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发布时间: 2022-02-16 17:10:14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1~8

BADADBDC

2.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朴亮失足的案例具体内容

朴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备受家人宠爱,逐渐养成飞扬跋扈、蛮不讲理的恶习。他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夜不归宿。此外他烟酒不离手,经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逛歌舞厅。家人规劝朴亮,可他毫不在乎的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出事的!”一天,朴亮偷拿了家里100元钱,父亲打了他一巴掌,朴亮觉得委屈而离家出走,在火车站附近开始了偷盗生涯。4年后,朴亮在盗窃时被抓,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3. 职业道德与法律

1、秦某抄的行为直得肯定!这一点不用质袭疑他,只有这样的人变多,社会才会永远向上走。
2、作为未成年人,或者说与犯罪分子相比处于劣势的人来说,保护自己才是首要的,在此之后才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现在我国的公安机关手段算比较高明了,一般财产型犯罪行为,也都能及时破案、抓捕,完全没必要有过激的行为刺激罪犯。如果面对一些严重的人身伤害型的犯罪,尽可能把罪犯想的恶一点,现在正当防卫也比较好认定,如果能阻止犯罪,请尽力反抗。

望采纳,谢谢!

4. 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5. 职业道德与法律主要内容有哪些

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出发点;
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坚持准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提高技能、参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化服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归宿点。
笑望采纳,谢谢!

6. 职业道德与法律。

我认为道德与法律两者虽都具有约束作用,其本质区别在于主动和被动即道德是人内心的约束人们不去做什么,而法律则是被动的约束人们不能去做什么。

7. 1.《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三个字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就是创造和依法

8. 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感想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有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一、中职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社会第一线--的德艺双馨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实质就是就业教育。近几年,随着中职扩招,中职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生源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在校的中职学生大多能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职业素质不容乐观。
我曾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本校学生中进行调查,有关调查数据显示:(1)没有明确目标。在回答,“为什么来职校”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地方去”或者是,“家长让我来的”和“看见别的同学来我就来”,(2)没有职业概念。一半的学生在回答“来职校后干什么”时,回答的是“不知道”,“混呗”。不知道职业概念及要为自己的将来职业做准备。(3)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行为无度。表现在部分同学不求上进、成绩差、迷茫、上课睡觉、攀比打扮、吸烟。(4)无视纪律,为所欲为。有的学生乱交朋友,忙于早恋,沉湎于网吧;以大欺小、勒索钱财;打架斗殴,聚众闹事。据资料调查,就极端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而言,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非常严重。有的地方恶性案件越来越多,手段极其残忍。一些年轻的罪犯,有的就是在校中职学生。学生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控制,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出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不外乎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这从反面说明,必须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中职德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如何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课
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要积极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源,坚持习之以知、动之以情、树之以信、练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教育教学观。针对礼仪、道德、法律三块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合作,共同打造了生机勃勃的实效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1、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按礼仪办事的行为习惯。礼仪是道德的外化,道德可以通过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己,其特点是易理解掌握,难养成行为习惯。职校生教学需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课前预习、课中进行知识建构、礼仪实训、课后学以致用的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如第一课中“让别人悦纳我们”的教学:我把全班分成实力相当的六个小组,在课前下发任务清单:三个小组分别运用交谈礼仪、电话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来诊断特定情境下当事人行为的正误,另三个小组对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以上三种礼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分析。
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课前预习的成果,教师澄清学生理解的误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礼仪,学生进行训练,设置实训任务,按礼仪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演练去同学家过生日的系列情节。最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评价后,下发作业,要求学生主动与师长按礼仪要求进行交谈。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践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德育如果回避现实生活中道德选择的多样性与德育规范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就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信任危机。所以,我们始终坚持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层次的道德现象作为问题情境,尤其是将学生困惑的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导入到课堂中,在激发学生道德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以此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学会正确选择,勇敢地践行,成为一名有道德的人。
3、以案学法,筑起合格公民的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强制的道德。在法律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公民的身份,紧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典型事件为案例情境,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例说法,让学生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来学法、知法;以法护行,让学生进行迁移性学习,运用法律理性维权。
4、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德育来自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礼仪、道德、法律在生活中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规范和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所以,我们开展了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综合地运用礼仪、道德和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德育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规范约束,而且是对个体生活的发展与提升”。德育是一种关怀,是心与心的交融;德育是一种化育,是等待花开的历程;德育是一种享受,是真善美的绽放;德育教师从事的是经营人性的最美职业,德育之重、德育之美、德育之难,都激励我们在教育实践的大潮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终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9.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什么课

不是专业课范围,但那门课很有意思,可以学到有关法律的东西,很有用

热点内容
法院审判部门 发布:2025-02-04 22:39:56 浏览:385
法治宣教外包 发布:2025-02-04 22:30:31 浏览:541
肛门周围长猴子土方法治疗 发布:2025-02-04 22:22:02 浏览:805
政府制定规章的程序 发布:2025-02-04 21:28:54 浏览:274
2014年陈印法规讲义 发布:2025-02-04 21:17:34 浏览:976
法官助理立案 发布:2025-02-04 21:13:45 浏览:177
房屋外墙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4 21:12:57 浏览:775
北京劳动法病假 发布:2025-02-04 20:26:20 浏览:373
行政法由哪两部分组成 发布:2025-02-04 19:15:17 浏览:543
经济法期末测试卷 发布:2025-02-04 19:07:38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