郭守占等观看演出。
这些道德模范有舍身抢救群众献出年轻生命、感动一座城市的军官孟祥斌;书写了新时期纯真爱情传奇的军嫂吴新芬;信守承诺、替亡夫还账的农妇陈美丽;十六年如一日照顾身患重病儿媳的好婆婆黄代小;主动收养一对双胞胎女弃婴,身体力行、默默奉献的“保姆妈妈”李泽英;在雪域高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25年的邮递员王顺友;倾心帮扶老红军、老荣军、革命伤残军人、下岗职工和孤寡老人的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好人买世蕊。艺术家们声情并茂的演绎,把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化为一首艺术力量与道德力量完美结合的感人交响曲,在会堂静静流淌,流进每一位观众心里,现场频频爆发出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这次“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在洛阳连续举行两场,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河南省道德模范买世蕊等出现在巡演活动现场,受到了现场800多名观众的热烈欢迎。
河南好媳妇吴新芬:“傻”守着白莲般的爱情
中国武警文工团优秀评书演员刘朝讲完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的故事《第1001个理由》之后,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现身巡演活动现场,台下掌声雷鸣。
书信连接起两个人的爱
1994年,吴新芬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新芬通过书信结识了远在西藏高原服役的王俊景。大学毕业后,吴新芬被分配到郑州一家耐火材料公司上班。那年,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他们刚刚开始的幸福。王俊景替一个新兵接高压电线,由于信息传递失误,王俊景被提前送来的高压电击中,经过全力抢救,王俊景虽然保住了命,却失去了双臂。
吴新芬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王俊景所在的医院。一边的医生虽然被她的深情感动,但还是提醒她,年轻人的爱情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要长久照顾这样一个失去双臂、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等伤残军人并非易事。可吴新芬早已在看到王俊景那一刻就下了这一世的决定。
用行动诠释1001个理由
走进王俊景的病床,见到心上人本应该是激动和欣喜的,但是害怕连累到吴新芬的王俊景心情低落到极点,顿时愣住了,半晌扯着嗓子喊道:“谁让你来的?你走!”吴新芬坚定地说:“即使你有1000个让我离开的理由,我也会找出1001个理由留下来照顾你!”
在场的医生和小护士全部都愣住了,连王俊景也不再说话。随后的日子里,她放下少女的羞涩,为王俊景刷牙、洗脸、喂饭、擦洗身子,一遍遍给王俊景受伤的左腿按摩,一步步搀扶着王俊景练习行走。1998年奇迹出现了,被医生判定将在病床上度过余生的王俊景竟然站了起来。为了让王俊景重新面对生活,给他勇气和信心,吴新芬经常推着他外出散步,为他读报。日复一日,王俊景不仅能用嘴咬住毛笔写字,还能咬住吴新芬给他特制的小工具编发手机短信、操作电脑。
为了爱 背着父母结婚
2002年8月,吴新芬和王俊景在西藏山南结了婚,她是瞒着远在老家河南安阳的父母与王俊景结婚的。而当吴新芬父母在串亲戚的时候,在一本妇女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傻”女儿嫁人后,差点没被气晕了。而王俊景家里还有80岁的奶奶、年近半百的父母、一个身患脑瘫的哥哥。
吴新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现代版的童话:爱一个人等于接受了他的全部。吴新芬毫无怨言地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为了增加收入,吴新芬蹬着借来的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捡废品、收破烂,把积攒下的钱买营养品,她还承包了10多亩贫瘠的山冈地,干起了从来没有干过的农活。1998年7月至2004年7月,王俊景在洛阳正骨医院康复治疗期间,他俩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300元。
吴新芬的努力让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又有了生气。
河南道德模范好人买世蕊:好军嫂让爱延伸
河南省道德模范好人买世蕊这样诠释着当代“助人为乐”的精神,她倾心帮扶老红军、老荣军、革命伤残军人、下岗职工和孤寡老人。省曲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赵维莉以《好人买世蕊》为题为现场观众倾情讲述了河南省道德模范买世蕊的感人故事。
买世蕊是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这位回族女干部有着深深的拥军情结。
买世蕊从小对军人充满敬意。
2004年3月,买世蕊加入预备役部队,任河南预备役高炮某师四团政治处副主任。
“咱闺女来了”
买世蕊特别关注孤寡病弱的老人。她先后精心照顾8位孤寡老人,与23位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特困户魏河英,丈夫去世早,本人腿有残疾,还患有严重皮肤病,无钱医治。买世蕊得知后,不仅上门帮助料理家务,提供资助,还四处奔波、多方协调,为魏大娘恢复了工作,提高了生活待遇。
2002年12月,新乡市退伍军人、下岗职工王凤岭患咽癌晚期,他的妻子离家出走,16岁的女儿王璐只得辍学在家。买世蕊得知情况后,冒着严寒多次买营养品上门看望王凤岭,还为王璐捐款数千元,现在王璐已经成为一名军人大学生。
