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主要讲什么
『壹』 道德经是讲什么的
道德经全篇阐述的是“道体”和“道用”的关系,但是“体”是万物之源,万物是”用“的”内容“,”体“无形象,没法说,因为一切思维、言语、文字乃至形色音声等等所有万事、所有万物都属于--“用”的范畴,所以开篇点出:道,可道,非常道。用语言(内容)来阐述道(本体),是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来理解这些文字的,老子之意,全在文字之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什么呢?
道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个东西---“心”,这里的心不是思维意识,只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暂时用一下,借以说明问题。道,每个人都有,修之不增,损之不减,非圣非凡,超凡超圣,勤而行之、半信半疑、大笑之无一不是道用,故曰:不大笑不足以为道。
众生都有心,但是内容喧宾夺主,本体被忽略了,你是谁?不问你名字。每个人在乎的都是”我的”
却忽略了纯粹的、不可替代、无形无相的“我”,“我”只是一个颠倒的“感觉”,是本体产生的内容之一,何为我?
借用佛学的说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内容),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本体)。相在目前,非相何在?诸法实相,不离汝心。
若要会道,须得无心-----------思维意识,正是障碍我们亲触大道的贼首,所以各宗各派的修行者都要借用“静坐”来涤除思维的困扰,用观来止心----以楔出楔,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你意志力强大,能够把思维专注在一个点上,时间久了,自然心光呈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最后强调一点,道德经这类书,单纯用动脑筋(思维意识)的办法去理会,是永远也摸不着边的,所谓---非思量处,识情难测,里面的道理真的很深。
『贰』 道德经主要内容是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回《道德经》就被奉为答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叁』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内容想要人们明白什么道理
道德经主要讲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从中回学到。道德经答由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贯穿全书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辩证,想要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去想事情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的精神。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道德经主要讲什么扩展阅读: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肆』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道德经》,复又称《老子》、制《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伍』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了什么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传世名作,这本传世名作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经问世,便在诸子百家间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在后市,道家老子思想更是以道教为主要载体,穿越千年时光,流传至今。那么《老子》一书主要讲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大”,但我们也可以概括着说。不同视角之下,我们可以说《老子》整本书在讲“道”,也可以说《老子》整本书都在说“无”。
3、总结
也就是说,当我们就《老子》一书中内涵的道家老子学说体系来看,可以说这本书主要在讲“道”。但即便是“道”这个名字,也是老子强行取的,毕竟“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就以研究世界本原的视角来看,可以说《老子》一书在讲“无”。
当然,以上也是个人的一点小心得,也仅仅是选取了两个角度来说《老子》一书中的主要内容,不同视角之下看到的“宝藏”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不同观点很正常。千人千面,期待我的看法可以给您带来一点点收获,如果有不同看法也正常,欢迎交流讨论。
『陆』 老子道德经主要讲的什么
《道德经》上篇讲道,下篇讲德。道是法则,德是体现。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柒』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包罗万象,他包来括宇宙及万物的起自源于归宿--生于无而又归于无;治国修身之道(这个里面讲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
为官从政之道。我曾经说过,君子用《道德经》无为之用,小人用《道德经》害人害己之用
可以说,真正读懂了《道德经》,上可得屠龙之术,下可修人生之境,精神会得到无限的自由与洒脱,当然还可能成为你工作、生活中的妙用法典。建议研究一下,不过慎为小人之用。
『捌』 《道德经》讲了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版仅是宇宙之权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