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后防止各州独立法案
Ⅰ 为什么划分州和联邦权力是引起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要说明南北战争的起因,5分时不够的,不过单纯从州和联邦矛盾上,我可以简单说一说。
美国内战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工业繁荣的北方地区,需要自由流动的工人,主张废除奴隶制,而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南方地区则希望将黑人束缚在土地上,且因为白人劳动人口短缺,坚决反对废除奴隶制,由此引发了南北矛盾。
美国的建国基础是由各个州联邦形成的,各个州由于人口规模小从而出让了外交等权利,从而组成美国,属于联邦制国家,随着美国的强盛,美国越来越需要一个联邦政府(联邦制政体是地方向中央出让外政,单一制政体是中央向地方出让内政)。而美国的建国基础则使得美国政府在控制各个州的内政方面显得乏力,而且作为一个海洋法国家,宪法并不凌驾于州宪法至上,各州有脱离联邦的自由。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随着美国版图的扩大而愈演愈烈。在工业化为主的密苏里州加入联邦时,美国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规定国会有权利禁止新加入联邦的州蓄奴,但是为了维持国家稳定,讨好南方的奴隶主,国会通过了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法案允许以奴隶制农场为主的两个州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适用奴隶制,这引起了北方的强烈不满,这个法案认为州内法律应有州议会决定。
随后为了争夺当时人口稀少的堪萨斯州,南方势力与北方势力都积极向堪萨斯移民,以争取未来在堪萨斯议会的多数席位,终于双方相峙不下引发流血冲突与屠杀,这就是流血的堪萨斯事件,这一事件中美国政府无能为力,严重损害了联邦的权威。同时南方普遍出现了抗联邦税的事件。
1857年发生了斯科特诉桑福德案,简单说就是黑人奴隶斯科特被主人带到自由州住过几年,根据当时自由州的一些法律,引用宪法,斯科特获得了自由人身份,是美国公民。而斯科特的主人死后,斯科特返回蓄奴州,被主人遗孀卖掉,斯科特由此诉新主人桑德福,认为自己应该是自由人,在这个案件中,法院将宪法的暧昧暴漏无疑,法官认为,如果一个主人将奴隶带到另一个州,根据该州法律,这个奴隶将成为自由人,这等于侵犯了原主人的财产权,最终法院裁定,斯科特仍然是个奴隶,否认了黑人的美国公民资格。这一判决使得原先存在于美国的各个政党围绕着废存奴隶制及联邦与州权力之间的平衡问题都出现了分裂,并引发了美国全社会的道德观崩塌,并形成了现在的共和党与民主党。1958年林肯在演说中讲出了著名的美国不能一半自由,一半奴隶。
最后随着代表北方的林肯在1860年大选中胜出,南方最终决定脱离联邦。
Ⅱ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一回事吗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是一回事。
美国独立战争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剥削,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
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为起点,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后来,演变为一场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2)美国南北战争后防止各州独立法案扩展阅读
独立战争起因
1773年12月16日夜间,北美人民为了反对英国的“茶叶税法”而爆发“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标志着矛盾已激化到了非诉诸武力不可的地步。
南北战争的起因
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方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初起日趋激烈。
Ⅲ 美国的联邦法律允许各州公投独立吗在南北战争的时候,南方诸州根据什么发起独立,具有合法性吗
你的问题在史学界和法学界有争议性,大体解释一下:
1787年5月,美国各州(当时为13个)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同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直到1789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的6年,法定建国日的13年后,美国宪法的前一部分才被通过、美国政府才开始工作。凡是有该州代表在宪法上签过字的,该州就属于美国的一部分;但美国属于联邦制,意思就是每个州可以进行公投独立,这是符合美国宪法精神的。但是19世纪的南方各州独立是农场主和寡头政治家们发动起来的,一般不属于公投。
注:争议性就是,美国第一部宪法允许奴隶的存在,这是因为华盛顿等人为了争取南方诸州加入联邦做出的妥协,南方奴隶较多,北方种族歧视较少,直至现在也差不多这样。
在1861年内战前,罗伯特领导的南方政府界认为奴隶不能参与公投(种族歧视),农场主和政治家完全可以代表南方宣布独立;
而北方林肯政府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应该举行全民公投(包括黑人),歧义在此发生,再加之南方棉花之争、墨西哥战争等等前期导火线,最终有关民权、维护宪法的美国内战开始了。
所以你上面问的合法性,不太好回答,现在争议也特别大。
Ⅳ 美国南北战争战后重建的成果及其局限性
