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
㈠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没有立法职能
1949年还没有人大 第一届政协就是行使的人大职能 具有立法权
9月21日到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62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毛泽东致开幕词。大会全体一致通过了下列重要议案:(一)全体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二)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三)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四)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一九四九年;(五)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㈡ 求老师解答:2003年以来,第十届全
D |
㈢ 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吗
人民政协不具有立法权。全国人大是立法机构。
人民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政协本身就是推动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从职能上来看,人民政协依据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围绕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民主决策开展政治协商,围绕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重大问题开展参政议政,有助于推动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
㈣ 人民政协的特点有哪些
一是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在“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方针下,尽最大可能地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吸收进来,达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目的,并在共同政治基础之上“求同存异”。
二是党派合作性。人民政协以党派团体为基础组成,各民主党派可以以政党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提案,开展参政议政的各种活动。人民政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履行各项职能,积极促进中国各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是民主协商性。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国家大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批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㈤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什么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
(5)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扩展阅读: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概括性表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㈥ 人民政协不能行使立法权决定权
D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因此不能行使立法权、决定权,故①③错误。
㈦ 人民政协的相关规定出现在宪法的哪个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 ...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 ...
㈧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8)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
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这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更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人民政协的建言献策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人民政协职能的履行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