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医关系道德
❶ 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医患关系中病人的道德权利
(一)基本的医疗权
病人享有平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权,即每一个病人都享有基本的合理的诊治、护理的权利,有权得到公正、一视同仁的待遇。
与病人平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权相对应的是医师为病人诊治的基本义务。
(二)对疾病的认知权
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知悉的权利。这项权利为现代医学模式和医患关系模型所特别要求,是病人权利的实质内容之一。
与此相对应,医师有解释说明病情的义务,即医师应该用病人或其家属、代理人能够听懂的语言,告诉病人有关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信息。
(三)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一个最重要而又具体的形式,是医学科研和人体实验、临床医疗领域的基本伦理原则之一。
知情同意权的意义,不只是为了争取病人合作,增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医疗效果,而且还体现在对病人的尊重,并保障病人自主权的合理行使上。
❷ 处理护患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不正确的是
1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落实“十个一”服务: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声亲切的称呼;一壶热水;一次规范的入院介绍;一个准确的入院评估,健康宣教;落实好病人的第一顿饭;回答好病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病人第一次输液穿刺成功率100%;一张温馨的护患连心卡;一次温馨的安全提示。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
组织减少医疗纠纷心得交流会,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丰富的知识能使护士具备高度的灵敏性和洞察力,及时准确地发现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解决。护士要加强责任心,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3 学习法律法规,并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规范护理工作,加强工作责任是防范差错发生、避免护理纠纷的前提。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比其他医护人员更为密切,这就加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公民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尊重患者的权利,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并用法律保护自己。
4 注意护士仪表,提高综合素质
在工作中,面对广大服务对象,护士的举止应优雅大方、规范得体、着装整洁、步履轻盈、面带微笑、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抹。良好的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赢得病人及家属的好感和信任,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巧言消除患者顾虑,启发病人实话实说,让他们发泄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如果确是医护方面存在不足,应及时改正工作中不足之处,并以积极态度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协调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道歉以取得患者理解和谅解,消除纠纷隐患。
❸ 护理道德的关系有哪些
❹ 护士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它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对指导护理专业的道德发展方向,调节护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造福于人民的健康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职业、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二、护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对护理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
这是对道德理论的认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的前提。
2.职业道德情感
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处理职业关系,评价职业行为的善恶、是非。
3.职业道德意志
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有排除障碍的毅力和能力。
4.职业道德信念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5.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三、护士职业行为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3.尊重病人权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4.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5.求实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
8.廉洁奉公,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
9.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10.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❺ 构成护患关系的基础是道德关系还是技术性关系
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关系的基础基础,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这是护士人文修养课本当中的原话。
一个好的护士或者医生,首先要具备的是良好的品德,也就是医德。但是,题目是护患关系的基础,试问,如果你对患者感情安慰的再到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站在双方立场上,也就是站在护士、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立场上,首要目的,也是当务之急,是赶紧治好、护理好病人,只有这样,双方才都会放心。
你的道德再高尚,但是患者毕竟是新的,你的道德固然重要、固然好,但是病人首要的是需要你给他解决病痛,这就是技术性问题。
此外,再说一句,身为护士、医生,必须要以医德为先,有才无德是废才、害才,而有德无才你只是庸人,相比较起来说,庸人虽然无有大用,但是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小于害才。当然了,大家最希望的还是一个人德才兼备。总而言之,德与才两者皆不可或缺,但是在某一个观点和立场或者概念上,我们要根据书中所说,合理选择。
❻ 从护患关系、护士执业中的伦理角度说明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哪些
从医护关系护士执业中的伦理角度说明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哪些呢?该是哥尽其责,互相体谅
