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税务法治

税务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2-19 10:45:57

『壹』 税收法制和税收法治的区别是什么,加强税收法治有什么意义

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治理工作。

『贰』 税收法治的内涵

税收法治的内涵是指:
1、税收活动要体现法治理念,即税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征税人专还是纳税人,都必属须尊重税法的权威。
2、税收法治的核心是在保障国家行使其税收权力的同时,限制国家的任意征税权,有效保障公民权利。
3、税收法治有其特定的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它既包含了什么是“值得尊重的好税法”的实体价值判断,也包含了对如何制订和执行“值得尊重的好税法”的原则和程序要求的形式价值。只有通过一套良好的立法原则、立法程序及执法和救济程序的形式价值的运行,才能保证税收法治实体价值的实现。
4、税收法治要求税收活动达到税收立法科学、合理、合乎程序;税收执法严格、规范,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税收司法客观、公正的状态。

『叁』 我国有哪些税务法制法规

税收法律法规比较多,从类别分有两类:实体法和程序法:
一、程序法就一部:《税收征版管法》及权其实施细则;
二、实体法就比较多:按照规范的范围和领域分为:
1、流转类:
(1)《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3)《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4)《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所得税类:
(1)《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2)《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3、财产行为税类
(1)《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2)《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3)《房产税暂行条例》
(4)《城市房地产税》
(5)《契税暂行条例》
(6)《印花税暂行条例》
(7)《资源税暂行条例》
(8)《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9)《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10)《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4、《关税法》
每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会制定很多的补充规定,具体可以查阅国家税务总局的官网。
希望对你有帮助!

『肆』 十八大提出的税收法治有什么意义

十八大提出的税收法治的意义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中首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要严格执法。
一、要实现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公正司法。

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在当前的发展中,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所以“法治思维”的提出是对领导干部更高的要求,而最优的解决之道、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用法治的标准来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尊严、手段合法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国理政,都应不断审视其行为目的的合法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还是执行。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化解矛盾,保证有法必依,用“法治思维”来统领改革,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权威、权限合法性;
二、以权压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诸如依法治国,权力制约等法治观念的培训、制度。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应更加注重科学立法,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变为可操作的法律、内容合法性、执政为民、化解矛盾。
四、让权力受到约束、全民守法、执法必严,在干部的考核考评中设立“依法执政”的指标,或者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应及时主动纠偏;
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确实还有一些社会矛盾亟待化解,无论是决策、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意味着执政者要时刻用法律标尺来考量自己的行为
五、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几乎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遵守法律,以及程序合法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先、维护稳定、徇私枉法”、公平正义,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就是执政者要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动发展。

『伍』 税务行政法

税务行政法制是税法体系中程序法中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违反税法规定的处罚程序、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争议的处理程序以及税务机关应承担的行政赔偿责任等。

主要内容有:
一、税务行政处罚
二、税务行政复议
三、税务行政诉讼
四、税务行政赔偿

『陆』 提高税收遵从处纳税服务和税收法治哪个更重要

税务机关是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法治对税务机关而言就是要让税法获得普版遍的遵从,这权既包括纳税人依法纳税,也包括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而要让纳税人遵从税法,除了加强征管,严格执法,树立税法权威之外,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也是重要手段,一刚一柔、刚柔相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一样都是税收法治的必然要求。此外,我们的税收基本法—《税收征管法》也明确规定,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纳税服务绝不是可有可无、应景应时的工作,不抓或者不认真抓纳税服务工作,就违背了《税收征管法》,违背了税收法治的原则,就是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

『柒』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税收法制工作

在税收征收管理中运用法治思维。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这一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原则。要规范执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提前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税收工作实践中要坚决做到重证据、讲事实、守程序,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有效防范执法风险。要全力摆脱“保姆式”传统管理方法的禁锢,全面贯彻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以及省局“两办法一清单一平台”税收管理改革措施,严格执行省局税收职责清单操作规程,厘清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要通过对基础管理事项的简化和归并,解除管理员和企业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工作重心放到风险排查和风险应对上来。要彻底改变人盯户、票管税的传统方法,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分级分类为重点的新型征管体制。
在纳税服务中运用法治思维。改变对所有纳税人不加区别普遍实施管理的传统做法,实行基于风险的动态管理,对无风险的纳税人不打扰、对低风险的纳税人予以提醒、对纳税信用低、遵从风险高的纳税人重点监管,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把有限的征管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纳税人的应对上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堵塞征管漏洞,减轻纳税人负担,增强税收管理质效,提升税收工作的法制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真正提高新常态下把握规律、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推进税收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捌』 税收是法治还是德治

当然是法治,我国有税法系列法律法规。 更具体点讲,税收是有法律依据的经济手段。

『玖』 什么是税收法制建设

税收来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自程。税收的法制建设应该是一种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的建设。

法制是用制度性质的法律来治理,要求1.即成的法律得到了普遍的遵从.2、人们普遍遵从的法律必须是良法.3、良法就是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不忽视少数人正当利益的法律.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异同 发布:2025-02-04 08:33:54 浏览:373
失去交流能力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4 08:18:58 浏览:325
过磅单和发票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4 08:16:47 浏览:811
劳动法工龄赔偿从哪年生效 发布:2025-02-04 06:37:54 浏览:922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发布:2025-02-04 06:32:56 浏览:954
劳动法工资不给 发布:2025-02-04 06:30:44 浏览:602
合同法中对日期的规定 发布:2025-02-04 06:23:35 浏览:131
道德经第77章 发布:2025-02-04 05:58:04 浏览:946
民法典司法机关 发布:2025-02-04 05:51:44 浏览:963
道德和情理 发布:2025-02-04 05:48:43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