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薄作者

道德薄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2-13 14:13:15

道德经的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著有作品《道德经》。

⑵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

老子:男,汉族,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世称"李耳"、"李聃"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版春秋时期楚国苦县权(今河南陈州)人,另一说为:山东曲阜人。生卒年月,失载。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曾长期在洛阳工作,担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学而闻名,鲁国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请老子为其著《道德经》,后归隐于景室山。东汉时张道陵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教始祖,演变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⑶ 有关道德的故事

1、苏武牧羊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戚继光勇抗倭寇

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3、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4、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5、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⑷ 道德经的作者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流传的各种版本之间差别或大或小。该书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最多的经典。
其一,它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们的个人修身达到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等境界,如何让人们的处世达到以柔克刚、不求而得、天人合一等等境界,如何让君主的治国达到为无为而治、德善德信而令百姓莫之令而自均等等境界,以至于如何用兵、如何让天地万物各展本性、并行不悖、即长且久等等境界。
其二,它主要阐述了天地的本源“道”,“道”是最高层次,既是内存也是超越。以“无”为本,以“有”为用,有无一体而衍生、主宰天地万物运行,“道者,虚极之妙用”。个人修身要虚无致静,才能“无”,进而可以无所不能、天人合一,治理国家要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对百姓实行“虚其心,实其腹”等政策而取得天下大治。

⑸ 道德经作者是谁

老子
《道德经》,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回释老子答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老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

⑹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

《道德经》,又抄台《道德真经之》、袭《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泰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⑺ 《道德经》真正的作者是谁

touxing10134 :你好。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版李姓,名耳,字伯阳,楚国权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故后人称之为老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注:相传老子生下来时,白头发、白眉毛,所以称【老子】。

⑻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需要详细资料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热点内容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
法学背书知乎 发布:2025-02-05 10:16:42 浏览: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2-05 10:08:49 浏览:990
省司法厅张敏 发布:2025-02-05 10:08:43 浏览:375
公司监事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5 10:03:50 浏览:68
日本古代刑法图片 发布:2025-02-05 10:03:05 浏览:104
司法考试考点组 发布:2025-02-05 09:29:15 浏览:780
术前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5 09:27:47 浏览:399
法院康翻身 发布:2025-02-05 09:25:35 浏览:856
崇阳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8:55:02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