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击败了南方军队,实现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一年后美国决定开发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因为那里有很多没有开发的矿产资源,帮助国家国防和人民迅速发展起来,美国才刚刚统一全国因为战争的关系,国民生活没有提高,而且美国正面临着欧洲国家的对美国战争危险,美国经过才时间的发展,到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Ⅳ 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楼上的各位说的有道理,但是没到点子上。
楼主想知道的应该是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关系。
我的看法是,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独立战争在美国国内的延续。
因为独立战争首先解决的是使美利坚民族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虽然美国宪法的颁布和美国权利法案相继在1787年和1791年得以颁布。但是美国国内存在着工商资本主义和南北奴隶制之间的潜在矛盾(资产阶级要求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关税,发展工商业等等,但是南方奴隶主却是持相反的态度,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当初为了共同的利益,所以有潜在矛盾的两者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独立战争后两者结合的共同立场没了,所以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开始,就面临着南北各州的矛盾冲突。如何处理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对总统们来说都是高超的政治艺术,简直就是走钢丝,有多次差点分裂和擦枪走火。后来采取什么方式暂时延缓矛盾呢?那就是双方各让一步。比如关于关税,奴隶主要求尽可能的低,北方要求尽可能的高,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中间数;还有西进运动,新加入的西部各州都是采用一个州加入蓄奴州,另一个州加入自由州的折中方案。这些方法只能暂缓矛盾的最终爆发,但是却消除不了矛盾。
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逐渐兴起,北方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与南方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论是人口,经济实力,还是军事上。与此同时,与南方的政策矛盾则是愈来愈尖锐。传统的政治妥协已经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最后的政治手段。既然落后的奴隶制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先进战胜落后,取代落后,消灭落后,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林肯总统恰好就走到了这样的历史舞台。看看林肯的演讲,他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奴隶制的废除。这在战争的进程中可以看出两者必须都做到。奴隶制的废除(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可以赢得民心,增强北方军队的实力,削弱南方,从而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南方失败,奴隶制被废除,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腾飞,和美国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扫清了障碍。南方各州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经过后续的斗争,在种族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虽然现在仍然不时地有种族问题的显现。但是历史毕竟在进步。
所以说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那是后者对前者的延续,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是个人看法,仅供楼主参考。欢迎批评和讨论。
Ⅵ 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联系
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联系?
一、相同点:
1、两次的起因都与经济发展有关: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但英国为维持殖民统治,采取高压手段竭力压制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从而使独立战争的发生不可避免。南北战争前,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与以奴隶为制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南辕北辙。南北两种经济矛盾日益显露和激化。
2、两次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有关:第一次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压制;第二次是北方资产阶级同南方种植园主争夺原料和市场,而南方种植园主把原料运往英国,又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北方与南方的矛盾实质是北方与英国争夺市场的矛盾。
