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发布时间: 2022-02-20 06:02:52

『壹』 执法为民的含义是什么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又一方面的重要 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据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和党的根本宗旨,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全局出发, 把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里需要 特别说明的是:执法为民理念中所指的“执法”,是 广义上的“执法”,它包括了立法、行政执法、司法 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这与人们通常 把“执法”理解为“行政执法”的狭义表述不同。 所以,执法为民,实质就是指法治为民。

2、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 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 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 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 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 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 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 护。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调执法为民,本质上是“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政治理念在法治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因此,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的本质要求,既是一个法治命题,也是一个政治命题。

『贰』 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立党为内公、执政为民的执容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都来自人民,执法者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此外,执法为民也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扬,只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使执法活动和法律得到群众认可,真正确立法律的权威,使执法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执法为民着眼的是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它要求执法机关把为民当成执法的根本目的,作为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执法为民对执法机关提出了如下要求:
1、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和本质;
2、正确的运用法律,实施社会主义法治;
3、切实增强执法者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4、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律权威和尊严;
5、端正执法者的执法作风和态度.

『叁』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对此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D不正确。执法为民跟及时高效不怎么贴边。
C也不对,除非你把“权利”改成“权力”,如果说C对,只能是你不小心敲错字了。

『肆』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专的领导五个方面。属
这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伍』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什么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陆』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a、执法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

d、党的领导

『柒』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什么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依法治国: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①人民民主。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②法制完备。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

③树立宪法法律权威。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④依法执政。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执法为民: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执法为民的内涵: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公平正义: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其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合法合理,这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和载体;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党的领导: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捌』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玖』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

6、( C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
A.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B.坚持公平专正义
C.坚持以人为属本,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 D.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热点内容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
新劳动法岗位调整 发布:2025-02-04 04:06:08 浏览:466
沈险峰律师 发布:2025-02-04 03:50:53 浏览:363
西宁市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4 03:44:47 浏览:176
大学生必知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4 03:38:32 浏览:748
协议不追究此次冲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03:32:27 浏览:844
农行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发布:2025-02-04 03:27:41 浏览:29
股权转让司法解释 发布:2025-02-04 02:20:18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