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税立法
① 哪些税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确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确定的税种:
1、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2、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和船舶吨位税这6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其他绝大多数税收事项都是依靠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来规定。
(1)土地增值税立法扩展阅读:
中国税种税基结构完善方案分析:
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辅助税种,完善财产税体系,财产税是各国税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财产税体系。中国当前房产税、车船税存在着税法内外不统一,征收范围过窄和税率偏低的问题。
2、完善财产税体系就必须适当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拓宽房地产税税基。适当提高房产税和车船税的税率,对一部分豪宅、豪华车辆或拥有多处房产、多辆汽车的富人可考虑适当提高税率,以起到财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目的。
3、在此基础上,开征遗产赠与税,弥补个人所得税的不足,适当地调节社会财富分配,限制不劳而获,确保社会的稳定。
调整消费税税基:
1、消费税是国际上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中国自1994年开始征收。十多年来,消费税在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和正确引导生产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征税范围、税目设置、税率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与当前经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2、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好地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适当地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将一些高档次的奢侈性消费品及行为纳入征税范围,将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某些已课征消费税的消费品从消费税应税税目中予以取消,是消费税进一步完善的首要任务。
3、为调节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可以适当地提高某些消费税的适用税率,以充分发挥消费税调节高消费的作用。2006年4月1日中国对消费税进行了调整,木制一次性筷子、柴油税目作为此税目的两个子目,同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目。
4、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部分税目税率,现行11个税目中,涉及税率调整的有白酒、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几个税目。消费税税基调整仍然偏窄,今后应从节约型与环保型的社会需要,进一步拓宽消费税税基。
② 土地增值税立法
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予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第三条,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国有土地,是指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
③ 土地增值税是法律吗
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是指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所取得的增值额。土地价格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余额。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实际上就是反房地产暴利税,是指房地产经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在房屋销售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扣除开发成本等支出后的增值部分,要按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费。当前中国的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对土地增值率高的多征,增值率低的少征,无增值的不征,例如增值额大于20%未超过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200%的部分,则要按60%的税率进行征税。据专家测算,房地产项目毛利率只要达到34.63%以上,都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拓展资料】
(1)土地增值税只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对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不征税;(2)土地增值税既对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也对转让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产权的行为征税;(3)土地增值税只对有偿转让的房地产征税,对以继承、赠与等方式无偿转让的房地产,不予征税。解释: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具有“国有”、“转让”、“取得收入”三个关键特征。
④ 土地增值税完税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吗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属于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属于财政部发布的部门行政规章,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则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一般行政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高于部门行政规章,部门行政规章高于一般行政规范性文件。由于法律效力的差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则: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至于规章以下的一般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仅具有参考意义。
⑤ 土地增值税不能转嫁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人头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收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区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但观点也不尽一致。有的以课税主体为标准,认为凡纳税人与负税人相同者,就为直接税; 反之则为间接税。有的以立法者意图为标准,认为凡立法者预期税负不能转嫁的税,为直接税;反之则为间接税。有的以税收好为标准,认为凡好于财产和生产经营所得的税为直接税;反之则为间接税。
【法律依据】
直接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分类方法是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的。所谓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属于直接税的这类税收的纳税人,不仅在表面上有纳税义务,而且也是实际上的税收承担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在世界各国税法理论中,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
间接税
税收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区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但观点不尽一致。有些人从管理角度上来解释,认为直接对最终纳税人所征收的税就是直接税,而要通过第三者(如批发商)征收的税则是间接税。按这种解释,所得税是对收入取得者征收的税,没有经过第三者,称之为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不是对消费者征收而通过了第三者,这些税就是间接税。也有人依立法者的意图为标准,凡立法预定税收负担不会由纳税人直接承受,而可以顺利转嫁给别人,这些税就是间接税;而立法者的意图是使某种税的纳税人即是税负实际负担者,不能转嫁给别人的,为直接税。这种分类方法实际是主观判断,立法者不能预期到什么税能转嫁,有些预期能转嫁的在实际上无法转嫁,而有些预期不能转嫁的则可以转嫁。还有人以税源为划分标准,对收入征税的就是直接税,而对支出征税的则为间接税。按这种分法,所得税为直接税,消费税为间接税。
特点编辑 语音
直接税以归属于私人(为私人占有或所有)的所得和财产为课征对象,较之对流通中的商品或劳务的课税而言,有突出的优越之处:
1.直接税的纳税人较难转嫁其税负。
