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理性情感

道德理性情感

发布时间: 2022-02-12 06:59:16

① 什么是理智感和道德

情感一般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深刻地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关于情感的分类也是重要的考点,心理学中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常以单项选择题出现,题干通常列举例子,要求选择出所体现的情感类别。因此需要重点把握不同类别的关键特点。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产生的关键是运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它会受到社会规范、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例如:当小红上班高峰期为了避免迟到而闯红灯,被交警拦截“教育”时,她产生的羞耻体验。例如:当我们看到地铁中他人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对他人所产生的厌恶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产生的关键是与认知活动、智力活动相关。例如:小明终于论证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他当时产生的兴奋感、成就感即理智感。理智感往往是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产生。

② 道德情感可以提升情感理性和情感智慧吗

人类是有情感的,这是我们不可以也不可能否定的,情感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从我们出生以来我们便是随着所收获的情感长大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情感的世界里面,我们会变得怎样,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怎样,这个世界又会变得有多么的可怕。
但是人类的情感中并不排斥道德,道德为我们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途径,使我们的情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人的情感中并不是只有感性的情感,同时也有理性的情感,而这理性的情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而然的道德,道德为我们的情感指引方向,而情感又同时地在增进我们的道德感。试想一个没有情感的人,又如何懂得什么是道德呢?

③ 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

道德理性主义可谓是脉络明晰,源远流长,从苏格拉底起,经斯多葛学派、笛内卡尔、斯宾诺沙,容最后在康德那里斐然而成一座高峰。
康德的伦理学是建立在他的先验论哲学基础之上的,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然后向上追溯,以探寻这种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得以成立的逻辑条件。这个条件在康德看来,应该是绝对的、超经验的“理性”。因为一条规律被认为是道德的,也就是作为约束行为的根据,它自身一定要具有绝对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有效。康德认为,道德法则之所以具有绝对必然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定言命令”,那是意志对理性主体自己所下的命令,是“自律”。
只有意志自律才可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一切可能的道德概念只有在这个原则的涵盖下才具有可能性。

④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在哪一章

道德情感是教资心理学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道德观念来评判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直觉的道德情感

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当感知到某种情境就会迅速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产生迅速,当事人不能明显意识到。

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突然冲向马路,这时他会不经思考的去拦下那小孩,这就是一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未经思考迅速发生,拉开以后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陷入危险,或假如错过拉开怎么办等。

⑤ 浅谈道德理性及与道德情感的关系

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

(5)道德理性情感扩展阅读: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3种作用:

1、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2、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

3、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⑥ 道德的理性是指什么

道德理性大致相当于快乐主义、幸福主义等以个人情感为道德基础的伦理观。黑格尔把情感主义作为理性从内到外、从个别到普遍的活动,与观察的理性构成了矛盾。

⑦ 道德情感是什么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品德的形成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激发、引导道德认识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它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甚至是构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而拒绝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则,或者乐于接受某人的教育,而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导作用。
2.调节、控制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情感通过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1]
3.评价作用
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4。信号作用
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情感 - 培养
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1.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则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道德认识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只有对某一道德规范认识深刻,对某一类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这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许多论理性道德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以一定的道德理论为基础的。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些道德现象、道德原理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某一类道德概念的深刻领会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厚丰富的情感。比如一个对祖国的过去,现状了解甚微、缺乏常识的人,就不可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道行情感不断升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以情育情
情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具有同样的情感,并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前苏联教育家马长连柯曾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3.以境育情
情感不仅具有感染性,而且具有情境性,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道德情感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是诱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
4.以行育情
道德行为及行为效果对道德情感具有检验,调节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培养和巩固道德情感。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行为上尊敬父母、师长,待人有礼貌,关心和帮助他人,从事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有助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

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情感 道德情感还是理智情感

道德情感吧.心理学上把情感分为三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热点内容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
司法拍卖北京房产 发布:2025-02-05 15:50:12 浏览:11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 发布:2025-02-05 15:39:35 浏览:993
民法课推荐 发布:2025-02-05 15:33:50 浏览:4
昌平法院法官遭枪杀 发布:2025-02-05 15:33:45 浏览:56
单位规章制在哪公示 发布:2025-02-05 15:30:02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