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税法立法原则包括

税法立法原则包括

发布时间: 2022-02-26 04:31:51

Ⅰ 国家制定税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税法的基本原则反应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折叠编辑本段税收法定

Ⅱ 税法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1、法律优位原则;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 ;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 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 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

(2)税法立法原则包括扩展阅读

税法适用原则的作用

在于使法律规定具体化的过程中,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判定税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解决法律冲突与纠纷,保障法的顺利实现,以达到税法认可的各项税收政策目标,维护税收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

税法适用原则并不违背税法基本原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税法基本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但是与其相比,税法适用原则含有更多的法律技术性准则,更为具体化。

税法应当依据哪些适用原则,多数国家的税法中并没有集中明确规定,而是散布在有关法律条款中。少数国家的税法中规定的税法适用原则更强调其实用性,与学理上的税法适用原则相差较远。

Ⅲ 税法适用原则包括哪些

税法适用原则包括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和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1.法律优位原则
,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指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立法机关之外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都必须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新税法实施后,新税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指当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定有一般和特别的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的较低级别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

Ⅳ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原则是什么啊

《企业所得税法》的几个特点 :
(一)引入了“居民、非居民企业”的概念。
(二)25%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适中偏低。
(三)优惠重点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
(四)5年过渡期安排有利于维护企业利益。
(五)税率调整对港澳台企业影响较小。

立法原则:(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
(二)理顺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三)兼顾我国实际,向国际税收惯例靠拢
(四)简化税制,提高征管效率

新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
1.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
2.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发挥调控作用原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4.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
5.理顺分配关系原则,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
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规范征管行为,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Ⅳ 税收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税收立法的原则如下: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公平原则
3.民主决策的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Ⅵ 税法原则包括什么

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实质国际是指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制定的指导税法活动的准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分类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

2.税收公平原则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负税相同;负担能力不等,负税不同。

3.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有利于资源有效分配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节约税收征管成本。

4.实质课税原则

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负税,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二、税法适用原则分类

1.包括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指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立法机关之外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都必须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新税法实施后,新税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指当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定有一般和特别的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的较低级别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

Ⅶ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税法立法原则的有()。 多选

全选。AD都没有问题 B实质上可以由法定原则延伸,法律也是民主决定的,根本是为了民主,可以跟效率原则结合 。
税法的原则反应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所谓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它是民主和法治原则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各国宪法一般对其加以肯定,且都是从征税主体的征税权和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这两方面予以规范,并尤其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从而使当代通行的税收法定主义具有了宪法原则的位阶。
2.税收公平原则
近代学者马斯格雷夫认为,税收公平应是,凡具有相等经济能力的人,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经济能力的人,则负担不同的税收。也就是说公平的概念包括两种,一为水平的公平,一为垂直的公平。水平的公平是指处于同等经济状况的人应纳同等的税收,如当两个人税前有相等的福利水准时,则其税后的福利水准亦应相同;而垂直公平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等福利水准的人应课征不同等的税收。为此,首先必须决定课税后每人效用相对降低的程度,而这又牵涉到人与人之间效用比较的价值判断。
3.税收效率原则
在一般含义上,税收效率原则所要求的是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妨碍。它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个方面。 税收的行政效率可以从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两方面来考察。征税费用是指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纳税费用是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事务所发生的费用。
4.实质课税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条件,并分局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