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法学前
A. 在儿童语言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和语言+样本分析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3
B.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测量法有何优点
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客观,简明,真实,能反映出一个平均的调查结果。而且测量法一般有具体的量表,实施起来较容易。
C. 试析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等各有哪些优缺点。
1、实验法
优点: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缺点: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测验法
优点
迅速。心理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和他的各种指标。
比较科学。心理测试比较科学地了解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比较公平。员工招聘中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倾向,但心理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不公平性。
可以比较。员工素质的高低通过智力测试以后,测试结果可以比较,因为用同一种心理测试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可比性,而其他的方法往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没有可比性。
缺点
可能被滥用。心理测试虽然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手段,但是也可以被人滥用。
可能被曲解。有的时候,测量了某一结果,曲解以后,对某人的心理活动和以后的行为都可能产生不良结果。
3、个案法
优点:它能充分包括个案信息。它可以证明或发现“规则例外”。个案研究往往显得比较有权威和可靠。
缺点:它只描述行为而不探讨行为的内部机制。个案研究涉及的是独特个体生活中的独特事件,因此,没有理由期望在研究限定的条件之外,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个案研究容易产生误差。
(3)测验法学前扩展阅读
个案法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D. 运用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下:
1、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
2、注意系统原则,即是把学前儿童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与此同时,研究时需要把儿童的某些心理现象放入各种心理现象的整体中考虑。
3、遵循适宜性原则,即用于研究的任务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同时,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任务要具有项目的针对性和特异性,不对儿童提出额外的、非目标性的要求。
4、遵循伦理性原则。
5、研究者在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各个环节都要谨小慎微,制定观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不能够想当然地行事。
6、由于儿童心理活动不稳定,因此观察应反复进行。
常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评价方法:
社会心理测验根据测验的目的可分为筛查性及诊断性两大类。
筛查性测验仅筛出正常或异常,异常者要进一步的进行诊断性的检查及病因诊断、治疗。筛查性方法快速、简便,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筛查出有问题者,可进行诊断性测验,一般可以得出发育商或智商。
社会心理测验的结果仅仅反映了被试者当时的情况,而不能预测将来的智能水平。测试的结果受到主试者的态度,测试过程中的气氛,受试者的健康、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试的结果仅为潜在能力大略的反映,不能认为是固定不变的。
一种测试方法经过信度验证、 效度验证、标准化等复杂的步骤才能应用,因此测试人员对其测试方法和评分不得公开、宣传或介绍,防止知情者预先练习,或教师、家长以测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使测试方法失去使用价值。
E. 学前教育评价的环节和步骤有哪些简答题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F. 学前教育测量法名词解释
测量法,测量物体的方法
《学习自然测量》是学前班的一节测量活动课,目的是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懂得运用测s量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多少等,从而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细心的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半幼儿对数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长短、高矮、粗细、多少等还很模糊,如小朋友站在一起有的高、有的矮,小朋友只是有个直观印象,但到底高多少、矮多少还很陌生,绳子有的长、有的短,但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小朋友也不知道,因此小朋友学习自然测量很有必要。
G. 最早把测验法引入教育研究的是谁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了《心理与社会测量理论导论》,将测验法引入教育研究, 且专门讨论了“学前儿童测验”问题。
H. 学前教育的三大核心观是什么它具体包括内容
学前教育的三大核心观是指: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的特点。
思维分析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是每个阶段的核心,培养孩子对基本分析问题的认知.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人格品质,还有创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内容主要包括:
(1)学前教育科研活动的性质、特点、类型和原则等基本原理。
(2)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活动的设计和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学前教育实验和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主要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和对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I. 什么是测验法
测验法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测验法的基本要求是信度和效度,即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和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被测试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品质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心理测验领域已出现了明显的计算机化的趋势,如在机上施测、自动计分、测试结果分析等。
(9)测验法学前扩展阅读:
心理测试形式
1、智力测验
对人的一般认知功能进行测量,测验结果常用一个商数,即IQ来表示。智力测验一般包括知觉、空间意识、语言能力、数字能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内容,要求受测者运用比较、排列、分类、运算、理解、联想、归纳、推理、判断、评价等技能来解答测试题。
2、职业能力测验
从内容上看,与职业活动效率有关的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运用、数理能力、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知觉速度等。职业能力测验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如美国劳工就业保险局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专门职业能力测验,主要用于职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
3、创造力测验
一般而言,发散性思维为创造力的基本操作模式。创造力包括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流畅力、变通力、精致力、敏觉力和独创力。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施测,如单词联想测验、物件用途测验、寓言测验、模型含义、远隔联想等。
J. 学前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