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法学
㈠ 中国古代法律格言
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2.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3.事断于法。——邓析
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5.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6.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9.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10.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1.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2.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3.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5.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6.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7.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马总《意林》
㈡ 关于法制的名言佳句
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
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3、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5、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7、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9、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
10、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1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2、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14、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贺卫方
15、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1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17、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18、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19、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20、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21、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哥尔德斯密斯
2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
23、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24、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25、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26、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2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战国)管子
2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达雷尔
30、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日莲《立正安国论》
㈢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1、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提到的法律名言:
不能期待国王哲学化或者哲学家成为国王,而且也不能这样希望,因为掌握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败坏理性的自由判断。但是无论国王还是(按照平等法律在统治他们自身的)国王般的人民,都不应该使这类哲学家消失或者缄默,而是应该让他们公开地讲话;
这对于照亮他们双方的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因为这类哲学家就其本性不会进行阴谋诡计和结党营私,所以也就不会蒙有宣传家这一诽谤的嫌疑了。
㈣ 请问有没有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名人名言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 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人民的安全应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培 根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 德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㈤ 尊重法律的名言警句
一、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老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的首部较为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对于哲学的认知。《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战国]《韩非子》
执行法律的人如果能够依法办事,那么国家就强盛;执行法律的人不依法行事,那么国家就衰弱。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战国]《韩非子》
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闹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健全的法制,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灭亡。
4.令必行,禁必止。——[战国]《韩非子》
对于命令要坚决地执行,在禁令之下的事情坚决不做。
5.法出多门,人无所措。——[唐]刘贲
指各部门各自为政,自立法制,使法令不能统一,无从执行。
6.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宋]李之彦
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7.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宋]欧阳修
政令必须讲信用,法律必须要执行。
8.刑在禁恶,法本远情。——[宋]欧阳修
刑罚就是要禁止恶性的,法律本身是无情的。
9.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宋]欧阳修
法律实施的对象是人,所以即使很小的事情也要谨慎。
10.法戒轻变,令贵必行。——[元]《宋史》
法律不要轻易变化,命令一定要执行下去。
1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战国]《墨子》
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
12.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战国]《商君书》
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
13.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所乐。以义教则民纵,民纵则乱,乱则民伤其所恶。——[战国]《商君书》
因此用刑罚治理民众就会畏惧,就不会有邪恶的事发生,没有邪恶的事发生,民众就可以享受他们的快乐了。用道义来教化就会放纵自己,民众放纵自己就会作乱,民众作乱就会被民众所讨厌的东西伤害。
14.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战国]《荀子》
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罚相称,社会就太平;量刑与所犯的罪过不相称,社会就会出现混乱。
15.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战国]《左传》
想要强加给人什么罪名,难道还会找不到理由吗?
16.法出于仁,成于义。——[宋]苏轼
法律来自于仁义。
17.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汉]《潜夫论》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的古训是说一个国家只有严格执法,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国家才能治理整顿好,才能兴旺繁荣。否则,如果法律松驰,无法执行,则国家一定会有动乱,国力也会越来越衰弱。
18.治天下不可以无法度。仁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宋]朱熹
治理天下不能没有法律的规范,一个明君就是治理天下的法律规范。
19.为国之本,在于明赏罚,辨邪正。——[宋]苏轼
治国的根本,在于明确奖赏惩罚,分辩邪恶正义。
20.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宋]苏轼
用严格的法律来管理人民,但是惩罚人的时候要宽大不要斤斤计较
㈥ 法律为什么具有谦抑性
谦抑性原则,又称必要性原则。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
刑法的谦抑性主要发生在立法环节
一般而言,下列情况没有设置刑事立法的必要:
第一,刑罚无效果:
就是说,假如某种行为设定为犯罪行为后,仍然不能达到预防与控制该项犯罪行为的效果,则该项立法无可行性。
其二,可以他法替代:
如果某项刑法规范的禁止性内容,可以用民事、商事、经济或其他行政处分手段来有效控制和防范,则该项刑事立法可谓无必要性。英国哲学家边沁有一句名言,称“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
(6)欧阳修法学扩展阅读:
谦抑的意思就是温文而又谦卑退让。刑法谦抑的内容表现在刑法的有限性、迫不得已性、宽容性。有限性指刑法的调控范围以及刑罚手段的运用是有限的;迫不得已性指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把某种行为在刑法中加以规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较重的刑罚。
这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说的刑法的最后性或者补充性。宽容性最本质的价值内涵在于刑法具有人道性,即给任何人以人文的关怀,刑法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能不干涉的领域尽量不去干涉,尽量使用较宽和的刑罚手段。
具体而言,刑法的谦抑性贯穿于刑法、刑事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体现在罪刑法定、疑罪从无、有利于被告原则和严格限制死刑等诸多方面。体现在司法活动中,就是尽量慎用刑罚措施,使刑罚逐步轻缓化,行刑更人道等等。
刑法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内在的、独具价值的特性,既包括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也体现在刑事司法的各环节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正确理解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㈦ 古今中外名人对法律的观点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 ——雪莱(英)《人权宣言》
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在一个国家中, 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㈧ 关于法治的名句有哪些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日莲《立正安国论》
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战国)冠子《冠子·度一》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㈨ 关于法制的名句
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
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3、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
5、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6、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7、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9、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
10、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1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2、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14、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贺卫方
15、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1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17、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18、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19、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20、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21、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哥尔德斯密斯
2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
23、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
24、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25、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26、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2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战国)管子
2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达雷尔
30、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日莲《立正安国论》
31、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
32、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英)洛克《政府论》
33、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谚
34、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5、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晋)傅玄《傅子·法刑》
37、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伯克
38、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战国)管子
39、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
40、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41、美国人生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法国)托克维尔
42、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43、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格林
44、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45、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英国)柯南·道尔爵士
46、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意)拉布里奥拉
4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48、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申斯通
49、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50、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51、如果说就某特定国度的特定时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么把它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考察,法治社会的法律又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对话过程。它是一种“对话”(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及利益的交锋与辩论中不断获得产生、变更与发展;它是一种“理性”(retional)对话,乃是指这种对话在本质上是一种平和而非暴力的说理过程。——张千帆
52、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53、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
54、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菲力普斯
55、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5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57、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战国)冠子《冠子·度一》
58、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9、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荷)斯宾诺莎
60、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61、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62、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亨金
63、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祸害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法)摩莱里
64、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6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66、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边沁
6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丁尼生
68、在个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马克·吐温
69、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70、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德)马克思
7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72、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英)洛克《政府论》
73、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74、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
75、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我们必须坚定地拒绝遵守。我们应该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因为规章制度赋予我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我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因为如果我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我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76、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英国)瓦谢尔
77、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78、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79、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80、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81、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8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德)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83、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古希腊)西塞罗
84、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英国)奥古斯丁
85、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㈩ 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6、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1、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7、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1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2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25、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2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8、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3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3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33、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34、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35、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36、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37、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3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39、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40、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41、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2、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43、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4、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45、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46、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4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48、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49、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50、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51、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52、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53、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54、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55、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5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57、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58、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59、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60、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61、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62、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63、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64、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65、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6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67、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68、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69、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7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7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72、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政府论》
7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7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7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7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77、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78、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79、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80、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81、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82、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83、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尸子》
84、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5、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86、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87、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88、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89、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90、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9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92、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93、在一个国家中, 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94、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95、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96、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97、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98、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99、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100、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