❼ 该科护士之间的关系缺失哪些道德要求,应如何处理
一、建立和谐医护关系的重要性 1)保证医疗过程的完整性。医疗过程是医护间不断交流信息的过程,是治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不断循环的过程。在信息交流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阻塞都会影响整个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良好的医护关系是保证医疗过程完整性的基本条件。 2)适应医疗过程的多样性南于疾病的类型不同,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不同.治疗手段和救治的缓急程度也必然不同。因此,要求医生和护士在医疗过程巾应不断调整关系,以适应治疗过程的多样性。 3)维护医疗过程的非偏性。由于医护各自业务水平和医德修养水平的不同在工作中都可能出现“角色偏差”,平等的医护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使医生、护士不出现或少出现角色偏差.即使出现也能及时纠正。 医学是最能充分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病人疾患,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新型的医护关系,应是以同心同德、互相支持、真诚合作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1 建立相互平等的同志关系,主从有序 医护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其关系的优劣,对治患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医护双方各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和业务优势,故医护关系的背后就是诊断、治疗与护理的学科合作。一个病人的就诊、治疗、康复的过程,就是医护双方的一种合作的过程,两者在学术上有着相互平等的关系,医护之间只是职责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孰重孰轻之别。但在医疗过程中,医护存在着交替变换的主从关系。据有关资料记载,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一般需要19 个环节,其中诊断、拟定治疗方案、综合分析病例等4 个环节由医生独自完成,其余15 个环节都离不开护士的劳动。特别是在病情变化、拟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搜集整理临床资料、解除病人痛苦方面,护士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站在为医学事业负责,向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高度,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起医护双方的相互平等、在不同环节有主有从的和谐关系。这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是业务上的学风问题,也是一个医风问题;不仅是调节医护伦理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医德高尚的标志之一。 2 建立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分清责任 医护之间相互信赖, 维护团结。从人格上相互尊重、从业务上相互关心。在医疗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这是作为医护人员的基础道德,不仅是做医生、护士,也是做人的道德标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还要分清各自的责任。对病人的诊治过程,是一个医护协作的过程,但由于医生和护士因学科划分和担负的任务不同,各自主管不同环节、不同方面的医学任务。医生的工作复杂、劳神、责任重大,需要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疗过程中,担负着直接和首要的责任;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需要极其细致、耐心和一丝不苟的直接操作,在护理中担负着主要和直接责任。医护双方要理解对方的工作特点,分清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责任,尊重对方的人格,信赖对方的能力。不要出现轻视一方现象。特别是防止轻视护士的倾向和苗头,也不能出现老护士看不起年轻医生,老医生认为养活护士的观念。在这里作为护理人员由于接触病人机会多,交流多,也有在患者面前指责医生医疗缺陷和上级护士看不起下级医护人员,在基层医院上转或治疗过的病人面前,随意指责基层医护质量低、医疗条件差的现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影响医患关系。作为合作者,要善于发现对方的困难,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在发现医生出现差错时,护士应有善意指出并帮助其纠正的义务,而绝不能有意无意地诋毁医生。同样医生应主动关心护士的成长进步与业务的提高。通过相互体谅与帮助,可以使医护关系更加默契,不断提高互相合作的层次。 3 建立相互支持的业务关系,共同提高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为护理工作提供了依据;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对医疗工作提供了护理支持。这是医护双方互相支持的重要方面。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性,护理人员还可以利用自己接触病人机会多,观察病人比较细,听到病人家属反映多的优势,及时对诊疗工作提供信息和建议,甚至及时发现医疗上的差错,如个别开错方,用错剂量等情况。因此,护士绝不能轻视自己的工作,不要满足于机械式地执行医嘱,按吩咐被动工作。医生则做到尊重护士的劳动,无私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也应学习护理知识,取长补短,戒除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这样不仅能提高医疗质量,也能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医护关系。 4 建立相互体贴的真诚关系,自重自爱 医生护士的工作,不仅各有特点,而且各有难处。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合作,是医学事业的需要。生活上相互体贴,则是同志之间的友情。由于医生护士的特殊关系,医护之间多朝夕相处,昼夜相守。所以,应相互体贴与谅解各自的辛苦,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建立起真诚的同志关系。对废寝忘食或积劳成疾的医生,护士要给予生活上的体贴,对家庭负担重、生活不便的护士,医生应多给予关照和帮助。但是由于医护关系大多数是建立在男女之间,所以,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体贴,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同志合作关系是必要的,发展同志间纯洁无暇的友情也是应该的。但应自重自爱,恪守同志间的伦理道德,维护各自的职业道德形象。只有这样,医护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在共同致力于发展医学事业的基础上,得以发扬光大,持久永恒。
❽ 社会主义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中,患者有哪些权利
患者具有生命健康权、身体权、隐私权、平等医疗保健权、知情同意权、病人自主决定权等。
生命健康权 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健康权是指人体器官及各系统乃至身心整体的安全运行,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陈志华律师说,绝大部分医疗纠纷涉及患者的健康权。