2.直接税税率可以采用累进结构,根据私人所得和财产的多少决定其负担水平;同时,累进税率的采用,使税收收入较有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自动平抑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
3.直接税中的所得税,其征税标准的计算,可以根据纳税人本人及家庭等的生活状况设置各种扣除制度以及负所得税制度等,使私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
因此,直接税较符合现代税法税负公平和量能纳税的原则,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满足具有特殊的调节职能作用。
⑥ 土地增值税的立法原则有哪些
一、土地增值税开征意义
1)、适应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2)、可以有效抑止炒卖炒买土地版的投机行为
二、权土地增值税的立法原则
1)、有效抑止投机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2)、保护正当创立者利益的原则
3)、普遍征收的原则
⑦ 土地增值税拟立法 集体房地产纳入征税范围
近日,财政部公布《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土地增值税将启动立法进程,从《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那么,集体房地产被纳入征税范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清算环节的调整,又将对房企有何影响呢?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使税制与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土地制度改革相衔接,《征求意见稿》将集体房地产纳入了征税范围,同时,拟取消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使立法前后集体房地产负担总体稳定。
与《条例》相比,《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变化:集体房地产纳入征税范围;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增加地方政府对普通住宅、集体房地产享受减免税的权限;明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申报纳税期限,清算环节由应清算与可清算合并为应清算;征收管理模式变为后续管理。
“这些变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利益方在业务模式及税务合规性要求上可能带来的影响。”普华永道中国企业税务服务合伙人朱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例如,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征求意见稿》中不再区分“应清算”和“可清算”的情形,而是合并为“应清算”的六个条件。这对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既要避免因延迟纳税申报而产生的滞纳金及罚款风险,也需要考量清算后再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务影响。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国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对申报纳税及清算环节更具强制性,相比现行《条例》更加严格、规范,这将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房企的资金压力,可以起到抑制房企过度粗放开发、经营灰色空间等作用。虽然短期内会降低房企的资金利用率,但长远来看将更有利于房企把握开发经营节奏、防控资金风险。
“《征求意见稿》将征收管理模式变为后续管理。”普华永道中国企业税务服务合伙人王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现行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清算审核的做法,调整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应自行完成清算。该征收管理模式的变化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风险,若税务机关在事后监管、稽查中认为需要补缴土地增值税的,企业将面临税收滞纳金、罚款的税务风险。由此,纳税人需要在前期环节更注重对相关政策与操作口径的把握、资料的准备、内部风险控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地方政府对普通住宅、集体房地产享受减免税的权限。
在中央税收优惠层面,延续了现行的免税政策:建造增值率低于20%的保障性住房;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收、收回的房地产。在地方税收优惠层面:将建造增值率未超过20%的普通住宅免税的规定,授权省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决定减征或是免征;就集体房地产,赋予了省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较不发达、地价水平较低地区减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权限。
朱虹认为,《征求意见稿》对决定普通住宅是否予以减免税权限的下放,若未来地方政府对其不予免征,则会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增加。
另外,王魏表示,对于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房地产项目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税的问题,由于此前缺乏国家法律法规层面的明确规定,各地税务机关在文件解读和征收管理上存在差异,给征纳双方都带来不确定性。希望本次在土地增值税立法环节,能对该问题有更明确的指导意见。
⑧ 还有哪些税没有立法
没有立法:《增值税条例》《消费税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印花税暂行条例》《进出口关税条例》
已立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船舶吨税法》《车船税法》《环境保护税法》《资源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契税法》《耕地占用税法》
正在立法: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或正在征求意见的有《土地增值税法》《印花税法》《关税法》
⑨ 人大立法有哪几个税种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个种(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税 ),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和船舶吨位税这6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其他绝大多数税收事项都是依靠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来规定。
(9)土地增值税立法扩展阅读:
15个国务院制定
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消费税 《消费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第135号令发布,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第136号令发布,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资源税 《资源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第139号令发布。
城镇土地使用税 于1988年9月27日经国务院第17号令发布,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修订条例内容。
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
房产税 于1986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文件国发〔1986〕90号发布。房产税条例规定,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但近年,为调控房价,上海、重庆等地开始试点对个人住房征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车辆购置税 2000年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印花税 1988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11号令发布。
契税 1997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
耕地占用税 2007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511号令通过并发布。
烟叶税 2006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464号令通过并发布。
关税 1985年3月7日,由国务院发布。1987年9月12日,由国务院修订发布。1992年2月28日,经国务院第九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1992年3月18日,国务院第96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决定》修订。
船舶吨税 2011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610号令通过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