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打开道德上网

打开道德上网

发布时间: 2022-02-22 13:35:45

❶ 如何规范网络道德意识,实现文明上网

实名制,我能想到就这个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❷ 请你从道德、法律两个角度回答,我们该怎样正确上网

法律上:做自己能做的
道德上:做自己该做的

❸ 有关“上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的内容

http://www.xtjky.com/tbk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04
http://wendang..com/view/aac52c29647d27284b73514a.html这个比较好

❹ 什么是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
道德原则
基本原则
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

斟酌原则
网络道德的三个斟酌原则是全民原则、兼容原则和互惠原则。

❺ 论述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文明上网

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我们的网络生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❻ 如何解决网络道德问题

培养良好网络道德,营造绿色上网空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教育理念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正在改革,并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结构、新课程评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成为现实。
网络道德,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随时都会传入我们的耳朵。在当今世界,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和网络的不断完善,已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网络,喜爱上网络。同时,也有不少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成为真正的“网虫”,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家庭问题。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一系列的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它已对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处在身心发育都不很健全的时期,对外部的不良的影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中不良因素所影响,因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教师应加强网络道德的修养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他的行为也会感染、影响着学生。教师应如何提高网络道德的修养呢。首先,教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示范带头作用。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应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也应出台相应的关于学生上网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提醒学生网络交友要谨慎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上网聊天和交友。由于网络交友是一件新鲜事物,又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诱惑性,学生们迷恋网络交友是很自然的。但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而不能自拔,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在聊天时,一定要自学遵守网络文明,不要一和别人聊起来就说大话、骗人的话,认为网络上是虚拟的,是不真实的,有的同学在网上聊起来更是脏话连篇,还津津乐道,认为自己有本事、会聊。其实,这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学生的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有悖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宣扬的做人的准则――诚信。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三、合理游戏,不要沉迷于其中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而网络上丰富的益智游戏资源为小学生快乐的学习提供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起到了事半攻倍的效果。
但是,万事总有度。如果学生过份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是极具伤害的。很多事实表明,一个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学习肯定会一落千丈,无心学习,而是在虚拟的游戏空间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在充满了暴力、虚幻中度过,其后果可想而知。
小学生也需要轻松,现在的功课多,作业多,小学生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这可以包括玩游戏,少打游戏才对,不让打游戏就无理可寻。游戏不是坏东西,只要是合理安排时间,玩游戏也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大脑和反应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操作感。时间上的安排家长要花工夫劝导孩子,让他们能够自主的合理的安排玩游戏的时间,让自己的孩子知道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缓解压力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的,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另外,全社会都要对网吧进行有效的管理,坚决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从源头制止学生进入网吧,这一工作目前还十分艰巨,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
四、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取舍资源
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越多,说明他的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络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的确,网络的发展为知识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古语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事下”在现在成为可能。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其危害不亚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分清哪些是有害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养,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是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且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是特别重要。
总之,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能很好的促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学生通过网络,可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获取信息。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有用的信息,同时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和学生的良好的网络道德,不断加强网络道德的探索,积极营造绿色上网空间,让学生在浩瀚的信息世界里遨游,汲取健康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想,这也是全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心愿吧!

❼ 关于网络道德的问题

现在,冠以各式名目的网吧占据了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也被列为必修科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着中国的各个领域,也正在改变着个体公民的生存方式。青少年总能敏锐的把握时代的脉博,“拷贝、恐龙、妹儿、刷屏、宽带”等新词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了,家长却还不明白那个电视样的显示屏里怎么能装下成千上万份的“文件”。人们都能明白“电脑和外语是新世纪儿童的两条腿”、“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身将要落伍的紧迫感尚能想得开,自己的独生宝贝是绝不能在这方面落伍的,买电脑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疼,而另一方面,纸媒体上频频曝光的骗财骗色的网络悲剧故事、孩子们数字化的酷打扮和嘴上流出的网络鸟语、网上自由传播的色情暴力恐怖图片等不良影响牵动着成人们的心。有的学校和家长干脆不让孩子上网,禁止学校附近开设网吧等,饮鸠止渴固不可取,因噎废食同样是倒行逆施。基于以上矛盾纷呈的社会现实,在教育界与学术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呼之欲出,现本人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景是好的,相信网络社会会文明起来的。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社会,它给人们提供了比现实社会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宽容。一个人在现实社区中熟悉方圆十里的人与事就不错了,而在网上他面对的是整个宇宙和无限的心灵。它的衍化必然要遵循宇宙的法则,优胜劣汰,垃圾终究会消亡,文明一定会得到建立。当文明成为网上的时尚,不文明没有绝迹也成了一种无谓的点缀。

网民队伍不断壮大,网民结构也会变得日益多样化。能上网的人大多是有着一定教育背景的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以文明为已任,他们会有意无意的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习惯带到网络社会,即便过量的网上自由会纵容一部分人在网上放纵一阵,可毕竟是一时的,想想谁乐意长时间的装疯呢,大多数人的心中是热爱美好、渴求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的。时下的互联网上活动的大多是未婚的青少年,爱情是他们的旗帜,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梦,美梦而不得便自由的把心情发泄到互联网。你去听听男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你会发现白天衣冠楚楚的好学生个个是唯交配为愿的生猛禽兽,而第二天穿上衣服,他们照样是好学生。这看不见对方的网络聊天室多么象那熄了灯的宿舍。因此说青少年在网上的一些劣行无非是粮食中的一二颗鼠屎,是个问题但不足以对互联网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二、教师的网上生存对青少年有着积极的表率意义。

