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
A. 如何做好依法治国 依规治党宣传氛围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做了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B. 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回处理国家各种事务答。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 要坚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把什么挺起来,立起来
时间:2015年6月4日
场合:在听取二〇一五年首轮专项巡视汇报时的讲话
要坚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使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真正得到落实。
D. 如何落实依法治国,依纪依规管党治党要求
一是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的领导和重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格局。纪检监督机关必须妥善处理好纪委与同级党委、上级纪委的关系,既要落实查办案件坚持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又要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争取党委在政治、思想、组织上对重要案件工作的领导,得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支持和宏观上的统筹安排,提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排除外界干扰,顺势推进办案工作。
二是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各级党委都成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作用和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凝聚反腐合力。
三是要督促下级党委履行好主体责任。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是管党治党责任的两个重要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督促和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当成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要持续抓好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责任制检查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党委书记向纪委全会述职述廉等多种形式,督促和推动主体责任的落实,并加大落实主体责任的责任追究力度,用主体责任的落实来进一步强化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E.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一体推进
只是说说罢了'党,国,都在北京城,地方得不到党的宠爱,与关怀,中国立法'行政规章,地方法规'泛滥成灾,用之与民,的所剩无几,怎么推进,怎么治国,!
F.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是党为完成一定时期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 按政调整范围的大小来划分, 党的政策可分为总政策、 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就国内政策来说, 可以分为经济政策、 民族政策、 宗教政策等等。 党的政策则直接影响甚至指导法律的制定, 乃至成为某一具体政策的基本内容。 与此同时, 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 也必然领导人民遵守法律。 中国共产党从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来讲: 首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共产党执政地位决定了其政策理所当然地在国家生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对国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起着不可代替的指导作用。 同时法律又对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制约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 互为根据。 其次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形式。 实践证明, 法律是定型化、 规范化、 条文化的党的政策, 便于国家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党的政策, 从而正确地执行和拥护党的政策。 政策法律化, 使得政策不仅具有政策属性, 同时又具有法律的属性,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党的政策在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法律是在总结党的政策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从而使党制定与实施政策的目的得到全面的实现。 一方面党的政策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 法对党的政策具有制约作用, 党纲总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这一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制定和实施政策不能违反法律, 要避免党的政策和法律出现矛盾的问题。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严肃性、 稳定性和连续性。 我国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同时起步, 尽可能避免改革政策和推进依法治国的矛盾。 依法治国要求转变改革方式, 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 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将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G. 依规管党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什么
依法治国首先是执行党的政策。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专本方略,依规治党是管党治属党建设党的重要原则。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相依共存、相促共进,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规治党。
党规和国法在规范要求和制定程序上都体现了人民的根本意志,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党的政策在党内是通过党规党纪来体现和落实的,在国家治理中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先导和指引。因此,依法治国首先是执行党的政策,依规治党最终也表现为依法治国。
在依法治国、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的大背景下,党规党纪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按照法治思维和方式来进行。“没有党内规则自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党就必须带头遵法守法。“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
H. 如何正确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建设问题在整个国家治理当中有重要地位,如果执政党的建设搞不好,整个国家也没有办法进行治理.”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讲是对执政党自身提出的要求,而从严治党很重要的是怎么规范执政党的权力,两者的目标相吻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我们党依法执政、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
I. 如何看待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
一个国家,法律只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而一个政党则有一些党内的内规矩,尤其像中国共容产党这样的执政党。这不仅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还源于党的历史和历史经验,以及党对中国现代化的追求和塑造。在革命时期,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来自贫苦农民,他们有很多优点,但缺乏组织纪律性,非常散漫。关于这一点,党的领袖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以及之后的新中国建设中,一直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包括党的组织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建立了一系列的党纪党规。
不光是农民,社会其他阶层的人,包括工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甚至著名的资本家如荣毅仁先生,都是在忠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前提下,加入党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成为毛泽东所说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如果共产党的党员不能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党的组织就很难有凝聚力,甚至遇到问题就会瓦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就没有了核心力量。
J. 谈谈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法同国法的关系进行了新阐释,肯定了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显示出以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党,从严治党。治国先治党,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不必可少的前提。实现依法治党,既要“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更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党规党纪必须严于国家法律。作为一个政治坚定、组织严密、有铁的纪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严明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对依规治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学法用法的好榜样,才能让全社会获得尊法、守法、用法的标杆,激发起对法治的信心和对法律权威的认同。今年以来,党中央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一查到底,对“四风”一反到底,已成为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并取得了巨大的反腐成效。事实说明,党只有做到了从严治党,才能担纲起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任。当前,我们必须继续以持之以恒地态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以依法治党推动依法治国,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法治“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