身体权 是自然人对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支配权。身体权与健康权既相互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陈志华律师列举了一例医院擅自取死者脏器的侵权纠纷案件。原告称:被告在死者在没遗嘱、未经亲属同意的情况下,未办理合法手续,擅自在患者故世后10小时内解剖了死者的尸体,并取出了全部脏器作为标本,这已构成侵仅。要求被告返还死者遗体及脏器,赔偿精神损害补偿费并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被告辩称:患者去世,原告即提出要求尸解,医院为查明死因,进行尸体解剖是必要的、合法的,原告诉被告侵权理由不能成立,原告无端指控被告侵权,损害医院名誉,给医院造成了经济损失,故反诉要求原告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停止侵害,并支付死者遗体在医院存放期间的费用及本案的诉讼费用。法院判决: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保护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原告享有对死者尸体的处分权。被告既未答应原告提出的条件,也未按有规定办理尸体解剖手续,便在原告对被告的诊断及治疗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对死者尸体自行进行解剖,并将死者尸体内的心、肝、肺等脏器取出,其行为不符合国务院颂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违反了《解剖尸体规则》,侵犯了原告对死者尸体的处分权,被告应将从尸体内取出的脏器全部返还给原告。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共5000元。陈志华律师说,这起案件反映了人的身体权是不可侵犯的。
隐私权 实际是病人人格权的一部分。隐私资料的公开将严重地侵犯患者的名誉权、人格权,给患者的政治生命、工作、家庭生活、爱情等方面造成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害。陈志华律师说,对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在临床医学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除法律法规规定外,未经患者同意,患者的病历资料不得交予其他人或组织阅读;(2)临床医学报告及研究,未经患者本人同意,不得用真实姓名和真实病历方式对外公开报道,也不得作为文学作品的方式报道;(3)临床医学摄影资料应充分征求患者同意。不得随意拍摄可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资料。更不能将可能暴露患者身份或特征的医学摄影资料作为艺术摄影作品对外公开。(4)临床手术直播或电视播放必须征得患者和其亲属的同意及授权书,并应坚持尽量避免暴露患者身份或隐蔽部位的原则。
平等医疗保健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患有疾病或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取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公民的医疗保健权并非完全是无偿获取医疗保健的权利。
患者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知情同意的实质是患者方在实施病人自主权的基础上,向医疗方进行医疗服务授权委托的行为。《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关于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性质,陈志华律师认为是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和家属行使其知情同意权的书面证明,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制度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中有关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禁止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因此,手术同意书不具有免除医疗机构过失责任的法律效力。陈志华律师说,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剖腹探查术,预定的手术名称与医生在开腹后的情况不相符,需要医生当机立断并做出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签署相关的文件,如下述的日本手术同意书中有“我同意接受上述的手术。此外,对于依据多数医师判断采取认为适当且必要的追加手术、或者手术变更情况也表示同意。”在美国手术同意书中有“特同意医师及助手们不受现在难以预测的状态所导致的情况所约束,在手术的过程中,实施预定手术、或与其相异但认为属于必要或者系我们期望的手术或治疗。”“特许可拍摄、放映为医学、教育、科学目的,在照片与说明不能判明个人身份的前提下,对我身体适当部位进行的手术与治疗进行摄像拍照。”陈志华律师介绍,某医院妇产科为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术中医生发现患者左侧卵巢有问题,在未向家属和病人交待的情况下,将左侧卵巢与子宫一并切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数月后,患者在另一所医院行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左侧卵巢缺如",向原手术医院提出质疑。这起案件都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病人自主决定权是病人权利中一种最基本的权利,是保障其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条件,是医疗活动中权利制衡、防止医务人员滥用权利的重要因素,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陈志华律师特别强调,病人的自主权并不是无限制性的自主权,病人的自主权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如有的患者不听医嘱自动出院,就是病人自主决定权的体现,但医师应进行记录并让患者签字。
❾ 护理道德关系的核心
(一)概念
1、护理道德:指护理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的总和,并以此作为评价护理人员的标准。
2、护理伦理学:是以一般的伦理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护理道德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即是研究护理道德的一门科学。
(二)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从广义上讲,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学在为病人、为社会服务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科学。护理伦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1、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核心
2、护理人员与其它医务工作者的关系
3、护理人员与护理学、医学的关系
4、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1、 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
2、 护理道德规范
3、 护理道德的培养、教育及评价
(四)护理伦理的实质:要求护理人员保持护理专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对一切人实行高质量的人道主义服务,保护病人及一切服务对象的权利及尊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五)护理伦理的特殊性
1、护理工作的广泛性、社会性与护理道德关系的多维性
2、护理工作的严格性与道德的进取性
3、护理工作的整体性: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护理学知识
4、护理工作的艺术性:护理道德与护理实践的统一
❿ 护理道德关系有哪些
道德关系到这个是看你自己心里面的,就是属于一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