平时,买世蕊是荣军休养院的常客。她每周为老荣军、革命伤残军人送货上门,为伤残军人洗衣服、拆被子、打扫卫生、送医送药。老荣军们只要听到她的脚步声,就兴奋地相互转告“咱闺女来了!”
军中的“知心姐姐”
买世蕊不仅是个尊老的好榜样,更是小战士们心中可敬的“知心姐姐”。 每年“八一”节前夕,买世蕊都要带着慰问金、慰问品到部队看望子弟兵,帮助战士做饭、缝补衣服、做思想工作,先后资助20多位家庭困难的战士,帮助19名军嫂安排工作,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知心姐姐”。
某部一连战士吴某,自幼父母双亡,性格孤僻,对紧张艰苦的军营环境不适应,甚至产生了要求提前退伍的念头。买世蕊得知后,经常找他谈心,还给他买来关于理想与人生的书籍。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吴某开始转变了,学习训练都有了精神,还受到了连队的嘉奖。
20多万元用来拥军
买世蕊以30多年的心血与实际行动树立起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用无私奉献感动了中原大地, 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拥军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入选了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并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用于拥军的资金达20多万元,面对党和人民的关爱和厚望,她表示要在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继续投身于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不懈地履行社会责任。
③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要具体事例
学习帮助
④ 今年的全国道德模范都有那些人和感人的事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明素、林秀贞等10位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他们用自己的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演绎出了人间的真爱和至爱!他们无愧于大会给予的“致敬词”—— “善行无疆。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向你们致敬!”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殷雪梅等11位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他们每每在千钧一发之机,帮别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们义薄云天的壮举无愧于组委会给予他们的深情礼赞—— “舍己为人。是你们,面对灾难和死神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是你们,用流血和牺牲,将灾难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向你们致敬!”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诸如武秀君一般的11位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他们的话语那样的朴实,他们的行动那样的诚信,他们的品格与精神,一如晚会主持人罗京所宣读的“致敬词”—— “一诺千金。是你们,用宽广的心胸,标定了人间的公平;是你们,经历困苦,信守承诺,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那就是,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对待自己,方正严明——向你们致敬!”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恪尽职守。是你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安贫乐道;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们致敬!”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2010梦”既让人肃然起敬,也令人充满遐想。正是许许多多像袁隆平这样的人,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美妙的音符,演奏出了最祥和的华章。晚会给予10位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致敬词”,他们当之无愧!——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向你们致敬!” “老公,吃饭了,你要和老婆一起吃饭,一起过中秋。”这是罗映珍对瘫痪在床失去意识的老公说出的肺腑之言。这位妻子,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的病榻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终于,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悉心照料和亲情呼唤,出现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丈夫的意识开始觉醒,病情正在康复。错过了本次评奖最后截止时间的山西小伙赵云亮,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捐肝救父的感人故事。虽然她没有获得奖杯,虽然他没有走上主席台,但送给他的那束鲜花与奖杯一样的金灿灿、沉甸甸。 