3、两次战争都有杰出的组织领导者:分别是华盛顿和林肯。华盛顿是大陆军总司令,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以弱胜强,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赢得了国家独立,被尊称为“美国国父”。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指挥战争中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美国资产阶级要求要维护联邦统一的前提下废除奴隶制,林肯审时度势地制定策略完成了这一使命。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成为深受美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总统。
4、两次战争中都颁布了影响深远的法律文件: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北美殖民地获得字面上的独立,理论上宣告美国的诞生。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的颁布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南北战争进入“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新阶段。
5、都有转折性战役:独立战争中的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战后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并得到法国和荷兰等国的援助。南北战争中的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北方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6、两次战争都是正义的一方获得胜利:独立战争以1781年10月约克镇英军将领康华利率部投降为标志,战争结束。北美人民摆脱了殖民压迫,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统一;南北战争在1865年4月9日南方军队总司令李将军被迫投降,南部同盟被打败。分裂不得人心,正义战胜邪恶,美国联邦复归于统一。
7、战争性质有相同的一面: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腾飞铺平了道路。
8、都遗留了一些问题:如种族歧视问题等。
二、不同点:
1、战争目的不同: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主题是反英独立。南北战争是为了避免国家分裂而战,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团结和统一。
2、主要矛盾不同:独立战争前以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民族矛盾为主;南北战争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的阶级矛盾为主。
3、导火线不同: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南北战争是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4、战争态势不同:独立战争爆发时敌强我弱,英国占优势;南北战争爆发时我强敌弱,北方占优势。
5、战争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独立战争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援助和支持;南北战争北方没有得到国际援助。而南方分裂势力得到了英国的援助。如1862年夏,英国为南部联邦建造的290艘战舰下水,给北方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6、性质有差异: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单纯的资产阶级革命。
7、战争后果不同:独立战争后保留了奴隶制;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1865年1月国会以119票对56票通过了《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明确规定黑人奴隶制度不得存在于合众国任何一个地方。
8、影响不同: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独立战争没有经历重大的反复。这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更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巩固;林肯之所以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齐名的历史伟人,正是因为他在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领导联邦军民进行“第二次革命”,拯救了联邦,为美国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战略空间。重新实现统一的美国,拥有广阔统一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加上排除了奴隶制的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美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19世纪末,即南北战争结束30年后,美国资本主义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这与美国赢得反分裂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分不开的。
