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立法指导思想
Ⅰ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
材料明显反映的是仁政的治国思想,主张减轻刑罚,而秦朝是实行的轻罪重罚。汉朝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Ⅱ 中国法制史,汉朝法制指导思想发展变化
无为而治,独尊儒术亦外儒内法,法律“儒家化”
Ⅲ 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Ⅳ 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背景及过程
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第一时期:1. 时间:汉高祖高汉武帝即位之前的六十年间2. 法制指导思想:黄老的“无为而治”居统治地位,辅之以儒.法思想。3. 过程:为避免重踏秦二世灭亡之覆辙,以及巩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加之深受一批鼓吹道家学说的大臣的影响,从刘邦到汉景帝的汗初统治者,奉行黄老学派的“清静无为”思想,采取“轻摇薄赋”.“约法省刑”的“与民休息”政策,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和恢复经济发展。 在黄老思想指导下,汗初经由刘邦到文景帝的几代君主的身体力行,以及萧何.曹参等辅相的实现,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时期:1. 时间:自汉武帝起2. 法制指导思想:强化中央集权,以儒家思想为主,礼法并用。3. 过程: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至汉武帝在位时,中央政权日益巩固,社会趋于稳定,整个社会逐渐形成大统一的局面。面临新的社会形势,汉朝统治者希望以一种扩展进去的积极政治学说取代汗初的“无为”黄老思想,化解社会矛盾,巩固中央专制主义政权。 董仲舒应时改造儒家理论,儒家强调皇帝的权威,而董仲舒利用神权使这权威合法化。 董仲舒在法律方面,主张“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董仲舒的理论学说是在先秦儒家基础上,吸收各家学说中有益成分的以儒法合流为特色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注视主张的“德主刑辅”. 礼法结合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影响了以后各朝代的法律制度。
Ⅳ 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Ⅵ 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汉律从“无为而治”到“德主刑辅”,经历整个汉朝,其间以《九章律》为主体的汉律16篇,是两汉时期近400年间的立法成果。
汉朝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控制,也对后世的影响延续了近千年直至清末。
Ⅶ 汉初的立法思想与汉武帝以后的指导思想有什么不同
汉昭帝
汉昭帝刘弗陵,字不,是武帝最小的儿子,母亲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
史称刘弗陵自幼聪明多知,又长得身高体壮,很受武帝宠爱。原太子刘据被杀,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为免吕氏之乱重演,便于公元前88年将其母赵婕妤赐死。第二年,汉武帝临死之前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
公元前87年二月戊辰,武帝死后第三天,刘弗陵继位称帝,明年改年号为"始元",后又改用"元凤"、"元平"等年号,前后在位共13年。
昭帝即位时,年仅8岁,朝政大权由霍光执掌。但据史书记载,少年的汉昭帝也颇具非常之才,熟知军国大事。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结燕王刘旦,诬陷辅政大臣霍光,结果被14岁的昭帝识破阴谋。不久,刘旦等阴谋政变,昭帝在霍光辅助下,诛杀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刘旦自杀,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政变。史称"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辅佐下,汉昭帝继承武帝末年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因此,昭帝之世,"百姓充实,四夷宾服"。若天假其年,汉昭帝将大有一番作为。可惜,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便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逝于长安,年仅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13里处),尊谥孝昭皇帝。
昭帝没有儿子。他死后,霍光等大臣遂于公元前74年六月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
刘贺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即位后整天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竟干了1127件荒唐事。霍光见刘贺不堪重任,便与皇太后一起将他废黜,降为山阳郡侯,而改立武帝嫡长曾孙刘询为帝,此即历史上的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又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为武帝戾太子刘据之孙。
当年刘据因"巫蛊"事件被杀时,他的三男一女均遇害,独其孙刘询(刘询之父刘进)被廷尉监丙吉救出,寄养于祖母史良娣之母贞君家。武帝末年,刘询被武帝接回宫中由张贺照顾。至公元前74年七月,18岁的刘询才因丙吉的推荐而继位称帝。
皇帝刘询因少遭不幸,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他广开言路,任用贤能,平狱缓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又设置西域都护,使西域正式归属汉帝国版图。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宣帝于公元前72年大败匈奴,造成匈奴南北分裂。至公元前50年,南北匈奴均遣使来朝,向汉称臣。
当此之时,中国社会安定,国家和平,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史称"中兴之世"。
宣帝刘询在位26年,于黄龙元年十二月(公元前48年元月)去世,终年才43岁,葬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15里处),庙号中宗,尊谥孝宣皇帝。
宣帝元配皇后许平君,后续娶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共生了5个儿子:长子刘奭,立为太子;次子刘钦,封淮阳王;三子刘宇,封东平王;四子刘嚣,封楚王;五子刘竟,封中山王。
Ⅷ 汉朝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
汉初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封建统治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采纳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法制指导思想。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确定了“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等刑罚适用原则。
Ⅸ 汉初法律的指导思想是
以德敬天 明德慎罚
Ⅹ 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后世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