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与公正

道德与公正

发布时间: 2022-02-18 00:35:08

A. 道德是什麽公平又是什麽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版五个功能。道德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一般是指所有的参与者(人或者团体)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平均。公为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
公平一般是在理想状态实现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现代社会和道德提倡公平,公平也是各项竞技活动开展的基础。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一般靠法律和协约保证,由活动的发起人(主要成员)制定,参与着遵守。

B. 公平公正道德观

没有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一切,没有追求公平公正的呼吁和行为就回没有一切.
相比助人为乐答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这些个人良好品德,社会的每个人行动起来诉求公平公正,
是最高尚的道德.因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大环境可以改善很多东西,是最大的道德.
大道之行总是高于小私德,正如相忘于江湖总是高于相濡以沫...

C. 公平公正道德观怎么理解

没有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一切,没有追求公平公正的呼吁和行为就没有一切回.
相比助人为乐答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这些个人良好品德,社会的每个人行动起来诉求公平公正,
是最高尚的道德.因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大环境可以改善很多东西,是最大的道德.

D. 正义与道德的关系

正义是在法律中追抄求袭的东西,正义是一种价值,在法律与道德中,有时符合法却不符合道德,为的是追求公平与正义,比方:法律中如果一个人犯罪了,但是如果没有证据,不能判定有罪,但这个人确实犯罪了,然而道德却不认为,认为就应该让他受惩罚。但是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本身来,那么就会乱了。正义是法的价值系统中的一个,你尝试下解释法与道德的关系 反正我也可迷茫,上升到哲学高度了。你理解理解吧。

E. "公平"与"公正"的区别

公平指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正指无私、正派。

F. 到底如何理解道德和正义

道德和正义:社会正义也是手段,同样的,也分为道德和法律两种,在法律上的正义,是共查,是基本手段,道德上的正义,是自查,是辅助手段。

1、正义是人作为社会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4、法律的确定和稳定性,以及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性,法律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与援助救济性等。

(6)道德与公正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整体看来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公平即是正义。简单来说是同样的人同样对待。

2、法律与正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正义对法律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义作为法律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作为区别良法恶法的标准,始终是法律进化的精神驱动力。同时,法律也是实现正义的重要手段,正义的最低要求是限制任意暴力。

G. 法律上的公正与道德上的公正是否重合为何造成此偏差

公正是法律最基本的价值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所谓法律的公正,也就是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和道德是相通的。但是有的时候道德的公正的外延更大,有的时候法律的公正的外延更大。有的行为是违反了道德上的公正却没有违反法律上的公正,而有的行为违法了,却没有违反道德上的公正,比如行政法,和经济法犯罪。所以两者最基本的内涵是相通的,但是外延就有区别了。

H. 怎么看待公正与道德

这两个词是非常好的,也是人类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所必须具备的的品质,因为社会上公正与道德的出现,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的美好,科技会快速的发展,所以这两个词是很美好的。

I. 道德,公平,正义,法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正义是在法律中追求的东西,正义是一种价值,在法律与道德中,内有时符合法却不符合容道德,为的是追求公平与正义,比方:法律中如果一个人犯罪了,但是如果没有证据,不能判定有罪,但这个人确实犯罪了,然而道德却不认为,认为就应该让他受惩罚。但是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本身来,那么就会乱了。正义是法的价值系统中的一个

J. 公平与公正的区别

公平和公正的区别:

1、公平和公正这两个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公平”的侧重点则在于公平尺度;“公正”的侧重点是在公正、正义的价值取向方面。

《辞源》对于公正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对于正直的解释是:“不偏不曲,端正刚直”;而对于公平的解释则很简洁:“不偏袒”。

2、公正和公平这两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公正和公平的概念是人们平时的习惯用语,意思差不多,可以通用。但广义上的公正和公平的概念不宜用于正式的场所。

狭义上的也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特别是理论层面上的公正和公平这两个概念,则各自有着明确的含义,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

所谓社会公正,就是指“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而所谓社会公平,则是指对待人或对待事要“一视同仁”。显然,公正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它所侧重的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且强调这种价值取向的正当性。

而公平则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它所强调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即:用同一个尺度衡量所有的人或所有的事,或者说是强调一视同仁,用以防止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标准的情形。至于尺度本身是不是合理、正当的,公平就不予以考虑了。所以,凡是公正的事情必定是公平的事情,但是公平的事情不见得是公正的事情。这是公正和公平的最为重要的区别。

3、公平,重点在平字上,是有多个(多于一个)对象供比较(参考)。

如:李家的财产分配很公平,三个子女每人2万元。

公正:重点在正字上。与公平相比,公正更加突出事物的伦理(道德、法律、规定等)性。

如:老张把这件事处理得很公正,是小李有错,责任就不能推给小王。

综上所述,公平和公正的最大区别是:凡是公正的事情必定是公平的事情,但是公平的事情不见得是公正的事情。

(10)道德与公正扩展阅读:

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

亚当斯:公平理论

亚当斯:公平理论

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

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重要性

社会需要公平,因为: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调动个人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1]

如果没有公平,会带来人际问题、经济问题、影响社会长久治安。

公证行为

中国公证机关办理下列公证行为:

①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

②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均可公证证明,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也是法律文书。

③证明法律事实:凡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均可公证证明。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两类: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公证证明法律事实主要是证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实的发生与人们意志无关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件,如死亡。

④证明非争议性事实:某些事实并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亦得公证证明。如证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证明亲属关系。

⑤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的,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⑥证据保全: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出现了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当事人为准备将来进行诉讼的需要,可以申请公证处采取措施,保全证据。

⑦保管遗嘱、保管文件。

⑧办理与公证行为有关的辅助性工作,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

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国际惯例办理其他公证行为。

热点内容
经济法自然人 发布:2025-02-04 15:43:42 浏览:739
行政法庭审笔录 发布:2025-02-04 15:22:21 浏览:280
民事诉讼法是民告官吗 发布:2025-02-04 15:06:06 浏览:876
国家法官学院新校区 发布:2025-02-04 14:39:00 浏览:126
201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发布:2025-02-04 14:26:57 浏览:706
最新劳动法保胎怎么发工资 发布:2025-02-04 14:12:58 浏览:161
两高司法解释最新 发布:2025-02-04 13:55:39 浏览:682
李荣凯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04 13:55:26 浏览:233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类 发布:2025-02-04 13:49:52 浏览:403
专利垄断条例 发布:2025-02-04 13:48:26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