Ⅶ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西部开发的举措
美国建国时,有不少州在西部都拥有领地。建国者意识到这些土地的问题一定需要解决,于是就成立了一个五人专门委员会,最后出来的结果,是 Land Ordinance of 1785。
委员会里,最有影响力的,是托马斯・杰斐逊同志。在处理西部问题上,杰斐逊同志作出了几点重要的指示:
要按新英格兰式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丈量
公共土地要卖出,所有权和使用权要转让给私人
联邦政府不应向土地收税
西进过程中新获得的土地,要先成为领土(territory),再申请加入美国,并且,地位与现有州平等
要善待印第安人
杰斐逊的观点,其实就点出了美国西进过程中的几个要害问题。每个都是大问题,要专著来论述的。
就比如新土地最终以平等地位加入美国,就是一个非常前卫的想法。因为在这一原则下,欧洲式的殖民地就很难存在了。因为殖民地和其他州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以,美国在打到菲律宾后,就止步了,因为他们无法同化菲律宾人,无法认同,也就无法接纳。
那有人就会问,印第安人算什么?这就跑到种族问题上了。
在对待少数族裔上,一般分成三种政策。
一种是排,以排华为最典型。
一种是隔,以黑人为最典型。
一种则是同化,就是印第安人。
早期的印第安政策,是认为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国土地上的外国人。最终,因为对土地的需要,东部的印第安人被赶了出去,挤到中西部。这个时候,印第安人和他们的土地都被认外国人看待。为了达到所谓的“保护”印第安人的目的,印第安人被排斥在了正常土地交易之外,只有联邦政府有权和印第安人作交易(这样就避免了印第安人被“无良”商人欺骗)。但结果当然是民众通过政府对印第安部落施压,把他们赶走以强占土地。(诸多答案中提及的 Trail of Tears 就发生在此时)
到南北战争后,美国政府的政策开始改变。这时大平洋铁路开始建了。美国政府开始把印第安人当成受自己管的人,而不是外国人了。随着1870年代 plain of wars 结束,美国就开始对在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进行同化。
主要方法是,打破印第安人公有制的社会形式,引入土地私有,同时,文化上改变印第安人。让印第安小孩上西式学校,放弃自己的本族语言,禁止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舞蹈。像服装,发型这样的也西化。生活上强迫印第安人土地私有化分配给个人,学白人自耕农。在完成了这样的西化过程化,印第安人可以获得选举权。
(像凤凰城有一条路叫 Indian School Road,就是因为原来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给印第安小孩开设的学校。)
(这也不是美国专利,若你看过《Rabbit Proof Fence》,就知道澳大利亚那时也在对原著民干类似的事情)
基本上,整个过程非常失败,因为印第安人没有经营私人土地的经验,最终整个过程成了白人变向偷印第安人土地,印第安文化整体迷失的时期。(因为强制印第安人接受白人的饮食习惯,印第安人肥胖率高,现在是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人群,而长期的社会压力,造成酗酒率也是极高)
这个过程到大萧条时期算告一段落,因为白人这时候也无法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了。新政时期,联邦政府又把一些土地权利还回了印第安人。
但是到40年代中-50年代,政策又变。这次的想法是试图取消保留地,让印第安人进入城市,融入美国社会。又遭到印第安人的全面反对。(现在的一种说法是,联邦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在很多保留地发现了铀矿)。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其实大部分印第安人到此时,也已经离开保留地了。
民权运动开始后,印第安人加入,开始“占领”运动,保留地的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关注,1988年, The Indian Gaming Regulatory Act 通过,允许印第安人在保留地里开设赌场。算是一种补偿吧
故事还在继续。现在美国的印第安政策还是问题多多,印第安人的境况,总体上依然不好,等开赌场这种优待政策,也并不能说是公平。长期的错误的民族政策,到现在流毒已深,改变起来,极为困难。
下一个回答经济问题。或者说,土地政策。
土地是资源,资源是用来创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联邦政府的责任,就是找到最好的方法,能让社会利用西部的土地资源。
之所以能这么做,就假设,西部的土地是归联邦政府的,由联邦政府处理。因为独立后,有不少州在西部拥有大片领地。最后,它们都把自己的领地交了出来,在地方权力极大的美国建国早期,这是很不容易的。
下一步,就是开发土地。
杰斐逊的原则,就是要把土地,以最快的速度,私有化。他的目的,是耕者有其田,能打造一个自耕农的小农帝国。但从经济学角度,这个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还是比较一致的,毕竟私人能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但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分配土地的问题。
最后杰斐逊所在的委员会,采用了新英格兰式的土地丈量与分配原则。这个也相当不容易,因为委员会里,其实是南方人占多数。