700多个日日夜夜,600多篇“爱的日记”,亲情的呼唤,深情的召唤,罗映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撼动世界的奇迹。让我们向和罗映珍一起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11位英雄们,由衷地说一声:大爱无声,真爱永恒——颁奖典礼虽然结束了,但正如主持人所说的,这个舞台不是句号,只是一个破折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的是荡涤心灵,倍感温暖;的确是荡气回肠,思绪万千。 在我们的社会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道德的楷模。 53位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只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就像错过了本次评奖最后截止时间的山西小伙赵云亮,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捐肝救父的感人故事。虽然她没有获得奖杯,虽然他没有走上领奖台,但送给他的那束鲜花却与奖杯一样的金灿灿、沉甸甸。 诚然,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愿我们的精神更充盈,愿我们的人格更完善。如此,我们教书育人的足迹一定会熠熠生辉,我们教育改革的行路一定会流光溢彩。 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与道德模范同行,共同朝着道德模范的境界虔诚地朝圣。
⑤ 有关适合小学生演讲的道德模范故事
发生在我身边[de]道德故事 17806208-02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de]道德故事。我也曾经历过一些道德故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de]贝壳,在阳光[de]照耀下一闪一闪[de]。
记得一个星期天[de]早晨,我和妈妈到市场买菜,有一车绿油油[de]小青菜吸引了妈妈[de]目光,我们来到车前,妈妈弯腰买菜,我在旁边等她。忽然,我发现妈妈身旁[de]一个阿姨在付钱是不小心掉了十元钱,她一点也没感觉到。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发现了。她走过来,用脚踩住钱,蹲下来,假装在系鞋带,刚把钱拾起来时,就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说:“阿姨,你[de]钱掉了。”当丢钱[de]阿姨正疑惑得看着地面时,小姑娘指着中年妇女说:“阿姨,你[de]钱掉了,是这位阿姨帮你捡起来[de]。”中年妇女[de]脸通红通红[de],只见她把拾到手里[de]钱递给丢钱[de]阿姨,甩头走开了。这短短[de]一幕让我意识到:这小小[de]十元钱,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心中[de]位置是多么不同啊。小女孩一定知道,那些不属于自己[de]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拿[de]。
记得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de]路上,我看见一位老人,弓着身子吃力得骑这一辆装满蔬菜[de]三轮车。那是一段上坡[de]路,路很陡,老人骑得很费劲。尽管他竭尽全力,车子仍像蜗牛一样慢悠悠[de]向前移动,甚至将要滑下来。这时,他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眼看他力不从心,我急忙跑过去,帮他推车。老人顿时感到轻松了一些,三轮车在我们[de]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de]脸上也憋得红红[de]。老人转过头来,用感激[de]目光看着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叫声么名字?在那上学呀?”我抹着脸上[de]汗水自豪地说:“我叫少先队员。”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边[de]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de]小事,虽然平凡,却不能忽视,就像《钓鱼[de]启示》一文中[de]父亲讲得那样,“道德是一个是与非[de]问题.....”我要向钓鱼[de]孩子那样,做一个有道德有志气[de]人。
-
</TABLE>
⑥ 全国道德模范的事例,评语!谁帮我找2~3个!要08或09年的!我的手机不好找!粘帖就行!谢谢了!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明素、林秀贞等10位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他们用自己的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演绎出了人间的真爱和至爱!他们无愧于大会给予的“致敬词”—— “善行无疆。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向你们致敬!”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殷雪梅等11位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他们每每在千钧一发之机,帮别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们义薄云天的壮举无愧于组委会给予他们的深情礼赞——
“舍己为人。是你们,面对灾难和死神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是你们,用流血和牺牲,将灾难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向你们致敬!”
