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道德观
①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什么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② 什么叫自主道德
又称自治的、合作的或相互关系的阶段。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划分出的一个阶段
③ 人生观 道德观 价值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内总的看法和容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自然界中,人生观无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阶级社会里和制度下,人生观有进步和落后之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
道德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统一体,集中表现为个人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的准则。人的道德观都以个人利益在其行为中所占的地位为核心。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
④ 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自觉,自主,自由吗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专
它是人的道德认识属的外在具它是人的品德作评价依据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
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⑤ 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1、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后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5)自主道德观扩展阅读
相较于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把道德视为一个独立分离的单元(哲学中的伦理学),中国古代并没有特别把道德领域(Moral)跟非道德领域(Amoral,异于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开来(中文道与德两字经常并用,对真善美三者亦无明显区隔)。
两者之间界线模糊又经常融为一体(儒家理想的天下观即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为一例,大体上是受到阴阳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响)。
希伯来、伊斯兰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属于宗教,例如耶和华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学),并不是独立的单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湾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属于传统习俗,亦非独立单元。
⑥ 个人道德品质是什么()选择题能给我解释
答案B表述的已经很确切了。1、一个人 2、长期的 3、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不是单一的 4、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而A、C、D都不具备B的确切。
⑦ 什么是道德自足
自足的意思有三个:1.自满。 2.自觉满意,不侈求。 3.自给自足。
但是三种自足可能在道德上产生不同的分析方向:1、前两种自满会导致道德观的封闭,道德观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第三种自给自足则是一个中性表达,因为道德是一个个人的思想表现,有社会共性也有社会个性在个人身上的表达。
如果是社会群体中的道德自足,是否可以理解为自治。所谓道德自治能力,即社会内在地具备这样一种自主的机制:高尚的品质能得到褒扬和推崇,恶劣的品质能得到唾弃和鞭挞,困难面前能迅速自主地团结起来。
任何事都是发展的,事情看两面,一个大命题之下,要具体论述各有重点。
自足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满足;一是自我实现。《圣经》说上帝是自足的,是圆满的。意即上帝是自我满足的,不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所以上帝是没有欲望的。康德说所谓自足的东西就是先验地存在的东西,比如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
⑧ 如何理解“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这句话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自己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⑨ 如何理解“礼仪是人类道德自主的表现”
礼仪来的本质是尊重;人类自的礼仪最早是在原始和生产力落后时期就形成的,那时候人与人之间彼此只是为了生存下去团结在一起,外出集体打猎后所得到的食物要公用,这样才能一起活下去.不至于今天打猎到吃的,明天打不到而饿肚子,自己打到的猎物交给公用的规矩就是礼仪的原型,若是有人违反了规矩就是侵犯了众人活下去的希望会被排斥,大家互相都彼此监督不犯错,为了也是能活下去,这就是自主的表现;
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如努力使其,封建时期,现代时期
虽然社会文明变化不同,但是根源仍然是和原始同质的,如今人们需要一个和平愉快的生活环境,需要彼此共同遵守一些规范,让彼此和睦相处,于是乎这就需要彼此平等互助;由于大家普遍对无礼的行为产生烦恼影响生活,于是自主的愿意遵守礼仪,规范礼仪,维持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