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教材

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教材

发布时间: 2022-02-20 05:43:13

A. 做到什么就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两大基础性工作引导全

B.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树立信仰,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制约,需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坚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此脱离不了关系。分开来看,一方面,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党的十五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道德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阻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提高以德治国的水平。

C. 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这句话对吗

是对的,

内容说明:

所谓“全民普法”,就是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以增强法律意识。所谓“全民守法”,就是指全体公民都要遵守法律规定,使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其中,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全民是守法的主体,如果法律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得到全民的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律的目的,也失去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而普法又是全民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前提。所以,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教材扩展阅读

内容出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是人类法治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1985年以来,我国已制定实施了6个五年普法规划。近30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有力提高了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从法制宣传教育到法治宣传教育,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既包括对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宣传,也包括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实践活动的宣传,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D. 形势与政策:1.谈谈你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 2.如何用法制手段来缓解和治理当下中国的雾霾 3.

出行时少开车,环复保出行,利制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雾霾
疏散人口和工业企业
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综合治理

口罩不仅可以用来防雾霾,还可以用来阻隔携带细菌、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的飞沫核传播距离甚至能达到约48米。飞沫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如果被吸入体内,达到一定接触时间,身体抵抗力又刚好较弱,那么就很可能发展成疾病。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尤其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就餐前做好手部清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等。来自美国的进口高级医用口罩普卫欣,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传播的细菌,而且佩戴舒适,不憋气、无勒痕,与皮肤接触的材质经

E. 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热点内容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
新劳动法岗位调整 发布:2025-02-04 04:06:08 浏览:466
沈险峰律师 发布:2025-02-04 03:50:53 浏览:363
西宁市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4 03:44:47 浏览:176
大学生必知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4 03:38:32 浏览:748
协议不追究此次冲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03:32:27 浏览:844
农行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发布:2025-02-04 03:27:41 浏览:29
股权转让司法解释 发布:2025-02-04 02:20:18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