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诸如武秀君一般的11位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他们的话语那样的朴实,他们的行动那样的诚信,他们的品格与精神,一如晚会主持人罗京所宣读的“致敬词”—— “一诺千金。是你们,用宽广的心胸,标定了人间的公平;是你们,经历困苦,信守承诺,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那就是,对待他人,将心比心;对待自己,方正严明——向你们致敬!”
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恪尽职守。是你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安贫乐道;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们致敬!”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2010梦”既让人肃然起敬,也令人充满遐想。正是许许多多像袁隆平这样的人,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美妙的音符,演奏出了最祥和的华章。晚会给予10位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致敬词”,他们当之无愧!——
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你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向你们致敬!”
“老公,吃饭了,你要和老婆一起吃饭,一起过中秋。”这是罗映珍对瘫痪在床失去意识的老公说出的肺腑之言。这位妻子,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的病榻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终于,700多个日日夜夜的悉心照料和亲情呼唤,出现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丈夫的意识开始觉醒,病情正在康复。错过了本次评奖最后截止时间的山西小伙赵云亮,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捐肝救父的感人故事。虽然她没有获得奖杯,虽然他没有走上主席台,但送给他的那束鲜花与奖杯一样的金灿灿、沉甸甸。
700多个日日夜夜,600多篇“爱的日记”,亲情的呼唤,深情的召唤,罗映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撼动世界的奇迹。让我们向和罗映珍一起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11位英雄们,由衷地说一声:大爱无声,真爱永恒——颁奖典礼虽然结束了,但正如主持人所说的,这个舞台不是句号,只是一个破折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的是荡涤心灵,倍感温暖;的确是荡气回肠,思绪万千。
在我们的社会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道德的楷模。 53位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只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就像错过了本次评奖最后截止时间的山西小伙赵云亮,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捐肝救父的感人故事。虽然她没有获得奖杯,虽然他没有走上领奖台,但送给他的那束鲜花却与奖杯一样的金灿灿、沉甸甸。
诚然,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愿我们的精神更充盈,愿我们的人格更完善。如此,我们教书育人的足迹一定会熠熠生辉,我们教育改革的行路一定会流光溢彩。
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与道德模范同行,共同朝着道德模范的境界虔诚地朝圣。
⑦ 感动中国人物的诚信故事
感动中国人物的诚信故事如下:
1、“感动中国”2008年度候选人吴玉兰,是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一位74岁的贫苦老人。9年来,她以拾荒、卖废品的方式还清了去世丈夫和儿子留下的5万元欠款。她的行为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诚信之歌。
2、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一诺千金,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
3、孙东林,诚信兄弟,孙东林在哥哥出车祸去世后,还坚持把工资发给农民工,不拖欠工资。
4、李国楚上任村支书后因为缺乏经验没能带村民致富,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一个人独自十年还债,只为不让村民受委屈。
5、梁群兰,在丈夫酒驾出事去世后,肩负起赡养老人,照顾一双女儿的重担,用尽各种方法帮助了这个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主持人自开播以来由白岩松&敬一丹担任。
(7)201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扩展阅读
对“年度人物”的定义是: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选标准如下:
1、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3、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4、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5、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⑧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100字
一、助人为乐类
1、蒋国珍 男,81岁,中共党员,新余市罗坊中学退休教师。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献给国家;32年来,他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20余万元,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他的节俭世间少闻:一条毛巾,他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他分三餐下饭;四季吃红薯饭,穿破烂衣,点煤油灯,区区几百元就可度过一个年头……
