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逍遥游

道德经逍遥游

发布时间: 2022-02-14 03:03:37

① 庄子的《逍遥游》主要讲的是什么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1)道德经逍遥游扩展阅读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鄙视高官厚禄、死抱皇恩厚爵,否定现实,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

对统治者以功爵笼络贤能的伪善给予深刻的揭露,对后世散文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使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寓言体论说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② 我想要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齐物论》《萧遥游》带解释的哦

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道德会元》为余至今所见离老子原意之最贴切者
节选:
【道可道,非常道】开口即错。(这里需看序)
【名】唤做甚么?
【可名,非常名】唤作一物即不中。
【无名】道也,
【天地之始】先乎覆载。
【有名】强名曰“道”
【万物之母】生生不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无心运化。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音叫。有意操持
【此两者】于不见中亲见,于亲见中不见,
【同出而异名】一体,一用。
【同谓之玄】体用一源。
【玄之又玄】形神俱妙,
【众妙之门】百千法门,皆从此出。
上一章,虚无自然真常之道,本无可道,可道之道,非真常之道。元始祖炁化生诸天,随时应变之道也。道本无名,可名之名,非真常之名。天地运化长养万物,著于形迹之名也。虚心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有心运用则能见有名之徼。妙,即神也。徼,即形也。知徼而不知妙则不精,知妙而不知徼则不备,徼妙两全形神俱妙,是谓玄之又玄,三十六部尊经皆从此出,是谓众妙之门,且道此经从甚么处出?咄!
颂曰
昆仑山顶上,元始黍珠中,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君通。

《齐物论》、《逍遥游》皆属于《庄子 内篇》
可观 明人 焦竑 撰《庄子翼》与上文一样,有注解
节选:

内篇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郭注:鲲鹏之实,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达观之士,宜要会其归,而遗其所寄也。鲲之化鹏,非冥海不足以运其身,非九万里不足以负其翼。此岂好奇哉。直以大物铃生於大处,大处必生此大物,理固然者。翼大则难举,故搏扶摇而后能上九万里,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也。野马者,游气也。野马、尘埃皆鹏之所凭以飞者。夫天之苍苍,竟未知便是天之正色耶。天之为远而无极耶。鹏之自上以视地,亦犹人之自地观天,则止而图南矣。言鹏不知道里之远近,趣足以自胜而逝也。

③ 论语道德经逍遥游孙子兵法离骚个都是谁写的

论语是孔门弟子编写的,道德经是老子写的,逍遥游是庄子写的,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离骚是屈原写的。

④ 关于老子《道德经》《老子想尔注》,庄子《逍遥游》《养生主》这几本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478672.html 去这里下《老子合集》以及其他的电子书籍吧,有的没出版,未必书店买得到。

⑤ 求道德经及逍遥游原文和译文,请发到我邮箱里[email protected]

已发送,请查收。

⑥ 庄子的《逍遥游》是不是像《道德经》一样具很有研究价值的著作吗

《庄子》中的《逍遥游》无论在文学还是哲学上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无所待”的思想让人“神游万仞,精骛八极”;而其“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修心的较高标准。我觉得,《逍遥游》不应该被我们刻板的研究,而应该被给以灵魂的融入。当我们的思想和它的每一个文字融合在一起遨游天际之时,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形态便引领着我们回归了道家的根基——自然。 追问: 那他是否与老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回答: 思想上是继承 《老子》 。手法上,善于用寓言阐述哲理。个人认为,《庄子》较之于《老子》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感情色彩。
满意请采纳

⑦ 问:问:道家思想中: 《道德经》与《逍遥游》的主体思想区别在哪儿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区别又在于哪

老子庄子思想都是一致的,与道与神合一后,才能无为,我们先让自己开悟吧

⑧ 老子道德经庄子逍遥游孙子孙子兵法,请问他们的思想中心是什么

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对规律的探讨和总结。老子道德经和庄子是对人间社会和宇宙规律的思考和探索,孙子兵法是对战争和军事方面战略战术的探索和总结。都是对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⑨ 逍遥游承袭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什么文学特点

1,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顺道而行、无为、去己等思想,这些在《逍遥游》中都有承袭。
2,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逍遥游》气势弘大磅礴,用鲲鹏这些虚构的神话形象,写出其伟大,反衬“小知不及大知”,也反映出鲲鹏仍不能做到“无己”、有外物束缚的境遇。
3,性格:不图名利、逍遥自得。主张:忘却名利和自我,达到“至人无己”的境界。态度:对以利争夺的人的嘲笑和对“小知”者的讽刺。
4,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各派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庄子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窈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但不能找到从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就希望人能够达到绝对自由的地步,成就“逍遥游”。庄子本人生活贫穷,但安贫乐道。他视名利为腐鼠,只想活得逍遥自在。因此著此《逍遥游》。

⑩ 《论语》《道德经》《逍遥游》《孙子兵法》《离骚》是谁写的

《论语》——孔子的学生整理出来的。
《道德经》——老子的作品
《逍遥游》——庄子的作品
《孙子兵法》——孙武的作品
《离骚》——屈原的作品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考点组 发布:2025-02-05 09:29:15 浏览:780
术前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5 09:27:47 浏览:399
法院康翻身 发布:2025-02-05 09:25:35 浏览:856
崇阳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8:55:02 浏览:47
雨水污水分流法规 发布:2025-02-05 08:48:05 浏览:632
经济补偿金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5 08:34:53 浏览:979
法律非法学就业 发布:2025-02-05 08:28:51 浏览:380
合同法第79条规定 发布:2025-02-05 08:01:58 浏览:693
1986年到1995年的劳动法 发布:2025-02-05 08:00:27 浏览:450
广东立法征用 发布:2025-02-05 08:00:25 浏览: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