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评判的标准

道德评判的标准

发布时间: 2022-02-26 02:29:59

『壹』 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参照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河山、历史和文化,关心祖国前途和建设,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信念,竞争和时效观念,有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和决心。

3、学习政治理论常识,达到政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政策。

4、热爱集体,参加集体活动,完成集体任务,个人服从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5、遵纪守法,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

6、文明礼貌,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1)道德评判的标准扩展阅读:

道德评价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价值裁决作用。对道德行为现象进行褒贬;谴责不道德的思想行为,给具有该思想和行为的人施以压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时宣传好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人们的道德和行为。

2、教育作用。使人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一起分析原因、动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3、调节作用。通过舆论工具,扶扬正义和真善美,打击压制假恶丑,制约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道德评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整个幼儿阶段,道德评价水平很低,幼儿很少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往往根据成人的言论去评价自己和别人,评价多注意外部结果、少注意内部动机。小学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贰』 道德的标准如何判定如何来评判是否算是道德低下呢

道德其实是人类为了自己所生活的群体不发生混乱,而设定的一些干预手段。
也就版是设定了一权些标准和尺度,一旦触碰就会成为丧失了道德。
在法律不能很好的落实和判定的情况下,所谓的道德标准,便成了审判和遵循的标准。
其实感情这东西,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评判。
谁能说谁的感情是卑微是错的或者是罪恶邪恶的。?
在不伤害周围人的情况下,根本不足以成为问题。
道德的标准尺度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在以前,根本没有所谓的近亲结婚,表兄妹之间也都不存在问题。
在当今社会,这肯定是不予接受的,不论是法律还是世俗的观念。
这便是一种转变,一种更新。
说到道德,以前的社会白髯翁新娶小娇妻的情况很常见。
即便在现在,杨翁还不照样娶了翁帆。
很多时候,社会和世俗并不是死守不变的,对同样一个事情,对同样一个方式。
报以怎样的态度和言论,其实,更多的。
是取决于当事人如何,假设事件人是可以被他们接受的,便所谓的道德尺度就会宽容许多,人们的接受观念也会宽松很多的。
所以,决定的关键,不是在所谓的道德尺度和标准是多少,而是在于“你”,
是否有做好了准备啊。。。。。

相信你可以明白,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了。

『叁』 道德怎样衡量,标准是什么

道德终极标准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内任何情容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2)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说到底,亦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肆』 道德是以什么为评价标准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

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4)道德评判的标准扩展阅读:

道德评价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价值裁决作用。对道德行为现象进行褒贬;谴责不道德的思想行为,给具有该思想和行为的人施以压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时宣传好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人们的道德和行为。

2、教育作用。使人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一起分析原因、动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3、调节作用。通过舆论工具,扶扬正义和真善美,打击压制假恶丑,制约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道德评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伍』 道德的意义和判断一个人是否道德的标准是什么

一、复道德的意义
1、道德品制质决定个人的本质
认定个人本质最重要的标准是道德品质的好坏。绝大多数儿童在观看影视时最爱问的一句话是什么?——“他(她)是好人还是坏蛋?”
2、道德品质决定个人的前途
衡量个人道德水平的“德商(MQ)”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德商是一个人在道德水平测试中的得分,得分越高品德越好(忽略出题的失误和答题的做弊)。与德商相对应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
一个德商高的人,往往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台湾省白晓燕文教基金会在1998年3月所做的“台湾1000个大企业用人调查”显示:企业主用人最先考虑的是属于MQ的“德性”[占54.9%],然后是属于EQ的“相处”(占13.2%),最后才是属于IQ的“能力”(仅占2%)。
二、判断标准
能否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陆』 中国道德评判的标准是()A结果B行为C动机D行为方式

中国道德评判的标准是(B行为)。

『柒』 道德的评价标准以什么为标准职业道德题目

人们对什么是道德标准有不同看法:
1、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标准就是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非暴力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另有观点认为,道德标准比道德规范更根本
道德标准是制定道德规范的标准。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标准是“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捌』 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评判标准

正确的道德行为评判标准
在不同的地区、民族
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玖』 道德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善恶

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道德标准亦称“善恶标准”。是指判断和评价回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答、荣辱的尺度或根据对于道德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认为:人们总是以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社会或阶级所倡导或实际奉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直接作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凡是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或规范的行为,这一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即认为是善,反之即为恶。

(9)道德评判的标准扩展阅读:

在一定的时间区域内,为了指导并约束这一时间区域内的人们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理论是不是科学的,主要看它所表达的经济关系和相应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道德标准是伦理体系的定盘星是界定人为形为是非的准绳,抛开其阶级和历史成因,它当是人道主义品德的标准。

如简单的理解成父母与子女之间、弟兄姊妹之间以及泛化的人际之间如何相处、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不是高尚的标准,如儒家的一些道德思想是适用于一夫多妻制的旧式道德标准。

『拾』 道德评判标准哪个更有道理

道德评价的舆论方向对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活动将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如何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予以科学、客观地道德评价就显得非常之重要。
道德评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善恶价值判断,以表明褒贬态度的道德活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总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着道德评价,通过在情感、言论和行为上的倾向性态度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根据道德评价主体的不同,道德评价可分为自我道德评价和社会道德评价。自我道德评价是指行为者本人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意向以及已经发生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自我认识、评价和判断。其主要特点是行为者既是道德评价的主体,又是道德评价的客体。自我道德评价的目的是直接为行为者本人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服务的。其道德力量来自于人们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诸如道德责任感、道德义务感、道德良心和荣辱感,等等。社会道德评价又可分为自觉的社会道德评价和自发的社会道德评价两种形式。自觉的社会道德评价是一定的阶级、国家或社会组织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道德评价活动有意识地在社会层面向人们宣传、灌输某种道德原则规范,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自觉的社会道德评价代表了一定阶级、国家和社会组织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十分鲜明地向社会昭示着一定的阶级和群体最基本的道德主张和价值导向。自发的社会道德评价是人们凭借自己的善恶观念、生活经验或者传统习俗,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和行为自发表达的看法和态度。自发的社会道德评价往往与一些偶然的行为事件联系在一起,因而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由于参与自发的社会道德评价的人各自的善恶观念和生活经验都不相同,因而往往对同一事物和现象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在评价的结果上就会经常出现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的情况。自觉和自发的社会道德评价,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某种道德舆论场,前者形成社会宏观的道德舆论场,后者形成社会微观的道德舆论场,任何社会个体都是同时身处于这两个舆论场之中,并同时受其影响。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