这是一个大爱无私的人,他捐资助学从不图回报。这是一个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动万千心灵。他一生无儿无女,但在他的心里,学生们却亲似儿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区一名普通离休党员教师。他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0年5月,新华社记者撰写的《离休教师蒋国珍倾尽所有助学扶困》一文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发表,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并作出批示,要求宣传其先进事迹。1957年,由于历史原因,蒋国珍被错误划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9600元的工资,一次性捐给当地政府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从此以后,捐资助学便成了蒋国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蒋国珍因病提前离休,虽然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师岗位,但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对学生们无私的关爱。他主动与罗坊镇下山桥中学联系,对每学期期终考试成绩前50名者,分等级每人分别给予5元、10元、20元的奖励。对一些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学生,蒋国珍开始十几元、几十元地代交学费,让他们得以继续上学。
个人先后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新余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2010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
2、詹学银 男,63岁,中共党员,都昌县太阳村主任。
从1988开始,詹学银一共捡到过三个路边遗弃女婴,那时,尽管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紧张,但看到无辜被弃女孩时,他鼻酸流泪,心如刀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个我自己养了,后两个分别送给了我的两个妹妹,并叮嘱他们要细心抚养。”詹学银欣慰的告诉记者,他养的女儿目前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2006年9月,詹学银无意中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张淑琴创办中国太阳村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报道,詹学银为张淑琴的行为而感动,思想上也产生共鸣。在以前工作时,詹学银就很热心公益事业。在看了这篇报道后,詹学银决定在都昌县创办一个这样的太阳村。于是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北京,见到中国太阳村的创始人张淑琴,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张淑琴十分支持詹学银的想法,于是詹学银开始着手解决太阳村的建设用地问题。
为了抓好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的建设,詹学银整天泡在工地上,为了节省每一分善款,他乐当工地的搬运工、值班员。“汽车拉来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人手不够,我和老伴儿也要参加卸货,到了晚上,我还要值班、看管材料。”詹学银告诉记者,近半年的时间,他从未休息过一天,为的就是太阳村工程尽早竣工。
“一夜春风至,万树梨花开”。2007年6月1日,太阳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势儿童住进了太阳村,有了家,有了归宿,詹学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詹学银是太阳村的主任,内部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10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学习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最让詹学银操心的是这些孩子的管教问题了。“因为孩子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还会因为自己是服刑人员的子女而自卑。”詹学银告诉记者,他和爱心妈妈们只能一遍遍地教育、开导他们、为他们重建信心。
为了改善太阳村孩子的生活,詹学银在太阳村旁开挖了荒地种上了蔬菜,还利用原鱼塘养上了鱼,把自己家里几亩水田给了太阳村种水稻,山上种上了水果,圈拦养上了生猪,在山上养了鸡。詹学银一有空闲就去劳动,身上晒脱了几层皮。
在太阳村,孩子们都亲切地叫詹学银为詹爷爷,詹学银像关心自己的儿孙一样关爱孩子们的成长。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总要起来为孩子们盖被子。白天,只要他发现哪个孩子情绪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谈心。他给孩子们的爱也感动了社会上许多有爱心的人,他们给太阳村的捐款捐物也成为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有力保证。
个人先后年荣获全国、江西省“劳动模范”荣誉,2010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
⑨ 求西工大6月11号 道德模范故事汇的演出视频,链接也行
电饭锅
⑩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4个(每个50字左右)
王文忠在北京知名的外贸商业街雅宝路上拥有6家门店、经营着6个皮草品牌、固定资产超亿元,却于2007年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村支书。他把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最大的事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王文珍,2009年10月27日终生难忘:在人民大会堂,她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南丁格尔”奖章——一名护士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从事医护工作30多年来,王文珍被群众誉为“身边的‘提灯女神’”,她像南丁格尔那样,用心灯照亮了无数需要帮助的生命。
2008年9月,王振治和妻子不顾家庭困难,领养了4名被遗弃的儿童。他们最小的3岁,最大的9岁,都有先天严重残障。几年来,王振治夫妇当起了他们的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教他们学会自理,供他们上学读书,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以莫大慰藉,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与温暖
王景光2009年、2010年暑假,他两次带领东部发达地区的老师和学生来到自己故乡宁夏固原市等地区开展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促成南京晓庄学院加入宁夏盐池教育发展基金会(宁夏第一个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的基金会),与盐池县政府建立了南京晓庄学院盐池教学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