中国社会的进步正在救赎着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中小学教师。如果说一部分教师能够先“潇洒”起来,互联网无疑会成为他们飞翔的翅膀。贵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有着良好的人文底蕴,仿佛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一旦驶入美丽城市间的高速路,青春会燃烧,思想会攀升,灵魂会翩翩起舞。

教师上网的表率意义主要表现为:

1、网上共享的教学资料会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救出来,从冥思苦想的编教案变为针对全国优秀教案的取长补短,闭门造车式的论文写作也会变成思想探索式的教学研究,全新的教师的重构必然会促进国民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的发展。

2、教师的才情是多侧面的,比如网页的制作,比如数学老师较好的贴子写作,语文老师对体育的独到见解,哪怕是网上游戏的技高一筹也会对网上青少年产生有益的影响。向师性的培植本身就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望,何况教育意义的发生更多情况是表现在“熏陶”“影响”这样的无言之教之中呢。

3、教师的人格和个性在网上的展示会提升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促进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的情商的提高,义务地完成着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有余力的教师还可以从事教育以外的社会效益的创造。比如英语教师的义务翻译,生物教师对花卉爱好者的网上咨询等,他们的义举会让互联网上的社会变得更加亲切更加温馨,在一个美好的虚拟社区中生存,每一个ID背后的虚拟人的行为也会变得文明起来的。自由与无偿是网上生存的要义,它能使人们体验到大同世界的幸福。而我们的现实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追求经济效益也是正当的欲求,新提出的一种理念叫做"自由白领",它使人才不再被某一个老板所束缚,资方与劳方的资源分配界面会得到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宽,个体谋求物质幸福的机遇大大增加。教师无疑会成为实践这一理念的生力军,精神上的崇高与物质上的幸福,教师鱼与熊掌兼得会是整个社会的福祉。

笔者接触互联网的时间不是很长,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解放,找资料写教案十分的方便,写文章发贴子或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凝眉沉思风花雪月使我无比的惬意,同时也有意识的对网上的青少年实施一些“教育影响”。

其一是做一个文明的榜样。青少年出没的公共聊天室却往往是最乱糟糟的地方,我也常去,首先要起一个文明的富有诗意的有文化气息的名字。与人聊天也象现实生活中一样用“你好”、“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对新进来的人主动上前说“你好,请这边坐”、“刚来?请喝杯茶”等,在虚拟的网络上这种语言会让人感到有趣而温馨的。网络语言的底线是说话不带脏字,在此基础上尊重书面语言的严肃性,网聊中寻求思想的碰撞,摒弃口语中的不必要的赘语,象诗歌一样的直抒胸臆,象谈禅一样的逼近真知。有时找不到能用语言共舞的“聊友”,我便在聊天室中做一些诗歌朗诵式的独白,这样总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廉价的褒扬,自己心中一阵惬意的同时聊天室的空气也得到了净化。

其二是与一些不良少年或迷途失意者接触,做一些“出淤泥而不染”式的引导。我曾与一个自称有十二个网上老公的女学生周旋,最后劝她放弃了这种无聊的害人害已的感情游戏。我曾与多个或思春或失意的中学生攀谈,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论爱情与婚姻,帮他们解开心锁。我曾帮助一名落榜考生策划以她的专长面陈校长,毛遂自荐,终被当地一家名校录取。总之,教师是我的身份,教育是我的职业,教育无边界,教师恒久远!

三、道德与法律各司其职,不同角度地规范网上行为。

网络是无限的,而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让网络世界文明起来任重而道远,于是有网络精英呼号奔走,希图建立网络道德规则以约束网民的行为,他们的先锋意识无疑会赢得来自全社会的景仰的目光。

然而,制定道德规则又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在转型期的社会中,诸多价值观念都在重新整合界定,社会道德准则也面临着重新下定义。做为新鲜事物的互联网,它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延伸,它所吸引的网民构成在不断变化,国家的电信政策也在与国际接轨的十字路口观望,此时,我们去制定网络道德规则是很难操作的。

任何规则都是本着服务全体的良好愿望而约束着个体的行为,在规则面前,一部分人或者所有人的一部分自由将会被牺牲掉。而上网又是个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互联事业方兴未艾,网络世界草创初成,过多的提约束会不会扼杀它的活力呢。

我认为,网络道德应该止于个体内心对个体网上行为的约束,而关于网络的法律是对个体网上行为对现实社会的人和事产生影响的一种规范。法律不能去很细节很具体的干预道德层面的行为,道德也不要以很狰狞的面目去做网络的操刀手。

法律的制定主要是对网络这一新兴传播工作加强管理,干预协调公民网络生存与现实社会行为间的互动,是网上行为的最底线,超越了就要受到制裁。道德是一个宽泛的集体约定,网络道德应该尽力体现自由平等的精神,人人受益,同时以不文明为耻,道德对于违反道德的言行的威压作用是要有一个培育酝酿磨合的过程的,它需要网络界的共同努力。

当网络道德与法律并存,良性互动,我们将会迎来一个自由的天地,我们的青少年将会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是未来的公民,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互联网作为未来主人的重要肢体一定会十分健壮的,我相信!

❽ 什么是网络道德,上网时如何做能体现自己的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版,调节网络时权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

  1. 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2. 要依法律己,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

  3. 要净化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健康合理科学上网;

  4. 严格自律,学会自我保护,自觉远离网吧,并积极举报网吧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