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的社会道德缺失

中国的社会道德缺失

发布时间: 2022-02-17 13:31:56

A. 当今社会那些方面道德缺失比较严重

不顾集体利益一味追求极端个人利益,贪污腐败,欺诈偷盗,侵犯个人隐私,言行不一,不讲诚信,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哄抬物价,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滥砍滥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杂物,吸烟,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都对社会公德带来了负面影响。

B.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实

图书名称: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J)—高校社科文库书籍作者:吴潜涛等著图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图书品相:十品库存量:51本图书售价:29.10元图书原价:39.80元图书类别:综合类、其他类图书标签:当代中国调查人民出版社社科吴潜涛等著上书时间:2011-04-24出版时间:2010-04开本:不详页数:312页装订:平装ISBN:9787010088518配送:快递、EMS、挂号印刷品[配送说明]联系店主购物流程演示图书详细描述:字数:315000千字版次:1基本信息书名: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J)—高校社科文库原价:39.80元售价:29.1元,为你节省10.7元折扣:73折作者:吴潜涛等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4-1ISBN:9787010088518字数:315000页码:312版次:1装帧:平装编辑推荐《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运用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大规模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统计和客观地分析调查数据,比较研究了改革丌放初期与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水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分析了改革开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道德水平的变化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因素的关联性。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内容提要这是一部道德实证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运用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大规模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统计和客观地分析调查数据,比较研究了改革丌放初期与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水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分析了改革开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道德水平的变化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因素的关联性。本书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创新理论,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录前言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总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公民道德总体状况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调查结果二、调查中的相关因素分析第二节公民道德总体状况进步的原因一、道德进步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同步性二、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道德水平提高三、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三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l第二章公民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公民对“为人民服务”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的总体状况分析二、总体评价中的相关因素分析三、培育“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思考第二节公民对“集体主义”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的总体状况分析二、总体评价中的相关因素分析三、增强公民集体责任感的思考第三章社会公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社会公德状况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缺失现象二、现代人“缺德”主要缺诚心、公心和爱心第二节社会公德意识分析一、人与人的关系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公德的建设思路一、辩证看待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增强社会公德建设的责任感二、分析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思路三、找准社会公德建设的着力点,增强建设的实效性第四章职业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工作态度的总体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一、工作态度总体状况二、影响工作态度的若干因素三、提高职业忠诚度的几点思考第二节机关工作作风的总体状况、影响评价的因素与建议一、对机关工作作风的认可度二、影响评价机关工作作风的因素三、提高机关工作作风满意度的思考与建议第三节公民诚信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建议一、对“诚信吃亏论”的调查分析与建议二、对社会诚信度的调查分析与建议第五章家庭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公民孝观念状况调查与分析一、对孝地位和意义的认知二、对孝内容的理解三、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弘扬第二节公民邻里关系状况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结果二、邻里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三、城市新型邻里关系的伦理思考第三节公民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结果二、影响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因素分析三、加强对青年婚前性行为的正确引导第四节婚外恋状况调查与分析一、日益严重的婚外恋二、婚外恋现象的原因分析三、对婚外恋的伦理思考第五节公民隐私观调查与分析一、公民隐私观念的源起二、中国公民隐私观念的迅速生发三、对公民隐私观念的伦理思考第六章网络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网络应用中的道德问题一、网络主体的言论自由与责任担当问题二、网上的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三、主体的人格异化问题第二节我国网络道德状况调查一、网络自由度调查二、对待个人隐私态度的调查三、制定网络规范主体的调查四、抵制网络不良影响的调查第三节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现实对策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二、制定网络道德规范三、实施网络道德管理第七章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青少年道德的总体状况一、青少年道德总体状况良好二、青少年道德现状中的问题第二节青少年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的影响二、学校教育的影响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四、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第三节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一、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理念二、遵循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化规律三、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第八章公民对共产党员道德水平的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第一节公民对共产党员道德水平的总体认知状况一、公民对中共党员应有道德水平的认知与分析二、公民对中共党员实有道德水平的认知与分析第二节新时期党员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一、部分党员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二、党员道德建设面临新挑战三、党员干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第三节加强新时期党员道德建设的对策一、加强党性教育,注重思想入党二、加强修养教育,树立道德表率三、加强组织建设,创新监督机制第九章公民道德建设运行机制第一节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机制一、道德教育机制的理论与运用二、道德教育的合力机制运用三、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第二节公民道德建设的宣传机制一、宣传机制现状调查二、科学运用宣传机制第三节公民道德建设的调控机制一、道德建设调控机制调查二、加强道德调控手段的若干思考第四节公民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一、道德评价问题的提出二、道德建设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后记作者介绍吴潜涛,男,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日本伦理思想与日本现代化》(专著)、《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主编)、《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主编)等。主要译著有:《伦理学概论》、《东西方伦理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近100篇。文摘序言

C.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D. 最近几年的社会道德缺失案例

小月月事件 李刚之子

E. 中国人的道德缺失是传统文化造成吗

中国人的道德缺失并不是传统文化造成的,相反在外来文化理念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国人淡忘了、遗弃了,这也是道德缺失一种因素。再有就是信仰的丧失、崇拜的坍塌、教育的缺失、宣传的误导、现实的扭曲、金钱至上、利益当先、、、、致使道德的地位失去了社会的认可正义的支撑。

F. 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哪些

1.劣根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现实性。套用句话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事一辈子做好事。可以改为,一个人作件好事不被讹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被讹。

G. 社会公德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中国长时间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社会专普遍急功近利,尽管属一直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但是跟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成效甚微。尝到一夜暴富滋味的中国人,早已把提倡“礼”、“仁”的孔孟之道抛到了九霄云外。第二,成年人对青少年的教育方面存在误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个家庭仅有的一个孩子成了家长们争相疼爱的对象,许多家长盲目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只教孩子享乐;身为独生子女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更不知道谦让和付出为何物,反而个个霸道、唯我独尊。第三,教育制度亟待改进,学校,只抓升学率,忽视道德教育,学习成绩变成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高分低能,甚至不乏有才无德者。

H. 中国社会的缺失尤其是公德和教育的缺失。。。

不是缺失,我们中国成立才60周年 进步猛迅

但是还不是完好的 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没全面推广

这些缺失需要我们努力了 强大国家

I. 社会道德缺失解决方法

症状解:将道德缺失的人都抓起来,关起来.这样的话,社会就有道德了吗?
老子说:仁义礼刑兵.孔子说仁爱.孟子说仁义,孙子说兵法.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道德缺失问题.
从我们自身做起,就是修身.

热点内容
什么情况下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4 17:44:37 浏览:221
满城哪有律师 发布:2025-02-04 17:12:56 浏览:863
房产联系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4 16:52:25 浏览:256
刑法宫廷剧 发布:2025-02-04 15:59:01 浏览:588
经济法自然人 发布:2025-02-04 15:43:42 浏览:739
行政法庭审笔录 发布:2025-02-04 15:22:21 浏览:280
民事诉讼法是民告官吗 发布:2025-02-04 15:06:06 浏览:876
国家法官学院新校区 发布:2025-02-04 14:39:00 浏览:126
201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发布:2025-02-04 14:26:57 浏览:706
最新劳动法保胎怎么发工资 发布:2025-02-04 14:12:58 浏览: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