这个是当年的土地丈量分配系统:
(来源:美国内政部 National Atlas:The Public Land Survey System (PLSS))
每个大格是一个 Town,每个 Town 里有 6 x 6 = 36 个 section,每个 section 是一 英里宽的土地。36 个 Section 里,有一个的土地收益必需用于当地教育。大约如此。
问题焦点在哪里?
土地的单位与价格。
土地转让给私人是要进行开发的。当时的决策者认为,如果把土地无偿的转让给私人,那就会有人囤积土地而不开发。所以,要把土地卖给私人,花了钱了,就相当于有了投资在里面,就会认真开发。
但卖多少钱好呢?首先联邦政府的目地不是为了挣钱。而价钱太高,普通人也买不起。但太便宜了,又达不到卖的目的。类似的,是土地的单位面积,太大了普通人买不起,太小了又失去开发的意义。
一开始,土地的单位面积比较大,价钱较高。但随着民众的反对,尤其是民主化的加深,无地产选民数量的增加,土地的价钱和单位面积都在下降。只要观察一下这期间的数个 Land act,就可以看到这个趋势。
因为这样一个政治较力,基本上有意无意的,美国西部的土地分配就大约是这样一个过程。有钱的人先把最大最好的地买走了,然后不那么有钱的人再把稍小的地用略少的钱买走,到南北战争后,剩下的劣质土地被很廉很民主的分配给了那些能出得起钱的人。再剩下的,就是真的没人要的了。
(但其实到今天,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土地,其实还没分出去,仍然处于联邦政府的保护之下。)
光卖了土地还不行。前面说了,卖地是为了开发。
美国人那时候是 John Locke 的信徒,相信土地是天赐,但你必须要开发它,才拥有它。
所以那时土地分配的原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条款,就是你虽然买了地,你只是土地的名义拥有者,只有连续开发数年(一般七年)以上,土地才是你的。(比如南北战争时因为建太平洋铁路,政府把铁路沿线一半的土地送给了铁路公司,但是条件是九年之内必需开发,否则就要收回)
这样又诞生了一些个怪现像,比较著名的,就是 squatter。
有很多人,不是老老实实的等联邦政府卖地,而是跑到联邦土地上进行开发,等到政府的丈量员来了,要卖地了,他们说我已经在这土地上进行了开发,创造了价值,你只能把这土地卖给我,而且我只能出这么多钱云云。
大部分人就这样把土地给占到了。
另一部分人钻得是另一个空子。为了分到更多的土地,他们在自己的地上建一个房子,找个人住进去,算是开发了,然后马上去买下一块地……
这里面,就有美国人的另一个思维,就是联邦政府的公共资源是大家的,人人都可以开发得益。最典型的,就是淘金,与牛仔放牧。他们其实都是直接掠夺公共资源为己所用,但是只要加入了自己无差别的劳动,就好像名正言顺了。这种思想,在前些日内华达放牧的所谓民兵冲突中,就能看出来。
但其实,上面这些土地分配方法问题是很多的。钻法律空子的方法太多了,尤其是在那时法制太不建全的西部。
另一个方面,是这种土地丈量分割的方法。
上面说了,这种方法是照新英格兰的模式。但是,新英格兰的土地特点,不适用于西部的很多地区。在中西部,因为水资源的缺乏和不均匀分配,这样整齐划分出的土地其实是不平等的。很多土地因为没有水资源,其实不适合传统的农民耕种,又不够牧场来放牧。有水的地方,又应该细分到几家,好充分利用水资源。
这个就是政治信念压倒了科学的结果。
比如,因为要求对土地进行开发,美国居然出现了砍伐树木越多,越能拿到土地,越受政策鼓励的严重破坏环境的现像,一些地区因为砍伐严重,出现了大规模的火灾,堪称环保灾难。
所以,慢慢的,土地分配的趋势,在部分地区又开始向更大面积的土地划分回归。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在 19 世纪末开始被意识到。像 U.S. Forest Service 成立了,国家公园出现了。
那这些方法如果都不能算成功的话,美国西部开发相对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呢。
是市场。
重要的不是政府用多少价钱,多少单位把土地卖给私人,重要的是把土地推向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价格,合适的面积。
与市场相伴的,是土地税。
有了土地税,就无法坐在土地上不开发。业主会有更强烈的需要,把土地转入到有开发欲望的人手中。在业主收到地产税估计时,价值是按 fair market value 为参照来计算的。
像在德州,里面不仅有土地价值,土地上建筑的价值,还有农产品价值,矿业价值等。这农产品和矿产价值不是按你所有的土地出产了多少农产品或多少矿产,而是它能产出多少。也就是说,它不是按你过去的收入收税,而是按你未来的正常收入收税。这样如果你所有的土地可以种田,你不种,你还是要按种田的产出价值抽税。
这种情况下,美国西部的农民,就无法安心作一个杰斐逊想像中的自己自足的自耕农,而是要商业化,尽最大可能的开发自己的土地价值。美国西部的农业,也就很快进入工业化大资本投入的农业生产,原本分碎了的土地,很少就被真正有能力的农业企业所整合,进行商业化生产。到 1900 年,美国出口的粮食占世界粮食出口的一半。
像加州 Miller and Lux 这样的农业公司,曾经是美国前 20 名的大企业,控制着 5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拥有 5 千多平方公里)。但在老板去逝后,因为后人没有能力经营这么大的土地,公司马上瓦解,土地重新回到市场。
(这也不是说美国没有投机买地等升值的。比如美国大城市的市郊,经常见到很多小块的农田。这些农田里,有很多都是等城市扩张土地升值的投机者买的。他们也要找人种田,这样至少在现金流上会好很多。同样,大量的出租房,也是房地产投机者在等房子升值时的选择。)
上面大约就是几个关于美国西部开发的思路。主要靠记忆,没怎么查证,肯定有不少错误。毕竟只是外行人略有了解。
另,最后给一个美国各地区平均收入的图:
来源:G. M. Walton and H. Rockoff.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outh-Western/Cengage Learning, Mason, Ohio, 11th ed edition, 2010.
