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未检法治课

未检法治课

发布时间: 2022-02-15 03:24:17

㈠ @同学们,未成年人网上法治课堂,来喽!中的BGM……跪求!谢谢

可是你看到了,我会递先帮你找一下,他找到那个转发给你

㈡ 不上道德与法治课算犯法吗

从法律上来讲,不涉及什么违法行为问题,不过,有可能违反相关规定的

㈢ 都说依法治国 不许违法 依法这个 依法那个的。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没有法律这门课 怎么学呀

依法治国的理念也是2004年左右才确立的,以前公民的法律意识没那么强,后来国家意识到要加强法治建设,才逐渐进行普法的。如果想要看法律方面的书,在书店、网上都是可以买到的。

㈣ “法制课”还是“法治课”

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

㈤ 警方刑事案未处理已经4个月我想要给法制课报告情况说

既然说是刑事案件,那就是指警方应该立案侦查了,这个情况下警方应该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否则应该已经递交检察院了。因为4个月已经远超警方可以羁押的期限了。

㈥ 哪里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讲座稿

1. 男孩虽然15岁但是要看该男孩对女孩的侵害属于何种性质,如果构成强奸性质,则该男孩就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量刑上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如果男孩的伤害性质不构成刑事犯罪,则受害方家属可以向派出所做工作,由派出所报公安局劳动教养委员会,争取对该男孩进行劳动教养。
3. 除去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的责任不提,民事责任还是必须要承担的。在考虑民事责任的承担前,首先要确定一个问题就是该男孩的监护人到底是谁?第一,该男孩的父母是否还健在,不论其是否离婚,只要是健在就需要承担监护责任。可以女孩的名义向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进行索赔;第二,如果孩子的父母双亡,则可以顺位选择其监护人进行诉讼索赔。
4. 索赔时既可以要求赔偿由于伤害造成的治疗损失,也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5. 目前,应该抓紧时间带女孩到公安机关认可的鉴定机构作伤情鉴定,如果构成强奸或者伤害,公安机关就必须立案。同时也为民事索赔诉讼积累了证据。
6. 如果直接到法院起诉,可以选择形式和民事两种方案。如果选择刑事则需要进行自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93年的司法解释,尽量证明书与证据清楚的轻伤害,不要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这种程序下不赔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关键是能够确定其监护人,找到赔钱的。
7. 建议去找当地的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或者妇联,毕竟是一级组织,法院多少会给点面子。而且这一类的组织多少会承担一些法律援助
8. 如果在北京就直接找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吧,和他们打过几次交道,还是办人事的。他们有时候还是很有影响的。

㈦ 为什么学校里没有法律课

我们在某个行业做事就要先学习这个行业的标准规范,为什么我们进入社会前学习的不是这个社会的法律法规。如果说小学生还在识字阶段,没法理解深奥的法律文字,那么初中生、高中生为何就不能学习法律课程呢?一个学期学一本通用法律,12本法律都学完了。不求全部熟知,有个基本了解也可以啊。有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大家就可以都用法律来说话,就有了共同的解决纠纷的通用语言,不再胡搅蛮缠,胡乱行事。有人说,没时间学习法律课程;那为什么就有时间学习政治课程。糟粕一样、垃圾一样无用的政治课程学习他有什么用?物理、化学、数学课程搞得那么深奥有什么用?学完没几年就全忘了,完全用不着,还造就了一批爱钻牛角尖的人。

为何不把法律作为一门必须课、必考课,这样对于建立一个法治社会难道不是最基本最便捷的方式吗?这样法律就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了。有人说大学都开了法律课啊?可是,大学的法律课也只有一个学期,而且那种课程还有人学吗?而且能上大学的人有多少?普及法律还得从初中、高中就开始。小学也可以开,以漫画案例来教学。升学必须考过法律课。这样,法治才能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㈧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守护明天》将在央视开播

8月30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别节目——《守护明天》在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举行首映式。

部分师生以及学生家长观看首映式后纷纷表示,《守护明天》表现手法新颖,取材真实,专家点评深入浅出,给自己带来强大视觉冲击和直观心理感受,深受启发。节目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体现出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关心与关爱。

希望通过节目,能有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㈨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讲座稿

路过复,顺便谈自己观点。
靠法制律,首先法律的定义,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
不难看出,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维护社会公秩良序的力量,一种规范,是人类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人,是创造这一产物的主体,社会形态千姿百态,人的思想活动匪夷难测,所以,如果说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仅仅依靠法律这个已经定好的思路去做某件事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法律只能规范人的行为,而不能控制人的意志。
靠自己,当然得靠自己,任何法律你再怎么强调再怎么任意,我不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如果法律规定抽烟是犯罪,那我自己不去抽,再怎么样也追究不了我责任。靠自己也离不开靠法律,比如说你由于年龄、经验等原因,错误地把犯罪的事情当作没有犯罪,那么你将会被追究责任。
所以,综上所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单方面说是靠法律是靠自己,我认为,还是要在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里面,既要用法律武器来做后盾、保护, 又要靠自己,才能真正地做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公派出国读博 发布:2025-02-05 04:33:25 浏览:832
刑法二百一十条 发布:2025-02-05 04:18:29 浏览:512
方涛律师 发布:2025-02-05 03:29:28 浏览:288
法院审执运行 发布:2025-02-05 03:26:23 浏览:366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