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部队如何强化法治思维

部队如何强化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 2022-02-23 23:14:13

⑴ 如何强化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和能力

一是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首先,要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使其认识到什么是法治思维,为什么要运用法治思维,怎样运用法治思维,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领导干部的常用语,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自发的一种心理需求,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其次,要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主动运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减少官民对抗,树立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再次,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决策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
二是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首先在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学法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形式上,要通过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学习培养。
三是要考核依法履职水平。要像考核经济指标一样,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要按照有权就有责、滥权应担责、侵权要赔偿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⑵ 如何着力强化法制信仰和法制思维推进从严冶军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信仰这东西,真的止不住,真的。

⑶ 如何强化法治思维 坚持依法办事措施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员干部作为执掌国家权力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他们的法治思维、依法办事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决定党依法执政理念的落实、影响依法行政的效果。党员干部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其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风气。尤其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在各方面都应起领头羊的作用,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培育起法治思维、没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势必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党员干部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法治思维是高素质党员干部的重要体现,是党员干部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它要求领导干部在想问题、作决策、定政策、办事情时,一要强化心中有法的思维,始终把“法”字放在心上,真诚地尊重法律、信仰法律、敬畏法律,自觉地把法律作为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则;二要强化遇事找法的思维,就是凡做决策、处理问题,都要先找法律依据,问问法律是怎么规定的,看看提出的处理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三要强化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的思维,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民权利,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把权力的运行置于法律的制约、监督之下,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事管人管权,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权力游离于法律之外;四要强化底线思维,遵守法律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党员干部要做遵守法律的表率,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领导干部自己首先不能越雷池半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努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处理和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自觉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各级政府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⑷ 如何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

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需要确立“三个深刻认识”:

一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并逐步走出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是极其不容易的,我们长期艰辛探索、不懈努力的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偏差失误、教训代价必须记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育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必须始终坚持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我们党治国理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二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项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现在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须靠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三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的制度性保障是靠法治,要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通过法治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⑸ 如何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带头学法尊法用法

1、要坚持带头学法,不断提高法治素养。把学习宪法和党章作为首要任务,原原本本地学,逐条逐章地看。把学习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法律法规作为关键所在,既要学习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也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履行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勤学、真学、善学,带着问题学习,联系实际思考,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推动学法常态化、制度化。
2、要坚持带头尊法,发自内心信仰法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自觉性坚定性,牢牢把握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带头抓好宪法实施,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坚守法治的思想基础,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培育法治文化。
3、要坚持带头守法,切实做到依法用权。把握权力边界,按照“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对已经明确的权力边界,要严格贯彻执行;对权力边界不清晰的,要抓紧依法界定清楚。坚持秉公用权,处理好情与法、利与法、权与法的关系,切实做到公正用权、公平处事。主动接受监督,习惯于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督约束作用,有针对性地立制度、建平台、定规矩,带头强化制度执行,主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4、要坚持带头用法,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决策的前置审查条件,最大限度防止决策不当、决策失误。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自觉在法治基础上凝聚改革共识,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确保改革于法有据、蹄疾步稳。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严管党治党,把党章作为管党治党的根本依据,与时俱进加强党内法规建设,落实主体责任,严守政治规矩,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⑹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看,观摩一些法制书籍或者是法制节目,可以学习一些法制内容来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同时可以参加辩论队,或者是校辩队来培养一下辩证思维

⑺ 如何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到实处

提高军人待遇。

⑻ 军人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①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
②讲证据,以事实为根据。
③讲程序,以程序为轨道。
④讲法理,以法理为后盾。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