可以看到美国现在的人均收入,各地区已经趋同,地域差别在不断减小。这算是个不小的成绩。其中,最上面的那条线,是西部(太平洋地区,没办法)。而中西部,是中间那条线,从南北战争后,就在全国平均水平左右。相对起来历史上较穷的,是南部,也包括中南和西南。所以说西部开发,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说真有那么一段腾飞期,应该是中西部从南北战争后那二十年。
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美国西部,历史上一点也不穷。
Ⅷ 美国两党在各州的势力分布是否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决定的自那以来有没变化
两大党的差别,其来有自。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民主党长期把持美国政治,从1828年到1856年,民主党共选出五位总统,任期累积共24年。其间主要对手辉格党只选出两位总统,都在任内病逝,由副总统接班,全部累积任期不过8年。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民主党是反对废止奴隶制的党,与辉格党分裂后新兴的共和党刚刚相反。所以在从南北战争起,在南方以外,民主党在全国政治上处于明显劣势:从1860年林肯当选第16任总统,一直到1912年威尔逊当选第28任总统,民主党除了克利夫兰总统之外,与白宫基本绝缘。
如果“两党大同小异”论成立,则美国总统选举中两党的输赢,可以比拟为概率均等的随机赌博过程。既使不考虑民主党在与辉格党对垒时的出奇好运,从1860年到1912年之前的13次大选,民主党却出奇倒楣地每赌必输,只有克利夫兰一人获胜两次。正如目前许多族裔集团议员的两党悬殊比例一样,这样的结果从概率统计规律上是无法解释的。
说到底,美国民、共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从林肯当选到塔夫脱竞选连任失败的52年间,共和党代表美国的民族主义主流,到今天,共和党还是新教各派占多数的党,大部分工商界和农人也都属共和党。
民主党的历史比较复杂。美国内战中,南方参叛奴隶主大多属于民主党。由于林肯遇刺,内战后的南方重建工作没有做好,原奴隶主和分离主义势力在南方各州纷纷复辟,厉行种族隔离制度,新解放的黑奴重新沦为变相奴隶。从1877起,到1968年共和党尼逊成功开展“南方战略”,民主党控制南方政治凡九十年,共和党在南方实际销声匿迹。
罗斯福的政治天才,便是他尽管身为荷兰裔加尔文派教徒,却及时看出在工业化的美国北部,由犹太人、黑人、和工会力量(包含许多爱尔兰、意大利和东欧等移民后裔成份)结成的联盟,在经济大萧条之后,是一支战无不胜的政治力量。黑人们抛弃曾在林肯领导下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而纷纷加入民主党,便是罗斯福的历史功绩。作为超级政治高手的罗斯福,为了保持南方民主党对他的支持,又对南部的种族隔离制度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至今为止,经过罗斯福大力整顿的民主党,仍然基本保持这种社会族裔背景,成为为犹太人、黑人、爱尔兰、意大利、东欧和拉丁美洲移民后裔认同的党。
至于民、共两党立场的异同,也不能以“大同小异”一笔带过。在人工流产、政府贴补私立学校学费、管制枪械、同性恋等重大问题上,两大党的立场几乎是南辕北辙,基本取决于各自的历史背景与选民族群、宗教成分。这些差异实在繁多,下面举几个比较重要的例子。
共和党主张大幅度减税,让老百姓(当然是有钱人的考虑居多)自己决定如何花费这些钱。而民主党则希望用部分财政赢余来支付各种新旧福利计划。共和党主张削减移民数量,而民主党近年来在工会的压力之下,却开始支持增加移民数目。其真正的理由是统计数字表明,72%的新移民支持民主党。
有趣的是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历史上的共和党曾力主保护主义,以保护北方的工业,而民主党则主张以奴隶们生产的棉花去交易廉价的欧洲工业品。如今两党在国际自由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却正好调了一个头。前些时候美国国会对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的争论和其中两党多数议员的立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民主党在国防军事上是相对的“鸽派”。可是历史事实却表明民主党才是美国擅长对外战争的党。在民主党总统任内,美国发动美墨战争,结果墨西哥丧失一半领土,其中包括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两个最终被美国吞并的“共和国”。美国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都是民主党总统的决策。另外,民主党有“重欧轻亚”的传统。共和党则相反,有界乎孤立主义与“轻欧重亚”之间的传统。这些传统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和战,会有极大的影响。
Ⅸ 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参战各州,南方参战各州
美国南北战争亦称美国内战,是1861-1865年美国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武装叛乱,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
北部自由州:俄勒冈、新罕布什尔、加利福尼亚、明尼苏达、衣阿华、新泽西、堪萨斯、威斯康星、伊利诺伊、密执安、印第安纳、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纽约、缅因、佛蒙特、马萨诸塞、罗德艾兰、康涅狄格。
南部蓄奴叛乱州(11个):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弗吉尼亚、田纳西、阿肯色。
(9)美国南北战争后防止各州独立法案扩展阅读: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1、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南北战争中工业革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进步,双方使用了金属弹壳和后装填步枪作战,使用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战舰进行海战。
3、机械连发枪第一次投入实战,特别是北方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美国历史上的进步。
Ⅹ 南北战争后美国到底有没有全部废除奴役,有的书说是废除了奴役制,有的只说废除叛乱各州
美国南北战争时总统林肯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上明确表示废除奴隶制,并且黑人可以参军作战,这也是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的一部重要文献。所以确实是废除了,但是即使法律上为黑人争取了权力,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黑人还是受到白人的歧视。美国虽说是人权国家,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消除种族歧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