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制度与法学

制度与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2-16 19:28:10

⑴ “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有什么区别

法规是由国务院依照有关程序制定发布的各类法规的总称
制度是适用内部管理
他们的效力范围不一样,
大致来说是法规的效力>制度的效力

⑵ 法律与制度的关系

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并在法典内部以及法典与单行法之间形成一般与特别、指引与落实等顺畅的关系。可以说,只有通过法典化,才会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安排,否则往往会浪费立法资源,而且事倍功半

⑶ 法律法规与制度有什么区别

法律所指的是一个国家用来规范国家各方管理的一个政策。制度是内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容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按规定,从地位上说法律高于制度,但由于具体操作时,制度优于法律,制度是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执行起来优于法律法规,所以往往制度要高于法律法规。所以在我国往往强调的不是法律而是法制,即法律和制度的有机结合。

⑷ 企业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有何不同

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最大的不同点是,规章制度是由企业自行制订的,只对企业内部有效,而法律法规则是由国家制订,面对的是全国,其次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要以法律法规为准

⑸ 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有什么区别

法律制度更具体一些,通过文本条理性的规范要求,而法律体系,范畴更广泛一些、与法律有关的系统性的制度建设。

⑹ 法律和法规是什么区别制度和机制呢

简单地说:法律和法规的区别, 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
制度与机制: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机制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也可理解为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⑺ 制度和法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法律与制度的区别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的制定者是全国人大,而制度可以是任何主体。

2、效力和影响力不同。法律的效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制度。

3、二者使用范围不同。法律一般在全国通用,而制度只在某一单位或区域适用

4、违反后承担的责任后果不同。违法法律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或者行政等法律责任,违反制度只须承担单位内部管理责任。

制度一般运用在组织的管理,法律是国家管理的规范,法律调整范围要大于制度;

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公民、法人必须遵照执行,具有强制性,而制度一般没有强制性要求。

(7)制度与法学扩展阅读

1、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

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包括可辨别的正式制度和难以辨识的非正式制度。

2、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其神圣无比。

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3、法律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通过的制度。

制度按照程序制定、修改、通过就变成了法律。

⑻ 制度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起草并由国家主席签发主席令后颁布实行。制度是适用内部管理。

2、概念不同:制度最一般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效力和影响力不同。法律的效力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制度 。

4、使用范围不同。法律一般在全国通用,而制度只在某一单位或区域适用。

4、违反后承担的责任后果不同。违法法律须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或者行政等法律责任,违反制度只须承担单位内部管理责任。

法律:

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制度:

或称为建制,是社会科学里面的概念。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8)制度与法学扩展阅读:

制度:

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例如把选举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话,不同地方的选举制度,规则都有不同,制度主义者便会解释这是不同社会对选举价值观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倘若一个社会认为应该表达多元声音,重于执政效率等其他价值观的话,那么选举制度便会倾向设定于有利表达多元声音(例如:代表制),多个党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应民意支持而被选出。

制度的概念有一个盲点,就是难以解释制度改变的原因。多年来不同学者均尝试加以解释,如社会上规范性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历史的因素会导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终难以充分解释政治现象。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

法律: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

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热点内容
政府制定规章的程序 发布:2025-02-04 21:28:54 浏览:274
2014年陈印法规讲义 发布:2025-02-04 21:17:34 浏览:976
法官助理立案 发布:2025-02-04 21:13:45 浏览:177
房屋外墙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4 21:12:57 浏览:775
北京劳动法病假 发布:2025-02-04 20:26:20 浏览:373
行政法由哪两部分组成 发布:2025-02-04 19:15:17 浏览:543
经济法期末测试卷 发布:2025-02-04 19:07:38 浏览:580
锦州法律咨询在哪里 发布:2025-02-04 19:05:12 浏览:509
律师职业险 发布:2025-02-04 18:20:05 浏览:116
什么情况下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4 17:44:37 浏览: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